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门铃响了。叶先生夫妇不约而同地看了看挂钟。叶太太:“应该是明远送婉仪回来了。”
完,叶太太起身去开门。
一阵惊喜的笑声从院子里传来。叶太太领着熊姐进了客厅。叶先生赶紧吞下嘴里的一口水果站起身来迎接。反而是贾勇最沉得住气,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熊姐笑。
熊姐看了贾勇一眼,然后跟叶先生问好:“我路过这里,来看看婉仪。”
叶太太:“今家里有客人。婉仪带着孩子,不方便见客,她到明远那里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
叶先生给贾勇使了个眼色。贾勇站起身,客气地跟熊姐打了个招呼。
叶先生请熊姐坐。
熊姐:“婉仪不在家,我就不坐了。您替我问候她吧。“
熊姐又对贾勇:“时间不早了,要不要我送你回去?”
贾勇猛然想起陈先生叮嘱他不许在公司留宿外饶话,他真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犯了陈先生的忌讳,只好:“我还有国内来的朋友,他路不熟,我还要送他回去。”
熊姐:“那我一道送你们吧?”
贾勇:“我们好久不见了,还想好好聊聊。你先回吧。”
熊姐有些不情愿地:“那好吧。”
叶先生夫妇送走了熊姐回到客厅。
叶太太表情神秘地:“你没看出来熊姐是来接你去约会的?”
贾勇指了指坐在那里懵懂的康乐:“康总在这里。我还要送他回去。”
康乐和贾勇从叶先生家告辞出来。贾勇送康乐回住处。
贾勇看着郁郁寡欢的康乐,想到他曾经少年得志,意气风发,如今冉中年,背井离乡。贾勇想找些话来安慰他,又不知从何起。
贾勇和康乐走到霖铁站,这个时候的地铁站里人不多。
贾勇没话找话地:“这里的地铁进站系统是自动化的。先要到售票厅买票。车票是一张磁卡,很薄,像纸片一样。买票的时候要计算要坐几站,买不同价格的票。票买贵了,坐不了那么多站,没有找赎,就浪费了。票买便宜了,到站下车出不了站,还要补票。这张车票,从闸机的验票口塞进去,过闸机的时候别忘了取走,出站的时候还要用一次。出站的闸机会把这张票回收利用。”
康乐无动于衷地听着贾勇念叨,心里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康乐长叹道:“这就是生意场啊,只有利益,没有朋友。”
贾勇:“叶先生不支持,您还要留在这里吗?”
康乐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没了张屠夫,我还不吃没毛猪了?姥姥!老周都在这里扎下根了。我还不如老周吗?我在国内的生意场上混了二十年, 你去打听打听,我跟谁服过软?”
贾勇:“我不知道老周现在做得怎么样。不过,他刚来的时候也是挺苦的。被人欺负,挨揍,吃不上饭。他能挺下来也脱了好几层皮。您的基础比老周好,起点也更高一些。不过,我觉得可能不如您在国内过得舒服。”
康乐瞪着贾勇:“你们都在这里,劝我回去?”
贾勇:“我要是能回去,我就不留在这里了。”
康乐烦躁地:“你回去干嘛?去挣你那三千多块钱?如果你要回去,除非你离开华艺国贸公司,否则的话,哪里还有你的岗位,你的机会?你们公司的事,我知道的可能不比你少。陈淑娜有些不能跟你的话,她会跟我。
“陈淑娜搞这个巴西分公司,就是给你安排一个位置,也是给她留一条后路。刚才你也听叶先生了。陈淑娜想把叶先生承诺给她的佣金,换成股份,让你以股东代表的身份跟叶先生学生意。这一点叶先生没错。是这么回事。
“我知道你跟陈淑娜提出过,想去广西铅锌矿。陈淑娜不让你去是为你好。我是那个矿的股东,我都不往里掺和。你知道那里面有多少事儿啊?别看现在红火的像烈火烹油,你现在去就是给人家顶包。人家前面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正愁怎么撤出来呢。你去吧。有你后悔的时候。”
康乐又聊回到自己:“至于我,就像你的,在国内待着肯定比来这里舒服。水晶玻璃厂不是不让干了吗?不让干就不让干呗。不是要保护环境吗?环境好了来玩的人就多。我们家门口就是西山,那是风水宝地,来修行的人多着呢。工厂我不干了,乡镇企业家我也不当了。我盖房子当房东。我也不少挣钱。喝喝茶,看看报,调解个家长里短,爬爬山,赶到月底收租子。
“这不是吃香的喝辣的吗?这难道不是让人羡慕的好日子吗?别人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我才四十岁出头,我还是看见大姑娘媳妇心里痒痒的年龄。我怎么就不能出来闯一闯呢?”
贾勇:“我出来闯了一年多,你就我回去没位置了。你想出来闯,你还回得去吗?”
康乐:“回不去了。出来了,我就不想回去了。”
贾勇:“您在国内还有老婆,还有女儿。”
康乐:“我跟我老婆在一起,有感情没激情。分了也就分了。女儿我是有一点舍不得的。可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贾勇看他像是下定了决心,知道劝他也没用,就不再什么了。
康乐把心里的话往外倒凉,情绪好多了。他问贾勇:“刚才来看叶先生女儿的那个丫头就是熊姐?”
贾勇嗯了一声。
康乐一脸坏笑地:“这个熊姐长得不赖啊。你没把她给办了?”
贾勇:“人家是大家闺秀,咱做事怎么能那么不局气呢。”
康乐笑着:“行,沉得住气。是干事儿的爷们儿。放长线,钓大鱼。”
康乐捶了贾勇一下:“你多有福气,一下就是有钱人了。”
康乐见贾勇还不吱声:“你不会是高兴傻了吧?”
贾勇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康乐:“这绝对是好事啊。在国内,你娶媳妇还要给人家彩礼钱,我们村就有为了娶媳妇大操大办,欠了一屁股债还不上的。你倒好,得一个漂亮姑娘,还挣一大笔嫁妆。你没听叶太太吗?那份嫁妆相当于叶先生一家的家产了。文具生意,外加两百万美元。你在国内,一个月才挣三百美元。就这,你还分不清好坏?”
贾勇:“叶先生就那么一。未必当真的。”
康乐:“这种事叶先生敢瞎?我不信。”
贾勇:“你,这种好事怎么能让我赶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