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陈头见叶明态度坚决且支持充分,也不再犹豫,用力点头:“成!有三少爷您这句话,俺们就敢放手干了!正好库房里还有一些去年收的楮皮,俺这就带人试着处理!”

看着老陈头立刻雷厉风行地招呼工匠去准备,叶明心中感慨,这就是基层工匠的可爱之处,他们或许一开始会因循守旧,但一旦看到切实可行的方向和有力的支持,爆发出的创造力和执行力是惊饶。

他在工坊里又转了一会儿,看着工匠们如何用巨大的石臼捣碎煮软的竹料,如何用细密的竹帘在纸浆池中一次次地“抄纸”。

如何将湿纸一张张叠放压榨水分,最后又如何心翼翼地一张张揭下来,贴在焙墙上用炭火烘干。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经验和技巧。

离开造纸工坊时,已是日上三竿。叶明信步走在格物院的青石径上,看着各处工棚里忙碌的身影,听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工匠们的讨论声,心中充满了踏实福

然而,这种宁静很快被打破。

墨痕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侧,低声道:“少爷,查到了。最近在打听格物院和工坊的,是城南‘永昌绸缎庄’的人。那绸缎庄,是王家的产业。”

“王家?”叶明脚步未停,眼神却冷了几分。王家是京城有名的世家之一,与掌控漕运和部分盐业的卢家关系密牵

叶氏工坊的飞梭织机,恐怕已经触动到了他们的利益。

看来,暗处的窥探,比他预想的来得还要快一些。

“知道了。”叶明淡淡应道,“不必理会,照常行事。加强工坊的守卫,尤其是夜间,但不要显得太过刻意。”

“是。”墨痕领命,又悄无声息地退下。

叶明抬头,望了望湛蓝的空。阳光正好,春风和煦,但这平静之下,暗流已然涌动。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嘴角却勾起一丝挑战的笑意。

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他倒要看看,是你们世家的根基深,还是我这“奇技淫巧”的浪潮猛。

接下来的几日,叶明的生活节奏似乎放缓了些。

他每日按时到兵部衙门点卯,处理完必要的公务——主要是审核各地驿传系统扩展的进度报告,以及批复关于“工分制”在兵部武库清点中应用效果的总结——便将更多时间泡在了格物院。

造纸工坊里,老陈头带着工匠们开始了楮树皮的处理试验。

正如老陈头所料,楮皮的沤制比竹子麻烦得多。需要先用清水浸泡多日,再以石灰水慢火蒸煮,反复捶打漂洗,才能得到可用的长纤维。

整个过程耗时费力,几个负责此事的工匠手上都磨出了新的水泡。

叶明没有催促,只是时常过来看看,有时会拎一壶提神的茶汤给工匠们,偶尔问几句技术细节,比如“若是加大捶打力度,但减少捶打次数,纤维损伤会否更?”之类的问题。

他虽然不能提供现代具体的工艺参数,但提出的思路往往能让老陈头等人陷入沉思,继而尝试新的方法。

这下午,叶明正在宋应文的书房里,一起研究如何给“瑾车”加装一套简单的齿轮组,使其既能省力,又能调节提升速度,以适应不同重量的物品。

叶瑾也趴在旁边,手托着腮,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两位“先生”在纸上写写画画。

“这里用一个大齿数的齿轮带动齿数的,便能增速,但会更费力些,适合提升轻物。”叶明指着草图解释。

“反之,带大,则省力,但速度慢,适合重物。”宋应文捻须补充,眼中满是求知的兴奋,“三少爷,这齿轮传动,竟有如此妙用,仿佛暗合地至理!”

叶瑾听得半懂不懂,但觉得无比神奇,插嘴道:“那能不能做个好多齿轮在一起的大家伙,想快就快,想省力就省力?”

叶明和宋应文相视一笑,这其实就是简易变速箱的雏形了。叶明鼓励道:“瑾儿这个想法很好,不过需要更精密的计算和制作,我们可以慢慢来。”

正着,墨痕在门外轻声禀报:“少爷,造纸坊陈管事求见,是有进展了。”

叶明精神一振:“快请。”

老陈头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手里心翼翼地捧着一叠微微泛着青灰色的纸张。

他顾不上行礼,直接将纸张呈到叶明面前:“三少爷!您看!成了!第一批楮皮竹混合纸!”

叶明接过,入手便感觉与之前的纯竹纸不同。

纸张厚度适中,韧性明显增强,他轻轻用力拉扯,纸张只是微微变形,并未立刻撕裂。

他又对着光看了看,纤维交织比纯竹纸更为紧密均匀。再提笔蘸墨试写,墨迹凝聚,晕染情况几乎微不可察,书写手感顺滑了许多。

“好!很好!”叶明连声称赞,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陈管事,诸位师傅,辛苦了!这纸的韧性,远超之前!”

宋应文也拿起一张仔细查看,不住点头:“楮皮之效,果然不凡!此纸虽色泽不及顶级宣纸洁白,然其韧性与宜书性,已堪称佳品!”

老陈头搓着手,激动地:“三少爷,宋先生,您是行家!这纸……这纸真的成了!就是……就是这楮皮处理实在太费工费时,成本恐怕……”

叶明摆摆手,打断了他的担忧:“成本问题容后再议。眼下最重要的是验证了混合造纸的可行性。”

“陈管事,接下来,你们要详细记录下这批纸的原料配比、处理工时、每一步的要点,总结出最优的流程。同时,继续试验,看看能否用更廉价易得的材料部分替代楮皮,或者优化楮皮的处理工艺,降低成本。”

“是!是!老汉明白!”老陈头干劲十足,捧着那叠如同宝贝般的混合纸,躬身退了下去。

叶明心情大好,对宋应文和叶瑾笑道:“看来,我们离让更多读书人用上廉价好纸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傍晚回到国公府,气氛比往日更热闹些。原来是在户部任职的二哥叶风,今日难得准时下衙回府。

他正在前厅与父亲叶凌云话,见叶明回来,点头打了个招呼:“三弟回来了。”

“二哥。”叶明笑着回应,“今日回来得早。”

叶凌云看着两个儿子,脸上难得带着轻松:“风儿今日核查完去岁漕粮账目,总算告一段落。明儿你那格物院近日也是捷报频传吧?你娘吩咐了,今晚家宴,都好好喝两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