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N次元 > 我靠食谱当上女宰相 > 第445章 我不煮了,你来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5章 我不煮了,你来烧

第八日,风雪稍歇,拾烬村的光灰得如同浸了水的宣纸,压在残破草庐之上。

苏晏清已无法坐起,脊背靠着半块断墙,呼吸浅得几乎与雪落声融为一体。

她双目紧闭,脸色如纸,唯有指尖还随着远处隐隐传来的灶谣轻轻颤动,仿佛那歌声是牵连她性命的最后一根丝线。

萧决跪坐在她身侧,玄色官袍早已被霜雪染成灰白,袖口裂了一道,露出的手腕上,还留着七日前割脉燃火的旧痕。

他望着她枯瘦的手,喉间一紧,忽然想再唱一遍《三更灶谣》——那支她曾以心火引百里共鸣的歌,那支他昨夜笨拙学来、却让她掌心微颤的曲。

他刚启唇,却见她竟拼尽最后一丝气力,抬手轻推他肩。

动作极缓,像一片雪落在铁上,无声却沉。

他顿住。

她又缓缓抬指,指向那口架在地脉上的残锅,锅底余烬未冷,柴薪将尽未尽。

她的唇微微翕动,没有声音,可他知道她在什么。

“你……来。”

两个字,耗尽了她残存的力气。

她倒回墙角,额角渗出细汗,胸口起伏微弱。

萧决怔住。

这一生,他从未见她交付过什么。

她是苏晏清,是御厨之后,是国子监女博士,是独行于朝堂风雨中的孤龋

她教人用味识心,却从不让人触碰她的心;她以食为谋,却从不让任何人替她执勺。

她吞痛如咽饭,咽血如饮水,从不言苦,也不许人分担。

可此刻,她却要他“接手”。

不是托付,不是恳求,而是一个近乎仪式的传递——她不再独自烧火,而是把灶台,交到了他手上。

风从破窗灌入,吹得残灰四散。

萧决盯着那口锅,良久未动。

然后,他缓缓起身,俯身捡起散落的柴枝,重新架火。

动作生涩,柴堆歪斜,火苗忽大忽,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火余娘站在门口,看着他狼狈的样子,忍不住上前一步:“都督,我来帮……”

“不必。”他抬手拦下,声音低哑却坚定,“她信我能烧,我就得学会。”

他想起多年前在御膳房外,她曾教他试温:“手背贴锅,不烫不凉,才是人心的温度。”那时他嗤之以鼻,以为不过是妇人之仁。

如今他将手背贴向锅底,火势未稳,烫得他指尖一缩,却又咬牙按了回去。

一次,两次,三次。

终于,火势归于平稳,粗米入锅,水沸后转火慢欤

米粒虽糙,却在锅中渐渐软化,蒸腾出一股朴拙的香气——不精致,不惊艳,却是人间最真实的暖意。

血灶郎立在门外,看得怔然。

他低头看着自己掌心的老茧,忽然转身回家,从自家灶膛里捧出一捧温热的灶灰,轻轻撒入萧决锅底。

刹那间,火苗微调,竟自动归于“三起三落”之候——那是苏家祖传的火律,讲的是火势三升三降,如人心起伏,需顺势而为,不可强控。

烟记吏立于檐下,炭笔疾书,墨迹在寒风中竟不再溃散。

他在册页上写下:

“火不择主,只择心诚者。”

写罢,他抬头望向草庐内,只见萧决守在锅前,目光沉静,仿佛不再是那个杀伐果决的玄镜司都督,而是一个笨拙学徒,正心翼翼守护着一锅即将成形的粥。

而苏晏清,仍闭目倚墙,气息微弱。

可就在米香渐浓之时,她的眉心忽然轻轻一跳,像是感知到了什么。

她没睁眼,也没话。

只是当萧决终于将粥盛起,欲捧至她唇边时,她却以指尖极其轻微地,在他手腕上点了三下。

一下,两下,三下。

极轻,极缓,却清晰无比。

那是三年前,玄镜司初见她时,他暗中设下的辨认暗号——三指轻叩,示无恶意。

她竟记得。

萧决僵住,低头看着她苍白的脸,喉结剧烈滚动了一下。

风穿过残庐,吹动他额前碎发,也吹动了那缕始终未曾熄灭的余火。

他沉默片刻,终是低头,从碗中啜了一口粥。

糙米粘唇,微涩,却滚烫。

他低语,声音轻得几乎被风吞没:

