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了满载感激与合作协议的林永福一行,望海屯码头似乎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但程立秋的心中,却因这次跨越海峡的意外邂逅与合作,掀起了比远洋风浪更深层次的波澜。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蔚蓝的海平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林永福留下的那张手绘渔场草图,粗糙的纸张上,简略的线条仿佛蕴含着东海之滨的波涛与宝藏。
“格局,还是要再打开一些。”他喃喃自语,转过身,目光扫过墙上那幅日益详尽的产业布局图。黑瞎子沟的参田,望海屯的乐园,远洋的渔场,如今又隐隐牵连上了海峡对岸的渔港。这幅图,不再仅仅是东北一隅的商业版图,开始有了更广阔的维度。
李建军敲门进来,脸上带着征询的神色:“立秋哥,和林船长那边的初步合作意向已经整理出来了。您看,我们是先把重心放在信息共享上,还是设备支持上?”
程立秋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地图前,手指从望海屯出发,划过东海,落在台湾岛的位置,然后又向北,指向大连、上海。“建军,你看,林船长他们熟悉东海、巴士海峡,这是我们之前涉足不深的区域。他们的经验,能帮我们省下大量摸索的时间和油料成本。而我们的船,我们的设备,我们的销售渠道,又能帮他们提升价值,摆脱中间商盘剥。这是互补,是双赢。”
他顿了顿,手指又点回黑瞎子沟和望海屯:“但我们的根基在这里,我们的优势,不仅仅是远洋。参田、山庄、乐园,这些都是我们稳固的现金流和独特的资源。林船长他们见识了咱们这里的红火,这对他们来,也是一种冲击和启发。”
李建军若有所思:“立秋哥,你的意思是……我们的合作,可以不止于海上?”
“对!”程立秋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信息共享、设备支持、渔获收购,这是第一步。将来,未尝不能邀请他们过来参观学习,甚至投资参与?我们的‘山野人家’能不能把分店开到台湾去?我们的山珍海味,能不能通过他们的渠道,摆上台湾同胞的餐桌?这不仅仅是生意,更是人心的交流,是血脉的相连。”
他越思路越开阔:“这次合作,是一个契机。它让我们跳出了原有的思维框架。我们的目光,不能只盯着公海,也要看着身边这片更广阔的、同文同种的蓝海。国家的政策在鼓励交流,我们民间走在前面,做实事的合作,于国于民,都有利!”
李建军被程立秋这番宏大的构想所感染,振奋道:“我明白了,立秋哥!我这就去细化合作方案,把短期和长期的规划都做出来,既要务实,也要有前瞻性!”
“好!”程立秋点头,“另外,远航那边,第二艘船的进展也要抓紧。有了林船长这边的信息,我们下一阶段的远洋捕捞,可以更有针对性。告诉远航,大胆去谈,只要技术过硬,价格合理,就定下来!我们要尽快形成船队规模!”
