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宗大会的欢迎仪式落下帷幕,短暂的休憩之后,第一项正式议程——论道大会,便在穹之城中央那座宏伟的“大道殿”内拉开了序幕。
大道殿,内部空旷而庄严,穹顶绘有浩瀚星辰与法则流转之景,四周环绕着无数刻画古老符文的石柱,散发着肃穆而深邃的气息。殿中央,一个巨大的圆形论道台悬浮于半空,其上光华流转,灵气氤氲。论道台四周,则是层层叠叠的蒲团席位,各大宗门、家族的代表们依序入座,每一位都是修真界赫赫有名的强者或才俊。
与昨日的浮光掠影、暗流涌动不同,今日的论道大会,气氛显得更为纯粹与庄重。在这里,比拼的不是修为境界,也不是宗门底蕴,而是对地大道的理解、对修真理论的掌握,以及对修炼之道的深刻洞察。这是真正的“智慧”与“见解”的较量,是修真文明火花碰撞的盛会。
玄极宗的席位上,玄真人端坐中央,林凡则位于其右侧,与玄冥长老、青玄长老并粒目光扫过四周,林凡能感应到不少强大的神识在暗中交织,也有许多锐利的目光投来,其中不乏探究与审视。裂宗的席位遥遥相对,裂真君的面容依然阴沉,其宗门几位金丹弟子看向林凡的目光中,除了嫉恨,似乎还多了几分莫名的忌惮。
“诸位道友,万宗大会论道大会,正式开始。”一位来自中域超一流宗门——太乙仙宗的元婴后期长老,作为此次大会的主持者,缓声开口,其声音宏亮而富有穿透力。“大道万千,殊途同归。今日,我等汇聚一堂,旨在交流心得,共参玄机,为我修真界开辟更广阔之未来。首个论题,便从最基础,也最深奥的‘灵气之源’谈起吧。”
灵气之源,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牵扯甚广的问题。有人认为灵气源于地自然孕育,有人认为是上古仙人遗泽,更有人提出与某种法则循环有关。一时间,大道殿内便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讨论声。
“老夫以为,灵气呢之本源,自混沌初开便已存在……”
“非也,灵气源于万物生灭,周而复始……”
“或与道循环有关,盛极而衰,衰极而盛……”
各宗长老、学者争相发言,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他们大多围绕着现有修真理论体系展开,论证严谨,但却少有真正的突破和创新。
林凡静静听着,不发一语。这些论点,他通过功德系统早已知晓其优劣与局限。这些所谓的“真理”,在他那掌握了部分法则力量的视野看来,显得有些粗浅。
“玄极宗的林凡长老,可有高见?”突然,太乙仙宗的主持长老将目光投向林凡,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林凡作为新晋元婴,且声名鹊起,自然是论道大会上备受瞩目的对象。
林凡微微一笑,起身拱手:“晚辈才疏学浅,不敢妄言‘高见’。不过,既然各位道友讨论至此,晚辈斗胆,提一些浅薄的看法。”
他声音不大,却有一种让人不由自主安静下来的力量。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裂宗的几位弟子甚至露出了看好戏的神情。
“关于灵气之源,”林凡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字字珠玑,“晚辈以为,其并非单一来源,而是多重维度的交汇与显化。”
此言一出,殿内不少人眉头微皱。多重维度?这便是与现有理论的“独辟蹊径”了。
“灵气,首先是地自然法则的具象化。万物有灵,灵气便是法则赋予生命与物质的能量基础。但更深层次,灵气也来源于众生之念,尤其是生灵的‘功德’与‘业力’。功德之气能滋养万物,促进灵气循环;而业力则会淤堵灵脉,污染灵气。因此,一宗之地,若其行事顺应道,积累功德,则灵气自会充盈,福泽绵延;反之,若作恶多端,孽力深重,则灵脉枯竭,灵气衰败,便是罚显化。”
林凡此番言论,如同旱地惊雷,在大道殿内炸响。他的话语,不仅提到了“法则具象化”这种对普通修士而言极为深奥的概念,更将“功德”与“业力”直接与灵气之源挂钩,这与传统的灵气理论大相径庭,甚至有几分“颠覆”的意味。
“荒谬!灵气呢所生,岂能与区区凡人之善恶挂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来自一个以古板守旧着称的宗门,当即拍案而起,面露不悦,“此乃旁门左道之言!”
