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雾船的甲板结着层薄霜——那是暗物质星云特有的“记忆霜”,霜花里冻着无数细碎的画面:锈星勘探队员在星尘里啃干粮的侧脸、地球船队的老船长用烟斗敲船板的纹路、孤脉星信使在触须绳上打错的绳结。星芽伸手抚过霜面,画面里的人影突然动了动,老船长的烟斗冒出的烟圈竟飘出霜层,在她指尖凝成颗的光珠。
“是陈爷爷的‘思乡烟’。”通讯器里传来地球船员老周的声音,他的红头绳上缠着段晒干的烟草,是从地球老家带来的,“当年他总,烟圈能带着念想飘回家,没想到在这儿应验了。”
星芽将光珠凑近通讯器,烟圈的味道顺着声波传出去,船舱里顿时响起片低低的抽气声——地球船员们都认出了这味道,是老家村口那棵老槐树下的旱烟味,混着雨后泥土的腥气。
“准备放信号弹。”星芽对着麦克风,指尖在发射按钮上悬了悬。破雾船的桅杆上,三个信号弹发射管正对着星云深处,管身分别刻着地球的稻穗纹、锈星的星图纹、孤脉星的触须纹,管口凝结的记忆霜在微微发亮。
“倒计时!”锈星船员铁棘的声音带着金属共鸣,他正用扳手敲着发射管底座——那是锈星的“醒脉仪式”,据能让光脉跑得更快些。孤脉星船员长澜的触须绳缠在发射绳上,触须末端泛着紧张的浅蓝色:“回声晶显示,三百万公里外有批光点在加速靠近,它们的频率……和我们的三体结对上了!”
星芽按下按钮。
红、银、蓝三色光弹拖着长尾冲上夜空,在暗物质星云里炸开的瞬间,仿佛有无数双手突然掀开了蒙在宇宙上的黑布。红光里飘出地球的歌谣,“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的调子混着麦滥沙沙声;银光里浮出锈星的星图,每个星点都在闪烁,像勘探队员们当年用刀刻在帐篷上的记号;蓝光里荡开孤脉星的潮汐声,触须绳的影子在光里跳着舞,像信使们出发前在港口跳的“平安舞”。
“来了!”星晓突然指着舷窗,她的红头绳正缠着颗刚飘到船边的光点——光点里,个穿锈星制服的少年正举着块银带扣,带扣上的星图缺了角,和铁棘腰间的那块正好能拼上。
“是铁砚哥!”铁棘的声音发颤,他猛地扯开衣领,露出胸口的银带扣——那是当年铁砚出发前给他的,“等哥回来给你刻满星图”。两个带扣在光里慢慢靠近,缺角处发出细碎的光,像在互相舔舐伤口。
地球船员们的红头绳集体亮了起来,绳尾的铃铛跟着《守镜谣》的调子轻响。星芽看着那些从红光里走出的光点:有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手里的拐杖头刻着漠北的胡杨纹,是三十年前送物资时失联的周奶奶;有个扎羊角辫的姑娘,红头绳上的银铃和星晓的一模一样,是她从未见过的姑婆,当年跟着船队出海时才十二岁。
“周奶奶!”老周扑通跪在甲板上,他的红头绳缠着老太太的光点,霜花里的画面突然清晰——老太太正坐在船舷上,给年幼的他织毛衣,“您过要教我织‘守镜结’的……”
光点里的老太太笑了,抬手摸摸老周的头,动作和记忆里一模一样。老周突然想起什么,慌忙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件没织完的毛衣,针脚歪歪扭扭的,是当年老太太没织完的那一件。当布包触到光点时,毛衣突然自动续上了针脚,银线在光里翻飞,很快就织好了,领口处还多了个的三体结。
孤脉星的触须绳在舱顶织成张网,网住了群发着蓝光的光点。长澜的触须绳泛着激动的粉紫色,他对着其中个光点深深鞠躬——那是他的曾祖父,当年作为信使出发时,他还在襁褓里。光点里的老人伸出手,轻轻碰了碰长澜耳后的触须,触须绳突然开出串银蓝色的花,花心里裹着张星图,正是孤脉星与地球的新航线图。
“他们不是‘失踪’,是在等我们接他们‘归队’。”星芽看着甲板上渐渐密集的光点,它们在三色光里慢慢凝聚成形,虽然还很模糊,但能看出有人在点头,有人在挥手,有人在对着破雾船的方向比划绳结。
铁棘突然拽了拽她的衣袖,指着星云深处——那里有片更大的光团正在靠近,光团里隐约能看到艘船的轮廓,船帆上绣着个巨大的三体结,是五十年前锈星第一支跨星云勘探队的旗舰“启明号”。
“信号弹的光够亮,他们能看到回家的路了。”星芽的声音有些哽咽,她解下自己的红头绳,绳尾的铃铛是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做的,此刻正和所有光点里的铃铛一起响着,“把货舱都打开,让他们进来暖和暖和。”
船员们手忙脚乱地忙碌着,地球人在货舱铺起厚厚的毡子,上面摆着从老家带来的土特产——漠北的奶酪、江南的桂花糕、高原的青稞酒;锈星人在舱壁嵌满了不灭粉灯,光脉流动时,灯就会变幻出星图的样子;孤脉星人用触须绳织了张吊床,吊床的网眼里嵌着回声晶,光点躺在上面,就能听见故乡的潮汐声。
星晓抱着她的红头绳,绳尾的铃铛正和个姑娘的光点对撞,发出清脆的响声。那是她的姑婆,当年十二岁的姑娘现在还保持着少女的模样,正指着星晓绳结上的银线笑——那银线是铁棘送的,而姑婆的光点里,也缠着根一模一样的银线,是当年锈星同桌送她的。
“原来不管走多远,绳结总会记得要和谁系在一起。”星晓低声,姑婆的光点轻轻碰了碰她的脸颊,像在点头。
三色信号弹的光还没散去,在星云里织成条光带。破雾船的广播里,老周正用带着乡音的调子唱《守镜谣》,铁棘跟着用锈星语哼唱,长澜的触须绳则在舱顶“敲”出节拍。光点们顺着光带慢慢汇入破雾船,它们的光里带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歌谣、不同的绳结温度,却在穿过舱门时,自动排成了整齐的队列,像支等待检阅的队伍。
星芽靠在栏杆上,看着货舱里渐渐亮起的光,突然明白——所谓“归途”,从来不是回到过去的地方,而是找到那些能和你“同频”的心跳。就像此刻,地球的烟火气、锈星的星图光、孤脉星的潮汐声,在暗物质星云里汇成的,正是家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