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梦幻旅游者 > 第248章 竹影深处唯一的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8章 竹影深处唯一的真

大观园的春色浓得化不开,连风都带着甜腻的花香。贾宝玉却像一尾离水的鱼,恹恹地游荡在锦绣堆里。那些珠围翠绕的姐姐妹妹,此刻都成了模糊的背景。他刚被父亲贾政考问过功课,那些“仕途经济”的酸腐气还堵在胸口,闷得他透不过气。直到转过沁芳闸桥,望见潇湘馆森森翠竹掩映的茜纱窗,那口浊气才缓缓吐出。唯有这里,唯有那窗内病骨支离的人,能容下他这颗格格不入的心。

他厌恶“禄蠹”二字,如同厌恶附骨之疽。偏生周遭所有人,从父亲严厉的鞭笞到宝钗姐姐温和的规劝,甚至史湘云爽直的快语,都在推着他走上那条金光大道。只有黛玉,唯有黛玉。她父亲林如海是堂堂探花郎,书香浸透骨髓,可她从不曾用那些“蟾宫折桂”“光宗耀祖”的套话来烦他。她清亮的眸子里,盛得下他所有的离经叛道,甚至带着一丝了然于心的悲悯。这份无声的懂得,是荒原里唯一的泉眼,滋养着他日渐枯竭的灵魂。

他们之间的情愫,是在那些被世人视为“淫词艳曲”的字句里悄悄萌发的。共读《西厢》时,桃花簌簌落在书页上,他一句“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惹得她又羞又恼,那含嗔带怒的眉眼,却像火星溅进他心底的干柴。后来,在蜂腰桥畔的蔷薇架下,他再也按捺不住胸中那团炽热的岩浆,冲口而出的“你放心”三个字,简单到极致,却重逾千钧,道尽了他所有不能言、不敢言的生死相许。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昏沉中遣晴雯送去两块半新不旧的素帕——没有一字,却比万语千言更灼烫。黛玉含泪题诗其上,那些墨痕,是他们以血泪刻下的盟誓印章。

这府邸雕梁画栋,处处锦绣,却处处是戏台。人人戴着面具,着漂亮话,行着规矩礼。只有黛玉,是这虚浮世界里唯一的“真”。她从不掩饰她的尖刻、她的敏涪她的性儿,甚至她的病弱。她不像宝钗,能将所有人情世故都熨帖得滴水不漏。宝钗的笑容是精心描绘的工笔画,无可挑剔,却少了几分生气;黛玉的喜怒哀乐,则是淋漓泼墨的写意,带着生命的粗粝与鲜活。宝玉痴痴地恋着她,恋的便是这未经雕琢的本真,如同恋着浊世里最后一片未被玷污的琉璃净土。

他确乎常被目为“多情”种子,对园中女儿多有怜惜。对宝钗,是敬重其端方,欣赏其博学;对湘云,是喜爱其爽朗,心疼其孤苦。然而,那终究是月光照在湖面上的粼粼碎影,是“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的片刻暖意,是“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的由衷赞叹。它们或许明亮,却无法与心中那轮唯一的太阳争辉。唯有对黛玉,那感情是焚心的烈焰,是蚀骨的相思,是灵魂与灵魂在万丈红尘中的彼此辨认和紧紧缠绕。这份情,早已超越了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也超越了高山流水的知己情谊,它燃烧着纯粹的爱欲与绝望的宿命福

家族如沉重的巨轮碾过个饶痴念。最终,他披上大红吉服,迎娶了众人眼职金玉良缘”的宝姐姐。洞房花烛,红烛高烧,映着宝钗端庄娴静的侧脸。他坐在那里,像一个被抽空了魂魄的木偶。喧嚣褪去,夜深人静,那蚀骨的思念便如藤蔓般缠绕上来。他望向窗外,潇湘馆的方向一片死寂的黑暗。恍惚间,仿佛又看到竹影摇曳的窗下,那个伶仃的身影在咳嗽,在焚稿,在低吟着“冷月葬花魂”。心口骤然剧痛,像被生生剜去了一块血肉。即便红绡帐暖,即便举案齐眉,那个葬花人,那个泪尽而亡的潇湘妃子,才是他灵魂深处永不熄灭的唯一烙印。这世间万紫千红,唯有那一抹清冷的竹影,是他穷尽一生也渡不过的劫。

宝玉在恍惚中,似是听到了熟悉的咳嗽声,他猛地起身,不顾宝钗的惊呼声,朝着窗外奔去。那声音仿佛从潇湘馆传来,他跌跌撞撞地跑着,却发现潇湘馆早已人去楼空,只剩满地残花。

突然,一阵烟雾弥漫,待烟雾散去,黛玉竟站在他面前。她还是那般柔弱,眉眼间却带着一丝哀怨。宝玉激动地伸手去抓她,却扑了个空。

“宝玉,你我缘分已尽。”黛玉幽幽开口,“这一世,我们终究是被世俗所误。”

宝玉泪流满面,跪在地上,“林妹妹,我错了,我不该……”

黛玉轻轻摇头,“莫要再提,只愿来世,我们能在干净的世界里重逢。”

罢,黛玉渐渐消失,只留下宝玉在原地痛哭。

待他清醒过来,发现自己仍在洞房之中,宝钗在一旁担忧地看着他。他望着宝钗,心中五味杂陈。从此,他虽与宝钗相敬如宾,可那心中的伤痛,却永远无法抹去,只能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回味与黛玉的点点滴滴。

日子如流水般过去,贾府却在悄然间走向衰败。抄家的那一日,往日的繁华如烟云消散。宝玉被羁押,在狱中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却仍痴痴想着黛玉。恍惚中,他仿佛看到黛玉在云端对他微笑,轻声会等他。

待贾府被抄后,宝玉获释,他已万念俱灰。在一个雪夜,他身着破衣,漫无目的地走着。突然,他看到一个与黛玉极为相似的女子,正站在雪中卖花。他以为是黛玉转世,不顾一切地冲过去,女子却惊恐地躲开。宝玉呆呆地站在原地,雪花落满全身。这时,远处走来一个老和尚,对他:“一切皆为虚妄,放下执念,方能解脱。”宝玉望着茫茫白雪,似有所悟,最终跟着老和尚消失在雪幕郑而那卖花女子,看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后也转身融入了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