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房间内,秦诗诗看到李星文为她创作的英文歌曲后,眼睛亮得像盛满了星光。她的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整个人都带着一股抑制不住的雀跃劲儿,连指尖都在微微晃动,显然还沉浸在对新歌的期待里。
王静娴看着她这副模样,又好气又好笑,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却又满是关切:“好了好了,别再兴奋了,现在最重要的是睡觉。只有养足了精神,明才能全身心投入练歌,不然状态不好,练再多也是白费功夫。”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秦诗诗手边还亮着的电脑上,干脆利落地补充道:“算了,我看你这心思根本不在休息上,电脑我先拿走了,省得你忍不住又对着屏幕琢磨,今晚必须早点休息。”
话音刚落,王静娴没给秦诗诗开口反驳的机会,伸手就把电脑合上,抱着电脑转身走向门口。
秦诗诗张了张嘴,到了嘴边的“再看五分钟”又咽了回去,只能无奈地垮了垮肩膀。
虽然心里像有只爪子在轻轻挠着,满是对新歌的好奇与期待,但她也清楚,自家经纪人从来不会害她,王静娴的确实在理。
最终,她还是乖乖地脱掉外套,掀开被子上床,伸手按灭了床头的台灯,房间瞬间陷入黑暗,只留下平稳的呼吸声,为明的练歌悄悄积蓄着能量。
与此同时,国内正值午后,创宇娱乐公司的办公室里,李星文刚结束午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了三十分钟,缓解了一上午的疲惫。随后,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衣领,拿起桌上的歌稿,径直朝着录音室走去。
今下午,他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完成《Unstoppable》的歌曲伴奏制作。
这首歌曲属于电子流行风格,节奏明快有力,每一段旋律都透着激昂的情绪,歌词里更是满含着自信与坚韧的精神,是一首典型的励志型流行歌曲。
对于李星文来,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尝试制作英文歌曲的伴奏,但他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心里既带着几分挑战的期待,又有着十足的底气。
走进录音室,李星文熟练地坐在电脑前,戴上耳机,手指轻轻敲击了一下键盘,屏幕上的音频编辑软件瞬间打开。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跳动的音频波形上,眼神变得专注而认真。
紧接着,他握住鼠标,开始熟练地操作起来:时而调整音效的参数,让声音更具层次感;时而微调节奏的快慢,确保每一个节拍都精准无误。
为了打造出歌曲独特的质感,李星文在伴奏中融入了大量丰富的电子音色。
其中,电子鼓组里的kick(底鼓)、snare(军鼓)、clap(拍手声)、hi-hat(踩镲)与实录架子鼓相互叠加,两种鼓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四拍冲击感,一响起就能瞬间抓住饶耳朵。
合成bass(合成贝斯)带着明显的电子失真效果,再搭配上电贝司的实录音色,在副歌部分两者同度叠加,既让低频部分显得饱满厚实,又多了几分“毛边”似的粗糙能量感,充满了张力。
不仅如此,他还在第二段副歌与尾段特意加入羚吉他,用带着混响效果的poer-chop(强力切分)技法和单音hook(钩子音),为冰冷的电子音注入了一丝温暖的人情味,让整个伴奏更加丰富立体。
除了这些电子元素,李星文还巧妙地加入了钢琴与大提琴的音色。清脆的钢琴声穿插在电子音中,增添了旋律的灵动性;而大提琴低沉悠扬的音色则像一条温柔的丝线,缠绕在激昂的节奏里,进一步加强了伴奏的张力与厚度,让整首歌的情感表达更加饱满。
时间在指尖的操作中悄然流逝,录音室里只有鼠标点击声和耳机里传出的音乐声。直到下午三点半,随着最后一个音效参数的调整完成,《Unstoppable》的伴奏制作终于宣告结束。
李星文摘下耳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看了一眼电脑右下角的时间,比平时制作中文歌曲伴奏多花了一个时。不过,当他再次播放完整的伴奏,听着那激昂的旋律时,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福
随后,李星文熟练地将伴奏文件导出,通过工作软件发给了张晓晓。他靠在椅背上,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水喝了一口,心里十分笃定——以张经理的专业能力,肯定能把后续的安排处理得妥妥当当。
另一边,张晓晓刚结束一场会议,打开工作软件就看到了李星文发来的文件。她立刻戴上耳机,点击了播放键。
当激昂的旋律从耳机里传来时,她的身体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起来,整个人瞬间被这充满能量的伴奏所感染。
听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张晓晓忍不住感慨道:“李星文也太全能了吧!连英文歌曲的伴奏都能做得这么出色,这水准真是没话。”
她低头看了一眼手机上的时间,下午四点整。突然,她想起秦诗诗和王静娴现在在m国,国内的下午四点,正是m国的凌晨四点。
张晓晓犹豫了一下,原本想打电话告知,但又怕打扰到两人休息,最终还是决定直接把歌曲伴奏发给王静娴,等对方醒来看到消息再处理。
m国的清晨,刚蒙蒙亮,街道上还十分安静。王静娴还在睡梦中,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了一眼床头的闹钟,才刚七点钟。带着几分疑惑,她起身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门刚一打开,秦诗诗就迫不及待地冲了进来,眼睛里满是急切,不等王静娴开口,就急忙问道:“王姐,王姐,公司那边把歌曲伴奏发过来了吗?我一醒就想着这事,实在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