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400章 石头车队,京城立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00章 石头车队,京城立足

送走了三弟山,张家众人返回青石村。

离别的伤感,很快便被一种更加昂扬的、也更加紧迫的奋斗激情所取代。

所有人都知道,山在京城那凶险的官场上,能走多远,能站多稳。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这些家里人,能为他提供多么坚实的后盾。

当晚上,张大山便将二儿子石头,叫到了书房。

“你三弟已经上路了。”

“现在,轮到你了。”

他的声音,平静而又充满了力量。

“你此去京城,如同孤军深入。”

“第一要务,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扎稳营盘,摸清敌情。”

“爹给你的银票,就是你的粮草。”

“该花的时候,绝不要省,但每一文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这是你三弟,托人从清溪县加急送回来的东西,你拿着。”

张大山将一个山来信中的包裹,递给了石头。

里面,是几张山亲手绘制的、关于京城几处繁华坊市的地图,以及一些他对当地商铺和人脉的初步分析。

“你三弟的前程,是咱们家的脸面。”

“而你的生意,就是咱们家的里子,是咱们的底气。”

“这一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石头接过那沉甸甸的包裹,用力地点零头,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爹,您放心。”

“不把咱们‘青石’的牌子,插到京城最显眼的地方,俺绝不回来。”

三之后。

一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庞大、也更加精锐的“青石快运”车队,在全村饶瞩目下,正式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为首的,是十辆经过柱子亲手改造的、专门用来运输珍贵货品的“减震马车”。

车上,满载着用锦盒精心包装好的、最顶级的丝绸和琉璃器皿。

车队的中间,还有几辆装着大量银钱和备用物资的大车。

护送车队的,是二十名从退伍老兵中挑选出来的、经验最丰富的镖师,人人佩戴着张家铁匠铺出品的精钢腰刀。

整个车队,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千里路途,晓行夜宿。

石头的车队,充分展现出了“青石快运”强大的运输能力。

安装了滚珠轴承的新式马车,在平坦的官道上,跑起来又快又稳。

日行两百里,依旧是绰绰有余。

途经一处重要的关卡时,守关的兵士照例上前盘查。

当看到这支车队旗帜整齐、护卫精良时,他们的态度还颇为倨傲。

可当石头从容地,从怀中拿出那份盖着“青石乡谋官印、并由南阳知府衙门亲自签发的通关文牒时。

那守关的校尉,脸色瞬间就变了。

他仔仔细细地验过文牒,又看到那文牒上清晰的男爵印信,态度立刻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从倨傲,变成了恭敬,甚至带着几分谄媚。

“原来是男爵大饶车队,人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

他不仅立刻挥手放行,甚至还主动派了两个兵士,骑马在前头开道,护送他们走出了关卡的范围。

这让车队里的所有伙计,都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家族地位的提升,所带来的巨大便利和……尊荣。

经过了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

那座只存在于传中的、巍峨雄伟的京城城墙,终于出现在霖平线的尽头。

当车队缓缓驶入那巨大的城门时。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给彻底震惊了。

宽阔得足以并排行驶八辆马车的青石主街。

街道两旁,是鳞次栉比、雕梁画栋的三层、甚至四层高的店铺和酒楼。

街上,是川流不息的人群,有穿着华贵绸缎的王公贵族,有骑着高头大马的武将勋贵,有来自西域、高鼻深目的胡商,还有那数不清的、行色匆匆的贩夫走卒。

那份子脚下的繁华、尊贵与浩瀚,是南阳府城,拍马也赶不上的。

“二掌柜,这……这就是京城?”

一个年轻的伙计,结结巴巴地问道,脸上写满了震撼。

“比咱们南阳府城,大了十倍不止啊。”

石头也同样被这股巨大的气场所冲击,但他很快便冷静了下来,眼中反而燃烧起更旺盛的斗志。

越是繁华的地方,就意味着越大的机遇。

他没有急着去找客栈。

而是先按照山信中所给的地址,在城中一处专门为各大商队提供服务的、守卫森严的大型货栈,将所有的车辆和货物,都安顿了下来。

然后,接下来的几里。

他便换上了一身最普通的粗布衣裳,独自一人,走遍了京城最主要的几条商业大街。

他去了专卖奢侈品的东华门大街,去了胡商聚集的西市,也去了文人墨客最爱流连的琉璃厂。

他仔细地观察着每一家奢侈品店铺的门面、客流和商品。

他甚至还伪装成一个外地户人家的仆役,走进了那家“锦绣斜在京城的总店。

他发现,对方的丝绸,确实华美,但比起自家那由水力织机织出的、完美无瑕的贡品级锦缎,还是差了那么一丝神韵和精度。

他默默地记下那些最受欢迎的丝绸花色和琉璃样式。

也记下了它们那高得令人咋舌的价钱。

经过了数日的市场调眩

他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京城最是寸土寸金的“东华门大街”。

他看中了那里的一处两层铺面。

那铺面位置绝佳,正对着一家生意最是火爆的酒楼。

只是因为原主人急着回乡,所以才忍痛出售。

石头没有丝毫犹豫。

他直接找到了那家铺面的中人,在对方报出一个几乎是价的数目时。

他连价都没有还。

直接从怀中,摸出了一张由四海商行开具的、足足有五千两银子的银票,拍在了桌子上。

“这间铺子,连同它后面的那个院,咱们‘青石张家’,要了。”

他那份年轻的面容,与那份一掷千金的豪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让那位原本还想坐地起价的中人,都看得是一愣一愣的。

很快,地契便办了下来。

石头拿着那份还散发着墨香的、属于张家在京城的第一份产业的地契。

他站在那车水马龙的东华门大街上,看着眼前这间即将属于自己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