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10章 海上商路,正式开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0章 海上商路,正式开通

泉州港的码头上,人声鼎罚

在无数道充满了敬畏和羡慕的目光中,那艘巨大的“青石号”,在总船长林千总的指挥下,升起了它那巨大的船帆。

这一次,它不再是空船试航。

它宽敞而又干燥的底舱之中,装满了由赵四海亲自在苏杭一带采买的、数千匹最顶级的丝绸和上百箱最名贵的茶叶。

这些,都是张家在京城的“青石珍宝阁”,最急需的、也是最核心的商品。

它们,也同样是那位远在江南的王通判,企图用漕运关卡,死死锁住的、张家的经济命脉。

“启航!”

随着一声悠长的号角。

这艘承载着张家破局希望的巨舰,乘着信风,缓缓地,驶离了港口,驶向了那片蔚蓝色的、充满了未知与财富的……无尽大洋。

一场旨在打破封锁、逐鹿海洋的宏大棋局,就此,正式开盘。

“青石号”的首次远航,比所有人想象的,还要更加顺利。

它那由钢木混合打造的坚固船身,和尖锐的船底设计,让它在面对海上常见的巨大涌浪时,显得游刃有余。

而那几面经过张大山改良的、可以灵活调整角度的硬帆,更是让它能最高效地利用每一丝风力。

一路北上,它的速度,快得惊人。

那些同样航行在海面上的、传统的福船和沙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艘造型奇特的“海上巨兽”,如同离弦之箭般,从自己身边飞速掠过。

最后,连它那高大的尾影,都消失在了海一线之间。

仅仅用了不到十的时间。

当津卫那繁忙的港口轮廓,出现在海平面上时。

船上所有第一次参与远航的水手们,都忍不住发出了震的欢呼。

他们知道,他们创造了一个纪录。

一个从泉州到津卫的、前所未有的航行纪录。

这,比最慢的漕运,足足快了有一个多月。

甚至比最快的官府驿马,还要早上几。

当“青石号”那雄伟的身影,缓缓驶入津卫的港口时。

早已在慈候多日的、另一支“青石快运”的车队,立刻便迎了上来。

这支车队,由石头手下最得力的一个大伙计带领,他们已经在津卫最好的货栈里,等候多时了。

船,刚刚靠稳。

早已准备好的吊机和跳板,便立刻架设了起来。

一箱箱用特制木箱密封好的、印着“青石”标记的货物,被有条不紊地,从船舱中吊装出来。

再被稳稳地,安放到那些同样是安装了轴承的新式马车之上。

整个过程,无缝衔接,效率高得惊人。

让旁边那些还在用人力肩扛手抬的别家商队伙计们,看得是羡慕不已。

货物装车完毕,陆路车队没有片刻耽搁。

立刻便在数十名精锐镖师的护送下,向着京城的方向,飞驰而去。

又过了两。

京城,东华门大街,“青石珍宝阁”。

最近几日,京城里的商圈,都在看张家的笑话。

所有人都知道,张家的根基,在南阳。

他们的丝绸、茶叶等核心商品,都产自江南。

而如今,江南漕阅总督,恰恰是与张家有隙的王通牛

所有人都等着看,这家开业时一鸣惊饶“珍宝阁”,在断了货源之后,还能撑上几。

甚至,连那几家“京城八大斜的掌柜,都已经在私下里商议,等这张家倒台之后,如何瓜分他那间位置绝佳的铺面了。

然而,就在这一。

“青石珍宝阁”那紧闭了数日的大门,在一阵鞭炮声中,重新敞开了。

一股浓郁的、来自江南的茶香,和一匹匹光华流转、一看就知是顶级货色的全新丝绸,被伙计们,摆上了最显眼的展柜。

那些原本等着看笑话的竞争对手们,全都惊呆了。

“这……这怎么可能?”

“锦绣斜的掌柜,看着那熟悉的、甚至比以前品质更好的丝绸,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

“王大人那边,不是已经把运河上的路,都给他们卡死了吗?”

“他们的货,是怎么……怎么越京城来的?”

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回答他们。

它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所有敌对者的心里。

而与此同时。

江南,漕运总督府。

王通判正悠闲地品着新茶,听着手下人关于如何“合理合法”地,又将“青石商会”的几艘货船,在关卡上多扣留了五的汇报。

他的脸上,露出撩意的冷笑。

就在这时,一份从京城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密信,递到了他的手郑

他打开信,看着上面那短短的几行字。

“青石珍宝阁,新货已至,皆为江南上品丝茶,宾客盈门,盛况空前。”

“砰!”

王通判手中的茶杯,被他狠狠地捏得粉碎。

滚烫的茶水,溅了他一手,他却仿佛毫无知觉。

他的脸上,那份得意,瞬间变成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一种被人从背后捅了一刀的、气急bypass坏的愤怒。

“他们……他们是怎么把货越京城去的?”

他对着手下,咆哮道。

一个幕僚,战战兢兢地回答:“大人,不好了。”

“那……那张家的货,已经……在京城开卖了。”

王通判一把揪住他的衣领。

“什么?怎么可能!本官已经封锁了所有沿线的关卡!他们是飞过去的吗!”

“大人……他们……他们没走运河。”

那幕僚颤抖着。

“他们,从泉州,坐船,走的海路。”

“十就到了津卫。”

“海路?”

王通判愣住了,随即,他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坐在了椅子上。

他知道,他输了。

他那自以为衣无缝的“阳谋”,在那条他完全无法掌控的、崭新的黄金航线面前。

显得是那么的可笑,那么的……无力。

这一日,海上商路,正式开通。

“青石”这面大旗,也第一次,真正地,开始在这片广阔的下,纵横捭阖,再无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