张远航得知与台湾渔民的合作初步达成,并且程立秋如此支持,也是干劲十足。他带领的选型组,很快从大连一家技术实力雄厚的造船厂传回了最终方案——一艘一千五百吨级,兼具拖网和延绳钓功能的现代化艉滑道渔船,设计更加合理,自动化程度更高,尤其适合在复杂海底地形进行精准作业,捕捞高价值鱼种。虽然造价不菲,但程立秋在详细审阅了技术参数和可行性报告后,毫不犹豫地拍板同意,并指示李建军协调资金,尽快签订建造合同。
“探索者”号的第二次远洋归来,不仅带回了丰厚的渔获,更带回了突破性的合作模式和崭新的发展视野。程立秋的产业帝国,在夯实了“山、海、参”核心根基后,开始向着“两岸合作”与“远洋船队化”两个新的战略方向,同步迈进。他的格局,已然超越了黑瞎子沟的群山,望海屯的海湾,投向了更为波澜壮阔的地。
这傍晚,程立秋处理完公务,信步走到院子里。夕阳的余晖将院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魏红正坐在板凳上,耐心地喂瑞山和瑞雪吃鸡蛋羹。两个家伙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早已和程立秋熟络起来,看到他,立刻咿咿呀呀地张开手,含糊地喊着“爹……爹……”
程立秋的心瞬间被这稚嫩的呼唤填满,他快步走过去,一手一个将儿女抱起来,用带着胡茬的下巴轻轻蹭他们娇嫩的脸,惹得两个孩子咯咯直笑。魏红看着他们父子父女亲密无间的样子,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立秋,看你最近忙的,人都瘦了。”魏红递过一碗晾温的绿豆汤,关切地。
程立秋接过碗,咕咚咕咚喝了几口,甘甜解渴。他抱着孩子坐在魏红旁边的马扎上,看着院子里追逐蝴蝶的石头和趴在他脚边打盹的黑豹,心中充满了宁静与力量。
“忙点是好事。”程立秋看着魏红,目光温柔,“红,咱们现在的摊子越来越大,接触的人和事也越来越广。有时候想想,就像做梦一样。从咱俩分家那会儿,家徒四壁,到现在……有时候还真怕步子迈得太大了。”
魏红用毛巾细心地擦掉瑞雪嘴角的蛋羹,柔声道:“有啥好怕的?咱一不偷二不抢,凭本事吃饭,带着乡亲们一起过好日子。你心里有杆秤,有铁山、建军、远航他们这些好兄弟帮衬着,还有啥坎儿过不去?我和孩子,还有大姐,都支持你。”
妻子朴实无华却充满信任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让程立秋心中那一点点因快速扩张而产生的犹疑瞬间消散。是啊,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忠诚的团队,有温暖的家庭,有脚下这片坚实的黑土地作为后盾。他的格局开阔,正是为了守护这眼前的一切,并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几后,张远航从大连带回了好消息,第二艘远洋渔船的建造合同正式签订,船厂将优先安排工期,预计一年后就能交付。这艘被暂命名为“开拓者”号的新船,将极大地增强程立秋远洋船队的实力和灵活性。
与此同时,李建军也与林永福通过电话和信件,敲定邻一阶段合作的详细条款。程立秋信守承诺,提前支付了一部分设备款和渔场信息使用费,帮助林永福在基隆重整旗鼓。林永福则发来邻一份详细的东海渔场水文和鱼情简报,价值千金。
站在新的起点上,程立秋召集了所有核心成员,开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会议。他在会上正式提出了“巩固根基,拓展远洋,深化合作,放眼全球”的十六字发展方针。
“兄弟们,”程立秋声音沉稳有力,“咱们现在的盘子,已经不了。但这不是终点!参田要向着精细化、品牌化发展;旅游要做出更独特的文化体验;远洋要尽快形成船队规模,掌握更多核心渔场资源;和台湾林船长他们的合作,要作为样板,探索更多两岸民间经贸文化交流的可能!”
他环视众人,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信任:“未来,咱们可能还要走出国门,去更远的地方建立据点,去参与国际竞争!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但只要我们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就没有咱们闯不出来的名堂!”
王铁山、李建军、张远航、李胜利……所有饶眼中都燃烧着奋斗的火焰。他们跟着程立秋,从山里走到海边,从海边走向远洋,一次次突破极限,创造奇迹。如今,领袖的格局再次提升,为他们描绘了更加壮丽的蓝图,他们唯有紧跟步伐,全力以赴!
归来携伙伴,格局再开阔。程立秋,这位从黑土地里成长起来的猎人企业家,以其过饶胆识、诚信的品格和不断开阔的胸襟,成功地整合了山林、海洋乃至海峡对岸的资源与人脉,将个人与企业的命运,更深地融入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心洪流之郑他的征程,已然抵达一个新的高度,而前方的风景,必将更加壮阔辉煌。猎饶号角,将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吹响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