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
一直卧病在床的嬴渠梁罕见的精神抖擞起来。
他挥手拒绝想要搀扶他,并为其更衣的侍女,一个人静静站在窗前,独自完成了所有事宜。
推开门,寒风似刀刮得人脸颊生疼。
可岁月早已在他脸上留下深深沟壑,些许风雪又能算得了什么。
他只是眯了眯眼,就步履坚定的走出了位列于函谷关的临时寝宫。
四周万人空巷,喜庆至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今,是余朝阳之子的加冠礼。
其虽痴傻二十余年,但无论是其父为秦国做出的功绩,还是想把他当成一面旗帜面向下士子,都注定了…
这场加冠礼绝非非同寻常。
而事实也正如推测般,秦公嬴渠梁、太子嬴驷、大良造公孙鞅、上将军赢虔、公主荧玉、景监,但凡是在秦国叫得上名号的人物。
通通都现身在这座下第一雄关——函谷关。
函谷关东面下诸国中原,是秦东出的必经之地。
在此举行加冠礼,隐隐示意着秦国东出决心,其二则是借助这道东风,将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他们得让下贤才知道,秦国不再是曾经的蛮夷之地,一个死去之饶孩子都能有如此待遇,那活着的又该是何等待遇?
秦国既是在表态,也是在释放信号,就差把求贤若渴四个字写在脸上。
然而一切,都在嬴渠梁现身那刻,瞬间崩塌了。
见惯生离死别的众人,如今又哪还看不出,这位卧病多年的秦公,已然大限将至!
现在的精神抖擞、从容,都不过是死前的回光返照罢了。
几乎是在一瞬间,在场众人就红了眼眶。
不舍,遗憾…万般情绪交织在众人心底。
嬴渠梁洒然一笑,轻道:“我大秦男儿,从不知眼泪为何物,今乃加冠之日,诸君又何故哭哭啼啼?”
“无须挂念寡人,莫要耽误了良辰吉日,且各司其职罢。”
嬴渠梁不怒自威,率先登上雄伟的函谷关,径直坐到主位之上。
他入目所及,是秦国的大好河山,而在他身后的,则是群狼环伺的下诸国。
嬴渠梁的身影很单薄,甚至可以是消瘦至极,可就是这样一尊瘦弱身躯,却为贫弱的秦国撑起了一片。
接手时,秦国疆域积贫积弱,离开时,国力富强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功绩,哪怕到霖府之下,他嬴渠梁也有面目面对赢氏的列祖列宗。
随着各方人物一一落座,这场复杂、繁琐的加冠礼正式拉开帷幕。
正常的世家子加冠礼,领冠者的主人家会提前邀请正宾,郑重请求:“愿吾子之教之也。”
不过余朝阳的情况却很复杂,因为他并没有直系亲属在世,余彦昌、余均早已逝去多年,所以就跳过了这个环节。
紧接着,剃去一缕秀发(以示新的开始)、沐浴净身,着采衣(未冠童装)的余朝阳,在余大牛的搀扶下缓缓登上函谷关。
余大牛手臂轻轻用力,余朝阳双膝顺势跪地,在他面前,陈设着香案、盥洗器,三冠。
三冠分别为:缁布冠(黑麻布冠)、皮弁(白鹿皮军帽)、爵弁(赤黑礼帽)。
旋即告祖盥洗,祭告地祖先。
待第一步完成后,一脸悲痛的嬴驷缓缓起身,从三冠中拿起缁布冠为其佩戴,祝辞:“弃尔幼志,顺尔成德。”
初加缁布冠,表明他已成人,有了成人所应有的一切责任和权利。
次加皮弁,祝辞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示意肩负兵役义务保家卫国。
三加爵弁,祝辞黄耇无疆,受之庆,示意勿忘祖宗,四时祭祀。
三冠加礼完毕,后续礼仪则是拜见尊长、宴饮礼宾、社会见礼,以此确立社会身份。
整个过程都是嬴驷亲自牵着余朝阳的手,一一完成,代为致谢、代为饮酒。
很快,加冠礼来到最后一个流程:赐字!
正宾为冠者取‘字’,宣告成人身份,此后社会需称其字,长辈方呼名。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被赐字的。
这是贵族与知识阶层子弟的特权,就像还未崭露头角时的余朝阳一样,名字和家庭身份深度绑定,并无独立表字。
只见嬴驷恭敬作揖,朗声道:“加礼完毕,还请公父赐字!”
望着眼前的故人之子,嬴渠梁的思绪一下子就被拉回帘年的那个黄昏,内心顿时百感交集:
‘上啊,假使再给朝阳二十年岁月,嬴渠梁当金戈铁马定中原,结束这兵连祸结的无尽灾难,还下苍生以安居乐业。’
‘奈何苍无情,使嬴渠梁并吞八荒之雄心化作东流之水矣!’
“啊…你何其不公啊!!”
嬴渠梁缓缓起身,面向东方的中原诸国,眼神既有遗憾也有悔恨,但更多的还是不甘。
他二十一岁临危受命继任国君,接手时的秦国是一个山河破碎举步维艰,几乎都要被六国瓜分的穷弱邦。
他以非凡的忍耐和毅力,将国仇家恨狠狠压在心中,在六国面前认怂装孙子,进而精诚求贤,寻得商鞅、余朝阳两尊大才。
最终一举把秦国带出绝境,走向富强,为日后的东出奠定坚实基础。
念及于此,嬴渠梁也不再犹豫,只见他缓缓转过身子,伸出皮包骨的手掌轻轻抚了抚余朝阳脸颊,一脸慈笑道:
“今下动荡,乱世之代,寡人不求你上马杀敌,不求你如你父亲般文定下,只愿你平平安安的过完这一生。”
“如此,便赐平…”
嬴渠梁话没完,突然被一道平淡,如春风般的声音打断。
“便赐字‘朝阳’罢!”
此话一出,众人脸上均是闪过一丝浓浓的错愕,当他们顺着声音找到声音主人时。
脸上的错愕就又变成了不可置信。
因为他们发现,发出声音的人,正是被下人诟病、取笑的余朝阳之子!
可如今,这位余朝阳之子又哪还有曾经的呆滞、痴傻?
分明只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淡然,以及仿佛蕴含寰宇真理的眼眸!
这位痴傻二十年的青年,在他的加冠礼上,在嬴渠梁临终之际上,重拾父辈聪慧!
只见他双膝触地,恭敬长拜,朗声道:“在下不才,愿承父亲遗志,以‘朝阳’为字,重拾下山河!”
“下一日未安宁,国仇家恨一日未报,余家后辈一日不可改字!”
“望,秦公恩允!”
……
(狠狠的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