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玄幻 > 万尾妖王的影新书 > 第1033章 光脉归途·万星同频湍流里的食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3章 光脉归途·万星同频湍流里的食谱

跨星光脉带在暗物质星云里延伸到第三十七个星夜时,破雾船的警报突然刺破了驾驶舱的宁静。阿澈盯着光脉频谱仪,手指在屏幕上划出陡峭的折线:“湍流!是暗物质湍流!频率从1.2赫兹飙升到3.8,光脉带在被撕扯!”

长澜的触须绳瞬间缠上控制台,蓝光急促闪烁:“源头在‘遗忘回廊’段!那里的光脉带已经出现裂纹,挂在节点上的潮汐石在发烫!”

星芽平舷窗前,只见星云深处原本平稳如绸的三色光带,此刻像被狂风卷住的绸布,红色光丝被扯得笔直,银色光珠在乱流里蹦跳,蓝色光纹则扭曲成怪异的螺旋。最要命的是“遗忘回廊”——那是光脉带穿过片高密度暗物质区的狭窄通道,此刻通道壁上的暗物质结晶正像獠牙般凸起,狠狠扎进光脉带的裂缝里,每扎一下,就有串光点从裂缝里漏出去,在暗物质里化作转瞬即逝的火星。

“必须稳住共振频率!”星芽的声音带着急颤,手指在三体结能量器上飞快操作,“老周!带地球组去光脉带起点,唱《守镜谣》的低音部!用你们老家的方言,越土越有效!”

老周没多问,拽着几个地球船员就往货舱跑,他怀里还揣着个油布包,里面是他爷爷留下的旱烟袋——烟袋杆上刻着“灶”字,铜锅上结着层厚厚的烟垢,据当年随锈星勘探队出海时,这烟袋就挂在旗舰的厨房墙上。

“都跟着我唱!”老周对着光脉带起点的共振器吼道,烟袋锅在共振器上敲出“邦邦”声当节拍,“月亮走,我也走——”他的嗓门带着漠北草原的粗粝,像块石头砸进水里,震得红色光丝微微一颤。其他地球船员跟着唱,陕西话的调门拐着弯,四川话的尾音拖得长,江南话的软侬气裹在里面,竟奇异地把飙升的频率压下了0.2赫兹。

“不够!”铁棘已经穿戴好锈星的光脉战甲,银甲上的星图纹路亮得刺眼,“湍流在啃食银线!”他抓起祖父的银带扣,往光脉带中段冲,沿途将不灭粉撒向裂缝,银色光珠碰到粉末,立刻炸开细的光雾,暂时堵住缺口。

长澜的触须绳在驾驶舱结成网,网眼对准光脉带的蓝色光纹:“孤脉星的潮汐声频率太低,镇不住!”她突然想起什么,抓起串用潮汐石磨成的珠子,往自己腕间一缠,“用‘血脉声纹’!”

珠子贴在皮肤上,她张口发出种奇异的嗡鸣——不是歌声,是孤脉星人从胚胎里就带着的“母星共振音”,像深海巨鲸的呼唤。蓝色光纹听到这声音,扭曲的螺旋慢慢舒展,竟顺着嗡鸣的节奏轻轻摇摆,把暗物质结晶的“獠牙”一点点往外顶。

星芽盯着频谱仪,汗水顺着下巴滴在控制台:“还差0.5赫兹!老周!你爷爷的烟袋……不是藏着光脉食谱吗?!”

老周一愣,猛地想起时候听爹的话——爷爷当年在勘探队当厨师,总用这烟袋锅熬汤,“汤里得有三分土气,光脉才肯长”。他颤抖着拧开烟袋锅,里面果然没装烟草,而是藏着张泛黄的油纸,纸上用炭笔写着歪歪扭扭的字:“ Earth 麦粉三钱,Rust 星盐一钱,bluesea 藻粉半钱,水开后转火,炖出的汤能粘住光脉丝……”

“是光脉粘合剂!”老周对着共振器大喊,把烟袋锅扣在上面,“都听着!跟着这味道唱!”烟袋锅里残留的麦香、星盐的咸涩、藻粉的腥气混在一起,顺着红色光丝流进光脉带——就像当年那锅汤熬开时,厨房飘出的味道钻进勘探队员的鼻子,让他们手里的光脉工具都变得顺手些。

奇异的事发生了:三色光丝像被这味道勾住,红色的麦香缠着银色的星盐光,银色的星盐光裹着蓝色的藻粉光,缠成股更粗的绳,狠狠把暗物质结晶的獠牙从裂缝里拽了出来!频谱仪的数字跳回1.3赫兹,警报声戛然而止。

老周瘫坐在地上,举着烟袋锅哈哈大笑,眼泪却流了满脸:“爹!爷爷!你们看……这锅汤,还能救场呢!”光脉带稳住的第三,“遗忘回廊”的裂缝里飘出串微弱的光点——它们比普通光点更黯淡,拖着长长的光尾,像被打湿的火柴。长澜的触须绳一碰,光点就剧烈颤抖,发出断断续续的声纹:“……汤……灶……”

“是当年勘探队的厨房 cre(成员)!”老周猛地站起来,烟袋锅差点掉地上,“我爷爷总,厨房是‘光脉的胃’,离了灶火,光脉就长不壮!”

