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辉光流转,新纪元已过百又三十六载春秋。刘镇东静坐于星轨迷局余韵未消的知行书院,眉间九道本源印记与时空道果交相辉映。正当玄黄界修士逐渐适应命运自握之时,地间最基础的构成——灵气,却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异变。
这日正午,烈日当空却无端飘起七彩灵雪。雪花并非冰冷,触肤即融,化为或精纯或狂暴的奇异能量涌入修士体内。更令人骇然的是,下灵脉如同活物般开始自行移动、汇聚或枯竭,宗门仙山灵韵暴涨,而某些千年世家的福地却顷刻间灵韵尽失,化为凡土。
“宗主,地灵蕴暴动!” 执掌灵脉勘测的地师门门主踉跄闯入,手中定脉罗盘寸寸碎裂,“午时三刻起,下灵脉易位,灵潮无序奔涌。有人因灵韵灌体而破境,更多人却因灵能反噬或灵脉枯竭而道基崩毁!”
潮汐初现
最先遭劫的是以灵植丹道立宗的百草谷。其宗门核心——一株传承万载、孕育了无尽生机的“生生造化树”在疯狂汲取灵潮后,竟开始掠夺周遭所有弟子的生命精气,反哺地。谷主欲斩断灵根以保弟子,却遭灵树反噬,身受重创。
“急令各派:固守本元,慎纳灵蕴!” 刘镇东声如洪钟,传讯万里,周身混沌道韵化作无形屏障,试图暂时稳住书院内暴动的灵潮,“此呢剧变,福祸相依,谨守道心!”
然而危机远超预期。灵蕴潮汐之力霸道无常,有散修因偶遇灵脉喷发而一步登,亦有成名真仙因福地枯竭、修为倒灌而肉身崩解。最可怕的是,一些心术不正之辈开始研习夺灵邪术,趁簇剧变之际,强夺他人乃至一地之灵蕴。
溯潮探源
刘镇东深入地心灵脉,以混沌道种感应潮汐本源。在灵脉奔涌的最深处,他窥见一道模糊的虚影,其形貌非人非兽,仿佛由最纯粹的灵蕴构成,正无意识地搅动着下灵脉。
“潮灵...” 一个古老的名字在刘镇东心间浮现。据混沌道种传承记忆所述,此为地灵性长期沉寂后偶然诞生的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集体意识),其本能地梳理地灵脉,却因无知而无序,带给众生劫难。
与此同时,玉瑶仙子于古籍中发现线索:上一次“灵蕴潮汐”记载于太古末期,其平息并非靠强力镇压,而是引导。
人祸丛生
正当各大宗门焦头烂额之际,一股自称 “掠灵族” 的神秘势力趁机崛起。他们功法诡异,能直接吞噬灵脉甚至修士的修为,所过之处灵脉彻底枯死,化为绝地。其首领更放言要借此次潮汐,炼化玄黄界核心灵脉,成就自身无上魔功。
玄黄界内忧外患,秩序濒临崩溃。有宗门为保自身灵脉,不惜布阵掠夺邻派资源;有修士为求突破,甘愿修炼掠灵邪术;更有原被镇压的邪魔外道,借机兴风作浪。
破局之光
面对如此困局,刘镇东知其不可力担他联合地师门、百草谷及一众阵道宗师,做出一个惊决定:不阻潮汐,反导其流!
他以混沌道种为引,玉瑶仙子仙琴定韵,集合万千修士之力,布下“万川归流阵”。不强行平息灵蕴潮汐,而是引导其有序流动,抚平其狂暴,将溢出的灵蕴引导向那些因灵脉枯竭而濒临毁灭的地域。
此举风险极大,一旦失控,布阵者首当其冲,皆遭灵能反噬。
一线生机
关键时刻,那位曾因心性质朴而屡建奇功的杂役弟子石头,再次显现非凡之处。他无欲无求的道心,竟能与那懵懂的“潮灵”产生微妙共鸣。他无需言语,仅以纯粹意念,便让那狂暴的潮灵渐渐平息,顺从着“万川归流阵”的引导。
灵蕴潮汐虽仍未止歇,但其势渐缓,从毁灭灾渐变为可被引导利用的地伟力。枯竭之地重获生机,狂暴灵脉渐趋平稳。
新的格局
掠灵族阴谋受挫,暂时退却。玄黄界经历此劫,修行格局为之大变:
灵脉分布重绘,强弱宗门更迭。
各派设立 “导灵堂” ,专研灵蕴潮汐的引导与利用之法。
“灵蕴亲和度”与“导灵悟性”成为比灵根更重要的资质标准。
道树之上,结出一枚晶莹剔透、内蕴流光的 “潮汐道果” 。食用者可短暂感知并引导地灵蕴流动。
经此一役,刘镇东明悟:地自有其呼吸与韵律,修行非逆而行,乃顺应人,于潮起潮落间寻得那一线永恒超脱之机。而那退去的掠灵族与神秘的潮灵,则为未来埋下了更深远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