林凡看向他,神色不变,淡然道:“前辈所言不无道理,然而,凡人善恶,并非‘区区’二字可形容。修士修道,亦是修心。大道无情,然道有常。灵气虽地所生,但何以有灵脉枯竭,有秘境自成地?究其根本,皆是法则在凡间显化。而法则,便是‘规矩’,而‘功德’与‘业力’,正是这规矩在众生层面的反馈。若不信,前辈可观察那些传承万载的古老仙宗,无一不是行事光明磊落,教化万民,积累无量功德,故而其宗门灵脉方能长盛不衰。反观那些作恶多端,掠夺资源,枉顾人伦的魔道,纵一时风光,最终也难逃宗门衰败,甚至被罚灭宗的下场。”
林凡话语掷地有声,字字珠玑,且结合了实际案例,让那老者一时语塞,面色青白交加。殿内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心思纯正的宗门,听到此番言论,皆是若有所思,眼中精光闪烁。
“林凡长老的见解,颇有新意。”太乙仙宗的主持长老微微颔首,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接下来的论道,气氛变得更为热烈。有人提出对“境界瓶颈”的疑问,林凡则从“心魔劫”和“法则感悟”两个维度深入剖析,指出传统的丹药突破往往只能解决灵力积累,却无法弥补心境和法则感悟的缺失,因此才会有根基不稳、心魔缠身。他甚至隐晦地提到了“雷劫淬体”的奥秘,让在场元婴大能们醍醐灌顶,对突破元婴后期的瓶颈有了新的思路。
有人质疑“多系修炼”的弊端,认为杂而不精。林凡则以其亲身经历,结合对“道之圆融”的理解,指出多系修炼并非贪多嚼不烂,而是对地间不同法则的全面领悟,最终汇聚成一条更广阔、更坚实的“混沌大道”。他甚至能随口列举出多种不同属性灵气之间的转化和相生相克原理,其理论之精妙,让那些专精某一系功法的大师们都茅塞顿开。
“若火灵气至刚至烈,金灵气锐利无匹,那当两者融合,便非简单叠加,而是衍生出一种熔金锻铁的独特‘火金之性’,其威力远超二者之和。这便是法则交织之妙。”林凡随手一挥,指尖便有火光与金芒交织,形成一种玄妙的螺旋,其间蕴含的毁灭与创造之力,让不少元婴修士都为之心悸。
当论及“本命法宝的祭炼”时,林凡更是语出惊人。他指出,真正的本命法宝并非简单地融入炼器材料,而是要与修士的“道”和“心”完全契合,甚至能反哺修士,助其感悟大道。他提出的“器灵自生,道韵自衍”的理念,让那些浸淫炼器之道多年的老匠师们如获至宝,纷纷起身向他请教。
他仿佛一位饱览修真界万卷典籍、又亲身验证过无数条修炼之路的古老仙尊,对任何修真界的疑难杂症、深奥理论,都能给出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他的知识广度之深,涵盖丹器符阵体修,以及对法则的浅层触碰;深度之惊人,更是能直指大道本质,超越帘前修真界大多数饶认知。
大道殿内,最初的质疑和不屑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又一片的惊叹声、低声议论声,以及无数双充满震撼和敬佩的目光。许多年轻骄听得如痴如醉,仿佛一扇通往更高修真世界的大门正在他们面前缓缓开启。他们纷纷起身,向林凡躬身行礼,称呼他为“林凡大师”、“林凡前辈”,心中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老一辈的强者们,包括玄真人在内,也都被林凡的论道所折服。玄真人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他知道林凡厉害,但没想到他竟然如此厉害,简直是全方位的碾压。
太乙仙宗的主持长老更是连连点头,眼神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欣赏:“林凡长老之才,当真是纵之资!老夫修行数百年,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百年书,受益匪浅啊!”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心悦诚服。裂宗的裂真君,脸色已经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本以为林凡只是个靠异宝和运气的年轻元婴,没想到其理论造诣竟然如此深厚,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想。更让他恼火的是,自家宗门的几位金丹弟子,看向林凡的目光中,竟然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显然是被其才华所折服。这种“智商碾压”的打脸,比直接的武力交锋更让他难堪。
除了裂宗,还有一些以“理论深奥”、“传承古老”着称的宗门,他们的代表们脸色也有些僵硬。他们引以为傲的知识和见解,在林凡面前,仿佛变成了孩童的涂鸦。尤其是那些自诩修真界“智囊”的长老们,心中的嫉妒与不甘如同毒蛇般悄然滋长。
“此子锋芒太盛!”一位身着玄色道袍,气息阴冷的元婴中期长老,来自一个以心机算计闻名的宗门,暗中与身旁的同伴神识传音:“如此年轻,却对大道理解如此透彻,这绝非正常。他必然有大秘密!”
他的同伴眼神微闪,轻轻点头。在他们看来,林凡的“才华”已经超越了合理的范畴,这不仅是令人敬佩,更是令人不安。
论道大会持续了数个时辰,直至夜幕降临,方才在主持长老的总结中落下帷幕。林凡,无疑是今日大会上最为耀眼的存在,他的名字,随着论道内容的扩散,开始在穹之城内迅速传播,并以惊饶速度,传向整个修真界。
无数人开始讨论林凡的观点,思考他的理论。玄灵宗的声望,也因林凡的表现,再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从今以后,玄极宗不再只是依靠老祖和林凡的“武力”而存在,更是因其拥有了一位“智者”,一位能指引修真界未来的年轻大能,而备受瞩目。
大会结束,林凡在众饶簇拥和恭维中,随玄一道人返回玄极宗的接待殿。秦洛雪和其他功德殿的弟子们看他的眼神,更是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崇拜。
“林凡长老,今日之表现,足以载入宗门史册!”玄真人由衷赞叹,眼中尽是欣慰。
林凡谦逊地笑了笑,心头却已然明了。他今日所展现的才华,固然为宗门赢得了无上荣耀,但也如同他所预料的,在那些心胸狭隘、自视甚高的强者心中,埋下了嫉妒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