星芽立刻让破雾船靠近裂缝,铁棘用银带扣轻轻一碰,光点突然亮了些,投射出模糊的影像:锈迹斑斑的厨房里,个系着地球围裙的老头正用烟袋锅搅着口大汤锅,锅沿站着个锈星少年,手里捧着罐星盐,踮脚往锅里撒,蓝皮肤的孤脉星信使则蹲在灶边,往灶膛里添着蓝色的“潮汐柴”。

“是爷爷!”老周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他旁边是铁棘的二叔铁砚!还有孤脉星的潮爷爷!”

影像里的老头舀了勺汤,吹了吹递给药罐少年:“尝尝!这汤得让光脉闻着香,才肯往船上靠!”少年咂咂嘴,银蓝色的眼睛亮了:“比星核浆好喝!就是……有点土腥味?”“要的就是这土腥味!”老头敲着烟袋锅大笑,“地球的麦子,锈星的盐,孤脉星的柴——混在一起,才疆家’!”

光点的声纹越来越清晰,它们开始重复汤的配方,每个字都带着厨房的烟火气:“麦粉得是新麦磨的,潮爷爷采的藻粉要带露水的,星盐得是铁砚从星脉矿里敲的……”

铁棘突然想起什么,往光脉带的节点上撒了把星盐——正是从当年的星脉矿里采的,和影像里的一模一样。光点立刻围拢过来,在盐粒上打了个转,光尾变得鲜亮多了。

长澜摘下腕间的潮汐石珠,放进碗里盛着的露水里,递到光点前:“潮爷爷过,露水能让藻粉醒过来。”蓝色的光雾从碗里升起,与光点融在一起,影像里的潮爷爷仿佛在:“记住了,做饭和守脉一样,急不得。”

老周把烟袋锅里的食谱油纸铺在光脉带上,红色光丝立刻像藤蔓般缠上去,将食谱上的字一个个“吃”进光脉里。从此,跨星光脉带的每个节点都多了个的“灶火纹”,暗物质湍流再过来时,闻到那股混着麦香、星盐咸、藻粉腥的味道,竟会自动绕开——就像当年勘探队的船,因为厨房飘出的香味,总能避开最凶的星云风暴。那晚,破雾船的厨房难得热闹。老周在熬那锅“光脉汤”,麦粉是从地球带来的新麦,星盐由铁棘亲手敲碎,藻粉是长澜用触须绳从孤脉星的潮间带采的。

汤滚开时,星芽舀了勺,吹凉了尝了尝——味道很怪,有麦子的甜,星盐的涩,藻粉的鲜,混在一起却有种不出的踏实感,像无数双手在背后托着你。

“原来光脉最认的,从来不是多强的能量,是混在一起的烟火气。”星芽看着窗外的跨星光脉带,三色光丝在星云里流淌,每个“灶火纹”都亮着,像串永远不熄的灯笼。

老周的烟袋锅在灶台上敲了敲,火星溅起来,映着他满是皱纹的脸:“我爷爷,他当年跟着船队走,不是为了探险,是想让地球的麦子,在锈星的土壤里也能发芽,让孤脉星的藻,在地球的海里也能活……”

铁棘往汤里撒了把新熔的星脉粉,银蓝色的光在汤里转了个圈:“二叔,他们勘探队的日志里,写得最多的不是发现了多少星脉,是今的汤里该多放把藻粉,还是少放勺星盐。”

长澜的触须绳缠着汤勺,轻轻搅动,蓝色的光纹在汤面织出张网:“潮爷爷的日记里画满了各种灶,他‘有灶的地方,就有光脉愿意停’。”

星芽突然明白,所谓“家族秘辛”,从来不是藏着多厉害的招式或宝藏,而是一代代人把“在一起”的味道,熬进了时光里。就像这锅汤,就像光脉带上的灶火纹,就像老周爷爷烟袋锅里的食谱——它们在暗物质星云里,替那些走远的人,把“回家”的路,铺得又暖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