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时,李婉清和叶瑾也相携而来。

叶瑾一见到叶风,就叽叽喳喳地起她的“瑾车”和齿轮,脸上满是炫耀。叶风耐心听着,偶尔问上一两句,眼中带着对妹的宠溺。

家宴设在后院花厅,菜肴不算奢华,但很精致,多是家人喜爱的口味。席间氛围融洽,叶凌云问了些叶风在户部的公务,叶风一一作答,提到账目清查中遇到的一些世家背景的官吏阳奉阴违、账目模糊之处,眉头微蹙。

“陛下近年来有意整顿财政,清查积弊,然牵涉甚广,阻力不。”叶风饮了一口酒,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凝重。

叶凌云哼了一声:“积重难返,非一日之功。你只需秉公办事,其余自有陛下圣裁。”

他看向叶明,“明儿,你那边动静也不,听太子殿下对你那能省力的车子和你捣鼓的纸很是看重?”

叶明咽下口中的菜,笑道:“不过是些打闹,能帮上忙就好。格物院诸事刚有起色,还需稳扎稳打。”

李婉清给叶明夹了一筷子他爱吃的清蒸鱼,柔声道:“你们兄弟二人,一个在户部梳理钱粮,一个在兵部革新事务,都是为朝廷效力,但也要记得,树大招风,凡事需留有余地。”

叶风和叶明对视一眼,齐声应道:“儿子谨记母亲教诲。”

叶瑾在一旁听着大人们谈论朝堂、公务,似懂非懂,只顾埋头吃着自己面前那碟精致的点心。

李婉清见她模样,失笑道:“慢点吃,没人与你抢。”又对叶风、叶明道,“看看你们妹妹,还是这般孩子心性。”

叶风看着叶瑾,难得地露出一丝浅笑:“瑾儿真烂漫,很好。”

叶明也笑道:“瑾儿可是我们家的‘巧匠’,本事大着呢。”

家宴在温馨的氛围中结束。饭后,叶风叫住了准备回房的叶明。

“三弟,稍等。”

“二哥,有事?”叶明驻足。

叶风走到他近前,压低了些声音:“我听闻,近日市面上有些流言,关乎你格物院所出之物,言其‘夺百工之利’,‘启奢靡之风’。”

“虽是不经之谈,但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你在外行事,还需更加谨慎,尤其工坊用人、用料,需得干净,莫要授人以柄。”

叶明心中一凛,知道二哥这是在提醒他,来自世家的反扑可能不止于暗中打听。

他正色点头:“多谢二哥提醒,我记下了。工坊一应事务,皆按规矩办理,账目清晰,人员亦是精挑细选。”

“那就好。”叶风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心思机敏,远胜于我。只是朝堂之上,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你我兄弟,当互为奥援。”

“我明白,二哥。”

兄弟二人又了几句闲话,便各自回院。

叶明回到书房,窗外月色如水。他回味着家宴的温馨和二哥的提醒,心中暖意与警惕交织。

变革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但他相信,只要自身立得正,根基打得牢,再加上家饶支持,任何风浪,他都有信心度过。

他铺开一张新出的楮竹混合纸,提笔蘸墨,开始规划下一步:齿轮的标准化制作流程、活字印刷术的进一步改良、以及……如何利用这新纸,印出第一本真正廉价而实用的书籍。路,要一步一步,扎实地走下去。

夜色中的书房,烛火摇曳。

叶明并未急于落笔规划未来,而是先将二哥叶风的提醒在脑中细细过了一遍。

“夺百工之利”、“启奢靡之风”,这帽子扣得可谓精准狠辣,直接指向了他变革举措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和道德争议。

世家之反击,果然非是市井流言那般简单,已然开始从舆论上着手了。

他沉吟片刻,嘴角却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舆论的高地,你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看来,除了埋头搞技术,也是时候开始有意识地引导舆论,将“格物”与“利国利民”、“开拓进取”联系起来,而非仅仅是“奇技淫巧”。

不过,此事急不得,需润物细无声。

他收敛心神,将注意力放回眼前的楮竹混合纸上。纸张微泛青光,质地坚韧,墨迹清晰,已是上佳的书写材料。他提笔,开始梳理思路:

一、齿轮标准化。需与宋应文及工匠确定几种常用尺寸、齿形的齿轮作为“标准件”,制定简易的测量工具和制作规范,以便批量生产和互换使用。此事关乎未来所有机械传动的基石。

二、活字改良。目前的泥活字和木活字仍有易损、易受潮变形之弊。可尝试烧制陶活字,或研究金属活字的铸造工艺。同时,排版工具也需优化,提高效率。

三、书籍选材。第一本廉价书籍至关重要,需兼具实用性与影响力。启蒙识字类,如《千字文》、《三字经》?、基础农书(如辑录各地先进农法)、或是简单算学手册?此事还需与太子、甚至陛下商议。

他正凝神书写,窗外传来更夫梆子声,已是二更时分。忽然,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在书房外停下。

“少爷,边关急信,大少爷派人加急送来的!”是墨痕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叶明心中一凛,放下笔:“进来。”

墨痕推门而入,双手呈上一封盖有火漆的信函,信角还沾着些许风尘。叶明迅速拆开,借着烛光阅读。信是大哥叶秋亲笔,字迹遒劲,略显潦草,显然是在军务倥偬间写就。

信中先报了平安,详述了北疆最新局势。

狄人虽退,但股骚扰不断,边关仍需高度戒备。

新型弩机在守城与巡防中作用巨大,尤其夜间预警,大大减少了哨兵伤亡。

叶秋在信中对此再三致谢,并询问能否提供更多,以及是否有更轻便、适合骑兵携带的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