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白甚至没有回自己家吃饭,而是留在了姜老师家里,和喜儿一起hiahiahiahia。
墩子和白风白瓜瓜等几个孩子都在这里,此时夜幕刚刚降临,色昏暗,但是依稀还能看到周围群山的轮廓。
在吃晚饭之前,孩子们聚在院子里放烟花,嘻嘻哈哈玩的飞起。
谭锦儿站在屋檐下,笑着看她们玩闹。
今是年,孩子们最大,所以谭锦儿才答应把家里储备的烟花拿出了一些。
biu~~~砰~~~
一朵烟花升上了夜空,在夜空中绽放,喜儿和白等孩子齐齐扬起脑袋,白这个傻瓜甚至还捂着自己的耳朵。
今她们祭拜灶王爷的时候吃了很多好东西,此刻一个个肚子鼓鼓的,根本不饿。
喜儿给白打去了视频电话,她听姐姐,此刻白那边应该是上午十一二点的时候,所以是不会吵到她们睡觉的。
“喜娃娃~”
视频那边,白红扑颇脸出现在了镜头中,朝喜儿热情地招呼一声。
“哎哟,你胖了~”
这是白的第二句话,她注意到了喜儿的脸蛋,竟然比她出门之前胖了一些,脸蛋明显更加圆润了,下巴也不再那么尖尖的。
“hiahia我也长高了。”喜儿喜滋滋地,她今量了身高,比三个月前的那一次长高了3厘米。
视频那头的白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暗戳戳地笑,“我们中榴榴最矮,你们在做啥子?”
“放烟花,你藏在家里的那些。”
“……”
白无语了,不过还好吧,她的烟花买来就是要放的。
“姑姑~~~~这是我姑姑吗?”
白听到了动静,赶紧跑了过来,要求和姑姑会儿悄悄话。
喜儿便把电话给了她,自己到院子中央亲自点燃烟花。
过了一阵子,白拿着电话来找她,是姑姑要和她两句话。
“喜娃娃,你姐姐喜欢红色,还是喜欢蓝色,还是喜欢白色,还是别的颜色?”白问道。
喜儿想了想:“她最喜欢蓝色。”
“好嘞,晓得了。”
“你要干嘛白?”
“嚯嚯嚯,先不告诉你。”
姜老师来喊大家吃晚饭,刚好院子里的烟花也都放完了,孩子们一哄而散,白瓜瓜白风等人往村里走,墩子也溜达回家。
“哇,真的好多好吃的吖~~”白爬上餐桌前的椅子,看着一桌丰盛的菜肴,忍不住感慨。
姜老师笑道:“你奶奶每也会做很多好吃的吧。”
白想也不想就:“我奶奶做的没有这个好吃,我最喜欢来这里吃。”
喜儿提醒她:“你不要在外面这样,你奶奶听到了会揍你的。”
“今是年,我们孩子最大,谁也不能打。”
“要打一样打。”
“&……¥#%#%¥#¥%”
这孩子还没吃饭呢,她妈妈的电话就打来了,问她怎么还不回家。
“我,我不回家,我就在喜儿姐姐这里吃晚饭。”
“为什么不回家吃饭?”
“妈妈,我已经在吃了,你看,好多好吃的。”
“家里也做了很多好吃的。”
“我吃完了就回去。”
“确定回家住吗?”
“我不回家也可以。”
“让你奶奶来和你话。”
“我等下就回去!妈妈你来接我。”
“喊你奶奶来接你。”
“我还是自己回去叭,我骑上车子飞快的。”
白快速吃了晚饭,不等她奶奶来接自己,就赶紧跨上车子要回家。
外面黑灯瞎火的,谭锦儿披上羽绒服送她,在半路上遇到了正在赶来的马兰花和白建平。两方人马顺利交接,白跟着爷爷奶奶走了,谭锦儿打道回府。
第二,腊月二十四,打扬尘,也就是大扫除。
吃了早饭,家家户户就忙起来了,喜儿的脸上戴了口罩,头上戴了帽子,就露出一双大眼睛,正跟着她姐姐屁股后面忙前忙后打扫卫生。
花板和墙壁上积落的灰尘都要清除干净,院子也要清扫。按照习俗,打扬尘的顺序是从“上”到“下”,先清扫屋顶,再清扫墙壁和窗棂,最后才是清洁地面。
昨他们就制作了清洁屋顶的工具,从墩子家要了一根竹竿,头上绑辆草。
喜儿兴匆匆地就去举竹竿,人志气不,扬言要自己来清扫屋顶,但是竹竿很长,她举起来清洁了没一会儿就气喘吁吁,随时要力竭了。
“喜儿你先到外面院子里去,我来打扫屋顶,弄完了屋顶我们再一起清扫窗户和墙壁。”
姜老师接过了竹竿,她戴上了夏的草帽,仔仔细细清洁吊顶。
好在这一气晴朗,阳光灿烂,是个打扬尘的好气。
“那你们要叫我哦。”
喜儿跑到院子里,太阳出来了,晒在身上暖洋洋的。她的目光看向了墩子家,刚好看到了墩子就站在自家院子里,朝她挥手呢。
墩子也戴了一顶草帽,手里拿着一把扫把,笑容灿烂。
喜儿爬上院子里的那块大石头上,双手并拢放在嘴边,大喊道:“墩子——你家有在打扫卫生吗?——”
“我家在打扫卫生——你呢?——”
“我家也是,我忙完了就去你家帮忙吖——”
“好——我忙完了也来你家帮忙——”
喜儿跑回了家里,在客厅看了会儿姜奶奶和她姐姐打扫房顶的灰尘,然后才跑回了她和白的卧室。虽然她不能打扫房顶的卫生,但是她可以先收拾好自己和白的卧室,收拾干净寥白回来一看,一定会很高心。
她用桶子提了一桶糯米水,这是姜老师准备的今擦拭窗棂和桌子的,糯米水既能有效去污,而且有很好的寓意,代表“全家团圆,日子黏糊”的意思,白家村家家户户都是用糯米水来打扫卫生。
她仔细擦拭好卧室的桌椅和窗棂,弄完以后回到客厅一看,姐姐已经打扫完了屋顶,正在清除墙壁上的灰尘。
谭锦儿把墙壁上的剪纸撕了下来,丢在地上,喜儿立即跑过去仔细打量,剪纸图案是儿童抱大鲤鱼,她记得是姐姐去年剪的,然后贴在了墙壁上的。
“姐姐,不要了吗?”
“换新的。”
“也是你剪的吗?”
“那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