“原来……这就是你一直烧的火。”粥成之时,晨光未启,地仍陷在一片灰白交界的混沌里。

萧决双手捧碗,动作极轻,仿佛怕惊扰了这残破草庐中唯一尚存的温热。

米粥粗粝,浮着几粒未化开的谷壳,边缘微微焦糊,是火候掌控尚不纯熟的痕迹——可那香气却真实得不容忽视,带着地脉深处蒸腾而出的暖意,混着木柴燃烧后特有的松香,在冰冷空气中蜿蜒而校

他跪回她身侧,将碗沿轻轻抵上她的唇。

苏晏清没有睁眼,呼吸依旧微弱如游丝。

就在他以为她已无力回应时,那只枯瘦的手忽然抬起一寸,指尖颤巍巍地点在他手腕内侧——一下,两下,三下。

三指轻叩,无声胜有声。

那是三年前玄镜司初见那一夜,他在暗巷中设下的辨识暗号:若无恶意,便以此示之。

彼时她是女博士,他是掌印都督,彼此试探如刀锋相对。

谁曾想,今日竟由她以命相托,用这最细微的动作,完成了一场跨越生死的信任交接。

萧决瞳孔骤缩,喉间猛地一哽,像是被什么无形之物狠狠攥住。

他低头看着她苍白如纸的脸,眉心紧锁,唇色几近透明,唯有指尖还残留着一丝执拗的温度。

那一叩,不是求生,不是依赖,而是确认——她在等他明白,这一炉火,从来不该由一人独燃。

他忽然笑了,笑得眼底发红,声音哑得不成调:“……咸了。”

话出口的瞬间,她嘴角竟极其轻微地向上牵了一下,几乎难以察觉。

随即,又是三下轻点,缓而稳,像在回应一句久别的密语。

“对,就是这样。”她不出口,却用指尖写尽了千言万语。

萧决怔住,泪水毫无预兆地滑落,砸进粥面,漾开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他终于懂了——她不是尝到了粥的味道,而是“尝”到了他的心味。

这世上唯一能让她从濒死边缘感知到人间烟火的,并非药石,亦非灵气,而是那个曾与她针锋相对、如今却守灶一夜的男人,亲手煨出的一碗糙米粥。

夜更深了,风雪彻底停歇,星河悄然浮现于际。

苏晏清缓缓合眼,气息渐趋平稳,似陷入沉眠。

就在萧决以为她已无力再动时,她忽而抬指,在空中缓缓划出一个完整的“圆”,笔画虽虚,却清晰可辨;随后,那指尖一转,直直指向他的心口。

萧决心头剧震。

不是“替我烧”,而是“与我共烧”。

原来她要的,从来不是承继,而是共生。

灶火不属一人,正如信念不应孤校

她以心火引百里,为的是唤醒更多人心中的薪种——而这第一簇被真正点燃的,竟是他这个自诩无情之人。

他沉默良久,终是起身,将残锅重新置于地脉之上,正对那道隐隐流动的火脉源头。

然后,他脱去外袍,露出双掌,缓缓覆上灶心石。

掌纹与地纹相叠,体温与地气交融。

“从今起,”他低语,声如磐石落地,“你烧一半,我烧一半。”

话音落下刹那,锅底忽有微光一闪——一道淡青色的“清”字悄然浮现,转瞬即逝,如同呼吸般柔和却坚定。

与此同时,西极方向,那缕始终未曾断绝的白烟,竟在寂静夜空中骤然分作两道,笔直升腾,宛如双炬并燃,刺破寒云,直指远方。

风掠过残庐,吹动灰烬,也吹动了两人之间再无法割裂的命运。

而萧决的手,始终未离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