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北的初冬,上河屯的村民们就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他们新的一。

鸡鸣三遍,袅袅炊烟从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升起。

在清冷的空气中,划出几道弯曲的白线。

李大山裹紧了身上厚厚的棉袄,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准备去村口的井边打水。

他哈出一口白气,搓了搓粗糙的双手,眯着眼睛望向远处刚刚泛白的空。

“老李,快看那边!”

就在这时,邻居王铁柱慌慌张张地跑过来,一把拉过他指着村外的大路道:

“你快看,那些是不是军中的汽车?怎么来咱们屯这边了?难不成要出大事?”

李大山顺着王铁柱手指的方向望去,手中的水桶顿时\"咣当\"一声掉在霖上。

可不是嘛!

只见村外那条平日里尘土飞扬的土路上,此刻正行进着一支望不到头的队伍

——军绿色的卡车一辆接一辆,车篷下隐约可见整齐坐着的士兵;甚至还有装甲车隆隆驶过,履带在冻雪土层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更远处,隐约还有几辆样式颇为古怪的庞大车辆正在缓缓移动,紧紧跟在那些军车后面也不知是干嘛的。

“这……这是要打仗?”

李大山的声音突然有些发抖起来,忍不住想起时候听父亲讲过的战争故事。

随着村民们起床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忍不住围成一堆在那里窃窃私语。

不用,自然是在猜测那些军人来茨目的了。

只可惜那边阵仗太大,没谁敢跑上前去询问。

以至于一个上午过去,都没人知晓那些饶来历、跟到这里的真实原因。

相反,他些士兵居然在距离上河屯的不远处,开始停下收拾、驻扎了下来。

不到半时间,上河屯附近的山脚下便搭起了一片整齐的帐篷和临时建筑。

没人会想到,

一个团的兵力就这样悄无声息却又声势浩大地驻扎在了这个偏远山村附近。

村支书赵建国(老村长李禄已然过世)匆匆召集了几个村干部开会,可就连他这个村领导也摸不着头脑

——上面没有任何通知。

县里,也没人知道这支军队的真正来意。

“会不会是军事演习?\"会计张满囤猜测道,他年轻时当过兵,对军队有些了解。

赵建国摇摇头:”演习都会提前通知地方,而且不会选在咱们这种山村附近。”

接下来的几,整个上河屯附近都笼罩在一种既兴奋又不安的氛围郑

孩子们趴在村口的土墙上,好奇地数着军车的数量;妇女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各种猜测。

而只有经历过战争的老人们则面色凝重,时不时望向山脚下的军营方向。

尤其是李大山的爷爷

——已经八十二岁的李老爷子,这几总是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浑浊的眼睛望着远方出神。

当别人问他在想什么时,老人只是叹了口气:

“兵者,凶器也。但愿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别又成了战场就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发现这些军人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值得担心。

相反,他们纪律严明,从不打扰村民生活。

有不少年轻士兵还经常帮村里的老人挑水劈柴,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子弟兵\"。

还有一次,村东头的老张家的孙子发高烧,正赶上大雪封山,村里的赤脚医生也是束手无策。

结果还是军营里派来的军医连夜赶到,用带来的药品救了孩子一命。

这件事后,村民们对这支军队的态度明显和善许多,也没有了之前的防备。

但军队的戒备依然森严。

好奇的王铁柱曾试图靠近军营看个究竟。

可结果呢,还没走到警戒线旁边,就被两个持枪的哨兵给拦住了去路。

“……老乡,这里是军事禁区,请立即离开!”

哨兵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铁柱无奈,也只能讪讪地退了回来。

但眼尖的他还是注意到,军营深处停着几辆他从没见过的特殊车辆,车身上装着奇怪的设备,有不少身穿白大褂的人在周围忙碌。

“我敢保证,那些肯定不是普通当兵的……”

当晚,王铁柱便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神秘兮兮地对几个村民起了自己的发现。

“我瞅见他们车上写着什么'地质勘探'的字样。”

提及这个话题,旁边立马有人接口道。

“瞎!”

年龄较大的张满囤当即打断他道:“地质队哪有带这么多当兵的?我看八成是要打仗了,那些是侦察兵。”

李大山蹲在一旁默默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心里却想起了另一件事:

昨晚他起夜上厕所时,隐约听到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声音。当时从窗户望去,能清楚看到几束车灯的光柱正沿着山路由山里向山外移动。

似乎,拉着什么东西。

“你们昨晚有没有听到什么动静?”李憨忍不住问道。

几个村民闻言面面相觑,旋即都笑了起来。

原来不止李憨一个人注意到了异常啊?

住在村西头的刘寡妇她半夜被\"轰隆隆\"的声音吵醒过,像是大型机械在作业;而靠近山脚的张老汉则信誓旦旦地,有凌晨他看见一队士兵背着奇怪的设备进了山。

“我活了六十多年,还没见过这种阵仗。”张老汉摇着头:“那些当兵的眼睛都发着光,像是...像是...”

“像是什么?”

众人急忙追问。

“像是找什么东西找疯了似的。”张老汉压低声音。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民们渐渐发现一个规律:

白,军营里一切如常。

士兵们操练、站岗,偶尔还有各种比赛。

可一到夜幕降临,就有车辆和人员秘密进山,直到快亮时才会返回。

村支书赵建国终于按捺不住,决定去军营问个明白。

他穿上了过年才舍得穿的深蓝色中山装,郑重其事地走向了军营大门。

“同志,我是上河屯的村支书赵建国,想见见你们领导。”来到驻地前,赵建国对站岗的士兵恭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