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书房里,光线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付溟渊端坐于梨花木椅上,手指轻叩着桌面,将布置阵法的基本门径向付娓娓道来。从聚灵阵、防御阵到迷踪阵的类别划分,到不同阵法所需的灵材等级、灵力消耗与布设时长,他都讲得条理分明,末了还特意提及:“阵法之道,一分材料一分效果,耗时愈久,符文愈精,稳固性便愈强。”
付垂眸静听,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砚台边缘。待付溟渊话音落下,他沉默片刻,起身走到墙边悬挂的空白宣纸前,取过狼毫笔蘸了墨,在纸上细细推演。先是将阵法按复杂度分为甲乙丙丁四等,又根据付溟渊所的灵材耗费,在每等下方标注出基础材料成本与人工时价。
“父亲,”他忽然开口,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墨痕,“丙等以下阵法,如基础聚灵阵、简易警戒阵,可明码标价,材料成本加两成手工费。”着,他在宣纸上写下“丙等阵:灵玉三钱,手工费六分,一日可取”的字样。
接着,他笔尖微顿,看向付溟渊:“甲等大阵需量身定制,耗时不定,当预收三成定金,按符文数量与布设难度追加费用。另外,需立一条规矩——凡请阵者,需提供布阵场地的灵力环境简图,以免因场地相冲导致阵法失效。”
付溟渊端起茶盏,看着纸上纵横交错的字迹与数字,眼底露出一丝赞许:“如此定价,既保了成本,又留了余地。规则也周全,便依你所言。”付闻言,将写好的纸心吹干,折好递给付溟渊,窗外的日影恰好移过砚台上的“静心”二字。
夜色如墨,付溟渊端坐于书房,指尖叩击着紫檀木案,眸光沉静如深潭。他一声令下,付家秘地中的阵法师们便开始调试阵盘,将多年封存的阵旗、阵盘名录一一誊抄,从一品聚灵阵到三品困杀阵,皆标注了所需灵石与布阵时日。庶务殿的执事们则连夜拟定告示,措辞既要彰显付家阵法师的底蕴,又需留出几分余地,只待明便遣人在各坊市酒楼悄然散布。暗卫们化作黑影穿梭于城中,将消息递往各大家族的眼线处,同时严密监视各方反应,确保无人敢趁机窥探付家阵法玄机。一夜之间,原本低调的付家仿佛一张缓缓展开的大网,无声无息地将“阵法师可对外布防”的消息撒向了整个修真界。寒鸦掠过朱漆飞檐时,已有修士在酒楼角落窃窃私语,讨论着这百年未曾有过的异动——付家此举,究竟是为吸纳灵石,还是暗藏更深的图谋。
残阳如血,染红了西陲山脉的轮廓。当付家阵法堂扩招的消息如惊雷般滚过各大家族的府邸,素来沉寂的议事厅里骤然爆发出压抑不住的骚动。
\"三十七个阵法师!付老鬼竟藏着这么一支队伍!\"黑风堡主猛地拍碎了梨花木案,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身后的供奉长老颤巍巍展开舆图,枯瘦的手指划过标记着铁矿脉的红点:\"若能请动三位阵师布下聚灵阵,不出三月,我堡的玄铁产量便能翻番!\"
城南的慕容府邸飘出袅袅茶香,本该抚琴的大姐却攥着密信立在窗前,鬓边金步摇随着急促的呼吸轻颤。\"父亲,\"她转身望向书房,声音带着压抑的兴奋,\"护城河的九曲连环阵若能请付家高人完善,来年春猎定能让柳家那群蠢货有来无回!\"
最热闹的当属城东的万宝楼,掌柜老赵正踮脚指挥伙计更换灯笼,朱漆大门上\"客满\"的木牌被悄悄撤下。\"把后院那三间上房收拾出来,\"他眉飞色舞地拍着账房先生的肩,\"告诉南来北往的商队,只要在咱们楼里消费满千两,就能排队预约付家阵师的勘验服务!\"
暮色四合时,付家所在的青石巷已被各式华贵马车堵得水泄不通。管家福伯站在门廊下,看着那些平日里眼高于顶的家族使者此刻满脸堆笑地递上拜帖,手中的檀木托盘很快就堆成了山。巷尾的老槐树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着这座百年望族即将迎来的风云变幻。
紫徳界东北部的山川间,七成势力的山门内外,至今仍运转着昔年付家布设的阵法。那些镌刻在崖壁上的古老符文,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历经百年风雨依旧流转着莹润灵光。无论是聚灵、防御还是迷踪阵,付家阵法皆以稳、奇、精着称,曾助诸多势力抵御过妖兽潮与外敌入侵。
如今,即便过去了数代人,各势力提及阵法事,仍会下意识望向付家所在的方向。哪家护山大阵需修补,或是新建坊市要设禁制,必会派专人携厚礼奔赴付家请阵法师。老辈人常对着山门处那道横跨千丈的防御阵光幕感叹:\"这阵眼的星纹排布,除了付家人,谁也摸不透内里的玄奥。\"
久而久之,\"付家阵法\"成了东北部的金字招牌。年轻的阵法师若能得付家指点一二,便能在各势力间身价倍增。而那些从付家学成归来的弟子,无论走到何处,都会被恭敬地称为\"先生\"——这份尊崇,正是用百年时光与无数阵法实绩浇灌出的信赖之花。
付家大堂内人头攒动,各方势力的代表络绎不绝。有身着锦袍的家族长老,有腰佩令牌的宗门执事,皆面色恭敬地等候在厅郑自从付家传出能布置高阶防御阵术后,短短三日便引来了近二十家势力求购。
付家长老付仲端坐主位,身旁子弟依次记录,每接待一位客人便高声宣读规则:\"布阵需预付三成定金,材料自备,若需付家代购需加收两成费用...\"话音未落,一名黑衣修士便从储物袋中取出一袋上品灵石,重重放在桌上:\"我黑风谷先订三座聚灵阵,这是定金!\"紧接着,其余人纷纷效仿,玉孩兽皮袋在长案上堆成山,晶石碰撞声清脆悦耳。
不到半日,案头已堆满各色定金,付家子弟们有条不紊地登记造册,空气中弥漫着灵石特有的清冽灵气,原本略显冷清的付家大宅,此刻已是门庭若剩
还有不少势力在交完定金后,便回去凑布置阵法的材料。
庶务殿内一时间人声鼎沸,案牍堆积如山。付家的管事们往来穿梭,袖袍带起阵阵疾风,手中竹简上密密麻麻记满各方势力的需求:东边仙门求护山大阵的加固图谱,西陲商会急要聚灵阵的布设材料,就连城中世家也派人送来拜帖,想请阵法大师为祖宅堪舆布局。
几个须发皆白的老阵师被围在中央,眉头微蹙着翻看阵盘图纸,指尖灵光闪烁不定。年轻弟子们则抱着一摞摞玉简跑而过,有的去库房调取阵旗法器,有的捧着符纸朱砂赶往偏殿绘制阵眼。角落里新劈好的桃木剑堆成山,朱砂研磨声与金石碰撞声此起彼伏,案头铜炉里的凝神香燃得正旺,袅袅青烟却压不住殿内的喧嚣。
穿青布短打的仆役端着铜盆穿梭其间,刚换的清水转眼便染上墨痕。负责统筹的付家长老站在高台上,手中令牌每一次落下,都有三位阵法师带着法器行囊匆匆离去。窗外日头西斜,殿内烛火却次第亮起,将满室人影投在斑驳的梁柱上,恍若一幅流动的百工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