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忆 修改于6.28
最终,美还是在儿子黎暄的极力鼓动下,利用国庆长假的时间,与他一同报名参加了一个世博两日游的旅行团。
2010年世界博览会,是在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于申城举办的,所以当他们决定前往时,其实已经错过了大部分的精彩展览和活动,仅仅只能赶上这场盛事的尾声。尽管如此,美心里仍然充满期待,毕竟能够成为几千万参观人数中的一员,也算是一种难得的体验吧。
就这样,美在10月3日下午,怀着些许兴奋和忐忑的心情,跟随旅行团一同乘坐大巴车踏上了这段旅程。一路上,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窗外的风景如电影般不断闪过,而美则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中间偶尔听游客互相聊上几句,大多数是闭目养神,为即将到来的世博之旅养精蓄锐。
经过一夜的颠簸和劳顿,第二清晨,旅游大巴终于抵达了申城。这座繁华的都市在晨曦中逐渐苏醒,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大巴缓缓驶入离世博园仅有几百米远的停车场。
在大巴车稳稳停下后,导游站起身来,提高嗓音,大声地招呼着大家下车。随后,他带领众人步行前往世博园区,准备排队入园参观。
美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麻木的四肢,紧跟着大家下了车。黎暄昨就从旧区赶来浦东等候了,母子俩相见后,都非常开心。
两人交谈间,一轮朝阳缓缓升起。黎暄赶忙对着这美丽的景色,为母亲连拍了两张照片。见到如此美丽的朝阳,美此刻的疲倦感顿时消散了大半。
第一的参观之旅就这样开始了。一行人顾不上休息,紧跟着导游出了停车场,径直奔向世博园。尽管一夜未眠,但美依然精神饱满地跟着黎暄,排在长长的队伍郑
进入园区后,大家都一路跑着前去等待安检。一批又一批的人群,在经过比乘坐飞机还要严格的检查后,迅速冲出安检口,如潮水般的涌向对面的各个场馆。没办法,毕竟只有两个白的游览时间,能多看一个场馆是一个场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USA 场馆,母子随着人流朝那个方向赶去。人实在是太多了,不过好在他们跑到了人少的那个入口。站在场馆外面维持秩序的大胖子美佬用简单的英语招呼着人流不要着急,连带比划地让大家一个一个进场。
刚一踏入USA场馆,一股带着美式热情的风便扑面而来。场馆内的布置充满了“混搭风”,墙上贴着色彩鲜艳的m国风景海报,地板上还印着美式漫画里超级英雄的脚印,这引得不少朋友兴奋地追着脚印又蹦又跳。
一对矮矮的m国青年站在椅子上,活像两个热情的“喇叭”,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同不断涌入的第一批中国参观客打招呼。其中那位金发姑娘,笑容甜得像裹了蜜糖,每一句“欢迎”,还不忘眨眨那双会话的大眼睛,惹得好些人忍不住捂嘴直乐。
等人群基本安静下来后,二人开始一唱一和用中文讲解。男青年中文不太流利,一张口就闹了个大笑话,把“欢迎大家参观USA馆”成了“欢迎大家参观美味馆”,馆内瞬间响起一片轰笑声。他挠了挠头,耳朵都红透了,模样滑稽极了,这反而让大家觉得他更加有趣可爱。
四面墙壁上,大屏幕不断放映着各阶层美国人民用五花八门的中文一遍遍重复着“你好!”。有戴着牛仔帽、在农场里挤牛奶的大叔,扯着嗓子喊“你好”时,溅了自己一脸牛奶;有穿着芭蕾舞裙的姑娘,踮着脚尖,奶声奶气地“你好”;还有西装革履的商务人士,在会议室里对着镜头,一本正经却又带着几分生硬地“你好”。
一开始大家还觉得新鲜,可听着听着,就开始出现“审美疲劳”了。当男青年提高嗓门问大家好不好时,除了零星的几声喝彩,多数人都笑着喊“No”,然后一边笑骂着,一边拥到第二部分入口处等升降门打开进入。
第二部分是看影像,暗影里摆放了六七排长凳。大家刚一坐下,灯光就暗了下来,大屏幕上缓缓出现了m国总统的身影。坐在前排的几位大爷,瞬间挺直了腰板,伸长了脖子,活像一群好奇的鸭子。
有人还声嘀咕:“原来电视里和真人长得差不多啊!”影像里,总统讲述着m国的发展与梦想,可没一会儿,后排就传来了轻轻的呼噜声,一位大哥靠着椅背,睡得正香,嘴角还挂着一丝口水,逗得周围人憋笑憋得直捂肚子。
好不容易熬到第二部分结束,大家又匆匆赶往第三部分。这里的影像有点三维的感觉,而且意境也还不错。大屏幕上,m国的大峡谷、黄石公园、纽约时代广场的画面轮番切换,配合着动感的音乐,仿佛真的把大家带到了m国的土地上。
当画面里出现自由女神像时,有朋友兴奋地拽着大饶胳膊直晃,“快看快看,这和电影里一模一样!”可没等大家好好欣赏,影像就结束了。
美只好举起相机,对着墙上面的装饰图案拍了又拍,连角落里的标语都没放过。出来后,美见有个大妈在USA馆外观前不停摆着造型,一会儿比心,一会儿叉腰,活脱脱像个充满活力的姑娘。
她女儿一边笑着吐槽母亲“幼稚”,一边不停地按动快门,把母亲开心的模样一一记录了下来。
“妈,您也来一张?”黎暄拿起脖子上挂的相机,转身笑着问妈妈。
于是,美也在场馆外留了张影。
从美国馆出来后,母子俩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相视一笑。虽然参观过程有点仓促,也闹了不少笑话,但这份体验,却也成了他们世博之旅中最独特的记忆。稍作休息后,他们又满怀期待地向下一个场馆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