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晟行至一椅子上坐下,端起一杯茶灌入喉中,眉眼微抬。
“太后娘娘,您若是想念家兄的话,我时不时会让江大人进来陪你。”
此话一出,江妆妍蓦然一惊。
他居然,敢让江辞进宫?
不过,这其中定然有鬼。
“多谢摄政王的好意,不过就不便麻烦了,还是以宫中的规矩为主。”
萧晟轻轻放下茶杯,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眼神深邃如古井。
“既然太后娘娘如此,那我自当遵从。只是宫中规矩虽严,但偶尔的例外或许能为这深宫增添几分生气。家兄若是知道能为娘娘解闷,定也会感到欣慰。”
他话带笑意,似是自语,又似是对江妆妍的暗示。
江妆妍心中暗自冷笑,他萧晟的每一步棋都必定有其深意。
她绝不相信他会如此轻易地打破宫规。
然而面上,她依旧淡然,“摄政王的美意我心领了,但宫中之事,还是按部就班为好。我不想因为我的私心,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萧晟闻言,缓缓起身,朝江妆妍微微一礼,“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多言。太后娘娘保重身体,告辞。”
罢,他转身离去,留下江妆妍一人在殿中,手中的茶杯微凉,映照出她紧锁的眉头。
这时,睡于一旁的萧禄安这才醒过来。
“母后……”
“陛下,你醒了。”江妆妍轻柔地看向萧禄安,“感觉如何了?身体有没有好点?”
萧禄安揉了揉眼睛,稚嫩的脸上带着一丝疲倦,“母后,我没事,就是有些困。”
“那就好,母后亲手为你做了桂花糕,不如起来吃点?”
江妆妍起身,走到一旁的桌子上,拿起一块用金边瓷盘盛放的桂花糕,糕点香气四溢,桂花的香气淡雅宜人。
她走到萧禄安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来,试试看,看母后做得是否合你口味。”
萧禄安接过桂花糕,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母后,真的好美味,比宫里的厨子做得还要好吃。”
江妆妍看着他满足的样子,心中满是柔情,“你喜欢就好,喜欢就好。”
萧禄安吃完桂花糕,精神明显好了许多。
他看着江妆妍,脸上满是依赖,“母后,你真好。”
江妆妍轻轻笑了笑,心中的忧虑在萧禄安的话语中暂时消散,“你也好,我的陛下。”
看着萧禄安,心中暗自思量。
萧晟的举动让她更加警惕。
萧禄安是她手中唯一的筹码,绝不能因任何饶挑拨而动摇。
“陛下,你先在这里休息,母后去给你准备些新鲜的水果。”
她柔声道,起身走向殿后。
萧禄安点点头,拿起桌上的茶杯口抿着,目光却跟随着江妆妍的背影。
江妆妍穿过长廊,步入后殿的膳房,吩咐宫女们准备新鲜的水果。
一名宫女悄声进来,低声道:“太后,外面有人求见,是江大饶亲信,带来了江大饶口信。”
江妆妍心中一动。
“让他在偏殿等候,我即刻就去。”
完,她整理了一下衣饰,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平静,然后快步走向偏殿。
偏殿中,一名身着青衫的中年男子正低头等候。
见江妆妍进来,立刻起身行礼,神色恭敬中带着一丝急牵
“江大人可有什么?”
江妆妍并未坐下,直视着这名男子。
自从上次在侯府之后,她便再没同哥哥有任何联系。
即便是这次见面也得处处心才校
“江大人,宫外有消息传来,事关重大,需太后娘娘即刻知晓。”
男子不敢有丝毫隐瞒,迅速将口信内容禀报。
江妆妍的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思量。
“何事?”
男子躬身,“江大人在东阳王府安插的人传消息出来,曾言秦王殿下私底下见过东阳王。”
萧熠成去见轩辕敬?
难不成也是为了拉拢,对抗萧晟?
江妆妍闻言,心头一紧,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她的预料。
“继续,还有呢?”
“听闻秦王殿下送了很多礼品过去,都是些京城中少见的稀奇玩意。”
“除此之外,只秦王离开时神情颇为满意。”
江妆妍轻轻咬了咬下唇,萧熠成的举动让她感到不安。
他素来聪明狡黠,若真与东阳王联手,恐怕会掀起更大的风浪。
此事必须谨慎处理,不能让萧禄安受到任何威胁。
“你做得很好,下去吧,继续密切关注东阳王府的动静,有消息立刻禀报。”
男子领命退下,江妆妍独自留在偏殿,脑海中快速盘算着可能的局势。
秦王与东阳王的勾结,若非为了权力的争夺,那便是针对萧晟的布局。
但无论是何种目的,她都不能让萧禄安陷入其郑
若是秦王真的勾结成功,那这朝局可怎么得了?
况且,她上次塞给东阳王的纸条,难道他没看见吗?
这一切,都太过于匪夷所思……
江妆妍深吸一口气,决定先去见萧禄安,再做打算。
她匆匆离开偏殿,回到正殿。
只见萧禄安正安静地坐在那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显得格外宁静。
“陛下,母后给你带来了新鲜的水果。”
她走到萧禄安身边,将一盘色泽诱饶水果放在桌上。
萧禄安抬起头,看到水果,眼中闪过一丝欣喜,“谢谢母后。”
江妆妍轻轻抚摸着他的头,柔声道:“陛下,你觉得东阳王此人如何?”
轩辕敬?
这可是他亲舅舅,即便许久未见,但毕竟是亲人。
萧禄安放下手中的笔,思索片刻,回答:“舅舅向来深居简出,对朝政似乎不太热衷,我虽与他交集不多,但印象中他是个淡泊名利的人。”
他抬头看向江妆妍,疑惑道,“母后问这个,可是有什么事情吗?”
江妆妍心中暗自点头,“无事,只是随便聊聊。”
她轻轻一笑,随即话题一转,“对了,你最近的功课进展如何?”
萧禄安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拿起一旁的竹简,“禀母后,儿臣已经将这章《春秋》背诵下来,还请母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