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都市 > 仕途之巅:从中央选调生起航 > 第416章 土地流转与资本下乡的异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6章 土地流转与资本下乡的异化

从柳川镇回来后,市委书记江辰对乡村振心思考更加深沉和审慎。他要求市委政研室、市农业农村局组成联合调研组,不再只看“样板”和“典型”,而是要深入全市不同类型的乡村,特别是那些正在进行土地流转、引入工商资本项目的乡镇,进行一轮“穿透式”调研,真实了解资本下乡的实践效果和存在问题。

调研的结果,比预想的更为复杂,甚至触目惊心,揭示了繁荣背后隐藏的“暗礁”。

在北山县另一个乡镇——青川镇,调研组看到了与柳川模式不同的景象。这里没有经历灾难,而是主动引入了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丰泰集团”,集中流转了数万亩土地,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和观光农业。项目初期,被作为“现代农业标杆项目”大力宣传。

表面上看,项目光鲜亮丽:整齐划一的温室大棚、先进的滴灌设备、观光栈道穿梭其间,确实现代化气息十足。当地政府工作报告里,土地流转率、项目投资额、亩均产值等数据十分亮眼。

然而,调研组下沉到村,与村民、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分别深入访谈后,却发现了另一番景象。

一位被流转了土地的村民,坐在自家崭新的二层楼前(用流转租金和补偿款盖的),脸上却没有多少喜悦:“地是流转了,一年一亩地有千把块钱租金,比我自己种粮食是强点。但也就这点死钱了。想到厂子里去干活吧,人家要年轻的、有文化的,我们这些老把式,只能干点最累的临时工,一八十块,还不稳定。以前地里好歹能种点菜自己吃,现在啥都得买。心里空落落的,就像没了根。”

村支书私下叹气:“当时为了完成流转任务,动员村民,话得比较满。现在看,村民是得零租金,但长远保障是问题。企业是赚钱的,但税收大部分交到县里了,村集体一年就拿点管理费,办不了什么事。最关键的是,企业用的化肥、农药量大,虽然是‘绿色’的,但附近的水塘这几年鱼虾明显少了,井水味道也有点怪,大家有怨气,但没证据,也不敢。”

调研组成员与“丰泰集团”基地的一位中层管理人员聊。几杯酒下肚,对方透露了心声:“老板们算的是大账。这里地租便宜,政策优惠大,种出来的菜直接供应大城市高端超市,利润可观。什么观光农业,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搞点宣传,真正赚钱不靠这个。环保?只要面上过得去就校真要按照最高标准,成本受不了。反正几年后合同到期,地力耗得差不多了,不定就换个地方了。”

更让江辰警觉的是另一个案例。在南水县,一个号称要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项目,以极高的价格大规模流转土地后,却迟迟没有实质性农业投入,反而以“设施农业用地”为名,兴建了大量带有永久性质的配套设施,甚至出现了疑似“以农业设施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的苗头。当地农民拿着厚厚的合同,却看不懂其中关于土地用途、违约责任的关键条款,担忧不已,已经开始有零星的上访迹象。

调研组还发现,在一些地方,工商资本凭借其资本和信息优势,在与分散农户和谈判能力较弱的村集体协商时,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土地流转价格被压低,合同条款有利于资方,农民的长远利益和生态保护等约束性条款往往模糊或缺失。一旦经营失败,资本可以抽身而退,留下的土地退化、农民失业、村集体负债等风险,最终却要由当地政府和农民承担。

“资本下乡”这把“双刃剑”的锋利另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它可能带来资本对农民的挤出,导致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可能引发土地的“非粮化”甚至“非农化”倾向,危及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可能因为资本的短期逐利性,导致经营行为不可持续,留下烂摊子;可能加剧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和利益冲突。

江辰翻阅着调研报告,面色凝重。他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首次系统阐述了对此问题的思考:“同志们,推动乡村振兴,需要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技术。但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资本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而乡村振心根本目的是为了农民。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引导和约束资本,那么‘资本下乡’就可能异化为‘资本毁乡’!”

他提出了明确的治理思路:“必须给资本下乡划定‘红线’、明确‘规则’。一要坚守‘农地农用’底线,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基本农田‘非农化’,对打着农业旗号搞房地产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二要建立严格的准入和监管制度,对工商资本长时间、大面积流转耕地,要进行项目审核和风险跟踪监管,要看它的经营能力、环保措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具体方案。三要保障农民权益,推广使用规范合同文本,确保流转价格合理、支付及时,探索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四要强化村集体功能,让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发挥好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壮大集体经济,提高谈判能力。”

“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江辰的话语掷地有声,“我们不能光算经济账,更要算社会账、政治账、长远账。要确保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不偏离,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损,确保农村的和谐稳定不破坏。这需要我们具备更强的治理能力和智慧,既要拥抱资本,又要驾驭资本。”

“暗礁”已然显现,警示之声已然发出。如何驾驭好“资本”这股强大的力量,使其真正服务于乡村振心伟大目标,成为摆在江辰和清河市委面前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也预示着乡村振心实践将向更深的层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