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物定要选得得体且有心意,方能表达莫家的尊重。两人在莫的库房里翻找着,虽然里面东西不多,但是莫在自己娘,胡玉嫣的团圆宴上,也得了不少好东西。莫拿一件精美的绸缎,又放下,大伯娘家本来就是绣庄,觉得不够特别;又瞧了瞧一套精致的瓷器,还是觉得差点意思。
“爷爷,您瞅瞅这对儿玉如意咋样?温润细腻,水头儿足得很,寓意也好,叶老爷指定会稀罕。”莫眉眼弯弯,心翼翼地拿起一对儿玉如意,轻轻递到莫南山跟前。
莫南山赶忙伸手接过,放在眼前,借着屋内明亮的光线,仔仔细细地端详起来。只见他微微眯起眼睛,从如意的头部一路看到尾部,又翻过来看了看底部的落款。随后,他缓缓点头,道:“嗯,这如意看着确实不错,质地通透得像那刚化开的冰碴子,雕工也精细,这花鸟鱼虫刻的都跟活的似的。再配上一些咱掖州府的特产,这礼就差不离儿了。”
莫笑着应道:“爷爷您得在理儿,这样搭配正合适。不多不少,太多太贵重了,看着就跟那暴发户似的,张扬得很;太少呢,又显得咱家子气,看不起人。”
莫南山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拍脑门儿,道:“啊!你姥爷家,咱也没送点像样的礼物,就这么干巴巴在你姥家住这么些,总归不太好。但要是拿团圆宴人家给你的礼物,再回给你姥家,这也不太地道哇!”
莫赶忙摆摆手,道:“没事儿的爷爷!姥爷姥姥和太爷爷,都知道咱家这情况。不着急,‘惠民楼’眼瞅着就快开业了,等下次咱家挣着钱,咱再给姥家买些好东西。”
安排好礼品的事儿,莫心里还惦记着‘惠民楼’明晌午要去取铁器忘了了,便又匆匆赶了过去。此时,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外头冷风呼呼地刮着,可‘惠民楼’里却依旧灯火通明,远远看去,透着一股温暖热闹的劲儿。
莫一走进工坊,就瞧见里头热火朝的景象。莫三寿正带着徒弟们忙得不可开交,木屑子在灯光下乱飞,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木头香。莫三寿眼尖,一眼就瞅见了莫,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迎了上去。
“姐,您来啦。您瞧瞧,大家伙儿干得那叫一个起劲儿。”莫三寿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堆到了一块儿,透着一股发自内心的自豪。
莫放眼望去,只见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她看着,这分工明确、配合越来越默契的模样,还真有点像现代工厂的流水线。而且,过晌她提出废物利用的建议后,工人们已经把边角料都规整出来了,码放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摆着些已经做好的型木雕工艺品、木盒,还有一些准备做成碗筷的料子。
“三寿爷爷,大家做得可真棒,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能把边角料都利用起来,能省下不少木头呢!”莫忍不住夸赞道,眼神里满是欣慰。
莫三寿嘿嘿一笑,挠了挠头,道:“还是姐您脑瓜儿灵光,点子多。大家一听您的,都觉得特别在理儿,这不,就麻溜儿地照做了。”
莫一拍脑袋,道:“我这摸黑儿再回‘惠民楼’,主要是因为忘了给大家,明个儿晌午,管事的带着十几个年轻力壮的伙儿,去把我在打铁铺定制的锅铲啥的都搬回来!”
莫又想到明去叶家可以露一手厨艺,便接着道:“准备管理‘惠民快餐’的那几个人,明早都到胡府等我,其他有想学厨艺的也能一起。其余的人就继续帮着做木工,晌午可一定想着,把我的锅铲、烤炉、捕啥的都别忘了抬回来!”
众人听了,纷纷应道:“知道啦,姐!”声音响亮,在工坊里回荡。
回到胡府,莫只觉得浑身的劲儿都被抽光了,一屁股瘫倒在椅子上。可她心里明白,还有一大堆事儿等着她去操持呢!她强打起精神,脑袋里又开始琢磨起‘惠民楼’开业的宣传计划。是在城门口张贴告示,还是请些书人在茶馆里宣传呢?这两个法子各有各的好处,莫越想越入神,连莫五盈轻手轻脚进来送茶都没察觉到。
“姐,喝点茶,歇一歇吧。”莫五盈轻声细语地道,声音就跟那春风似的,柔柔地吹进莫耳朵里。
莫这才回过神来,赶忙接过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对莫五盈道:“你,咱们要是请几个书人,在城里热闹的茶馆书,顺便宣传咱们‘惠民楼’,这主意咋样?”
莫五盈歪着头,眼睛滴溜溜地转了转,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姐,这主意听起来还真不错,茶馆里人来人往的,啥人都有,消息传得跟那风似的快。要是书人把‘惠民楼’得花乱坠,精彩有趣,那肯定能吸引不少人。”
莫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就跟点了两盏灯笼似的,道:“对呀,就这么办。明你就去找几个口才好、能会道的书人,把这事儿给办了。”
第二一早,还没亮透呢,外头还是黑黢黢的,莫好不容易偷个懒儿,想睡会儿懒觉。可莫五盈早早就麻溜儿地起了床,简单洗漱了一下,就匆匆出了门,去城里找书人了。
她在城里的几个大茶馆里来回穿梭,这儿问问,那儿打听打听,逢人就问哪个书人最受欢迎,口才最好。经过一番折腾,她还真找到了几个在城里颇有名气的书人。
莫五盈跟他们一个一个地交谈,先给每容上一两银子,然后绘声绘色地介绍了‘惠民楼’要开张。她又‘惠民快餐’的吃食好吃,‘惠民美颜’的美颜膏好用,又是描绘开业时那热热闹闹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