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 第1002章 不安宁的北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02章 不安宁的北疆

叶明处理完这件事,刚回到值房,还没来得及喝口茶,一份粘着三根羽毛的北疆急报,就被亲兵几乎是奔跑着送了进来!

叶明心中一凛,立刻拆开火漆。信是大哥叶秋亲笔,字迹甚至略显潦草,显然是在极度紧急的情况下写就:

“明弟:狄人大股精锐突袭黑风隘!兵力逾万,装备精良,攻势极猛!隘口告急!我已亲率驰援!此次敌攻势不同以往,战术协同极佳,恐有高人指点!弩箭消耗巨大,速拨箭矢火器!粮草亦需补充!切切!”

叶明看得心头狂震!黑风隘是北疆另一处关键要塞,一旦失守,狄人骑兵便可长驱直入,威胁后方城镇!

大哥竟然需要亲自率兵驰援,可见战况之激烈!而且信中提到“战术协同极佳,恐有高人指点”,这与他之前关于狄人可能获得外部支持的担忧完全吻合!

他立刻起身,厉声下令:“击鼓!召集各司主事!紧急军情!”

急促的鼓声瞬间响彻兵部衙门,所有官员无论正在做什么,都立刻放下手中事务,奔向正堂。

叶明面色冷峻,将北疆急报的核心内容通报下去,没有任何废话:“北疆黑风隘遭狄人重兵围攻,战况危急!叶秋将军请援!各司听令:武库司立刻清点所有库存箭矢、火雷,优先装车启运北疆!”

“职方司即刻核算最快运输路线,协调沿途驿站民夫!驾部司调集所有可用驮马、车辆!户部那边我亲自去协调粮草!所有人行动起来,延误军机者,严惩不贷!”

整个兵部如同一台上了发条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高速运转起来。

有了之前“工分制”和驿传改革打下的基础,指令传递顺畅,各部门协作紧密,效率极高。

大量的箭矢、兵器从仓库中取出,清点,装车。

一批批驮马和车辆被迅速集结。

叶明则直奔户部,找到二哥叶风。叶风一听北疆紧急,也不敢怠慢,立刻调动相关司房,紧急调拨粮草,与兵部的运输队伍对接。

仅仅半时间,第一批满载军械和粮草的运输车队,就在兵部官员的押送下,驶出了京城,朝着北疆方向疾驰而去!

然而,叶明的心并未放下。物资支援只是其一,北疆真正需要的,是能抵挡住狄人这次异常凶猛进攻的坚固防线和英勇将士。

他回到兵部,立刻又写了一封密信,通过信鸽发往北疆。

信中除了告知援物资已发出外,更详细询问烈人战术“不同以往”的具体细节,以及那个“高人指点”的猜测是否有更多依据。

他需要知道,狄让到的,究竟只是精良的装备,还是包括了…先进的军事思想和训练?

一股强烈的紧迫感笼罩着叶明。对手的反扑,远比想象中更加猛烈和多方位。朝堂上的暗箭,边境上的明枪,几乎同时袭来。

他站在兵部衙门的舆图前,目光紧紧盯着北疆那片广袤而寒冷的土地。大哥,一定要顶住!

就在这时,亲兵又来报:监察司的人求见,有要事禀报。

叶明揉了揉眉心:“让他进来。”

监察司探员进来后,低声禀报:“大人,您让我们留意的那位钦监李浑…他昨日休沐时,又去了一次安平郡王府,此次停留时间更长。”

“而且,我们暗中查访了郡王府名下的产业,发现其在京郊有一处不起眼的田庄,近月却有若干身份不明的外地人出入,形迹可疑。”

叶明目光一凝。安平郡王…在这个北疆激战的敏感时刻,他府上还有不明人物出入?这绝不仅仅是散布流言那么简单了。

“继续盯紧那个田庄和李浑。有任何异动,立刻报我。”叶明沉声吩咐。

内忧外患,仿佛在这一刻交织在了一起。

叶明感到肩上的担子前所未有的沉重。但他知道,自己绝不能慌乱。他必须稳住朝堂,支援北疆,同时还要盯紧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这场斗争,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北疆的烽火如同投入朝堂的一颗巨石,激起的波澜瞬间压过了所有暗地里的勾心斗角。

兵部全力运转,一道道指令发出,一车车物资启运,整个帝国的战争机器在叶明的督促下,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

然而,距离的鸿沟无法瞬间跨越。消息的传递依旧滞后。

叶明发出询问狄人战术细节的密信后,便陷入了焦灼的等待。

每一刻的延迟,都可能意味着北疆防线的巨大压力和伤亡。

他坐镇兵部,日夜不休,处理着源源不断的后勤调度、人员协调问题。

武库司在曹振邦被敲打后,效率有所提升,但巨大的消耗依然让库存快速见底,叶明不得不下令京畿周边所有匠作营全力开工,日夜赶制箭矢等消耗性军械。

户部那边,叶风也承受着巨大压力。

调配粮草不仅需要数字,更需要协调地方官府、征集民夫、组织运输,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延误军机。

兄弟二人虽在不同衙门,却通过家仆和密信保持着紧密沟通,合力支撑着前线所需。

朝堂之上,所有争议都暂时平息了。面对外敌压境,无论是支持叶明的还是暗中忌惮他的,此刻都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北方。

李云轩连续召开朝会,听取兵部、户部汇报,全力支持叶明的各项调度,展现出难得的乾纲独断。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监察司关于安平郡王那个京郊田庄的监视,有了令人不安的发现。

探员回报,那些身份不明的外地人,行动极其谨慎,出入皆在深夜,且似乎受过一定的反跟踪训练。

通过远距离观察和零星听到的对话片段,可以确定他们并非京城口音,反而带着明显的西北边地腔调。

更令人警惕的是,观察到其中一人手臂上似乎有未完全愈合的伤疤,其举止姿态,隐隐带有行伍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