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前世曾钻过远东的老林子,曾放过两年的山。
但在他的放山生涯中,赵军没抬过三龙。
不过在远东的山参市场上,赵军见过这三大山参之龙。
当时让赵军诧异的是,他跟解臣入行的时候,解臣告诉他白龙只有鸭绿江两岸樱
而鸭绿江两岸,一边归北棒,一边归华夏。这俩地方出的参,怎么也卖不到罗刹来呀。
直到机缘巧合下,赵军结识了那抬白龙的高人,才从高人口中得知,除了鸭绿江两岸之外,椴树下也有一定的几率会出白龙。
只不过这个几率很低。
刚才抬那苗倒拔毛,抬到最后时,赵军往鹿角匙往旁一拨就带出了一抹白。
起初赵军也像赵有财的,还以为那是树根呢。可见其泛着油光,赵军便拿鹿角匙轻轻地探了一下。
鹿角匙一探,发现是野山参,赵军心中不免狂喜。
野山参皮多呈淡黄白,搭眼看是黄的。
而所谓的白龙,要么是青冈色,要么就是皮白带油光。
而这种皮色的不同,是其生长环境导致的。鸭绿江两岸的白龙是青冈色,而椴树下的白龙皮白带油光。
参中三龙,即便没有大富豪求购,价格也胜过仙草,奔着五位数去了。
要是品相好,那价格就更高了。
这不是夸张,参中三龙里,石龙伴石为一体,木龙与木不分离,跟石头、木头长在一起,何谈品相。
也唯有白龙,才能论一论品相。
当准备抬参之前,赵军张口喊山。
“几品叶。”赵有财兴致勃勃地应山。
“六品叶。”
“多少苗?”
“满山都是!”赵军喊完,便手持鹿角匙跪地抬参。
“去!”跟儿子配合完的赵有财,回身甩手轰走黑虎,然后吩咐李宝玉道:“宝玉,你拿绳子,给虎子拴树上。”
跟李宝玉完,赵有财又对张援民道:“援民呐,你赶紧扒这熊霸,一会儿我让你李叔过来帮你。”
完,赵有财快步离去。
按照赵有财的吩咐,李宝玉用麻绳把黑虎拴在树上。
看到这一幕的马洋忽然想起了什么,他便声问身旁的李如海道:“人家抬棒槌,不都得搁绳绑上吗?我姐夫咋不绑呢?”
“你虎啊?”李如海没好气地道:“这棒槌没打挺、没出叶的,绑谁呀?”
是啊,野山参得出地上茎才能绑呢。
而马洋听完李如海的话,声道:“那不绑,不得跑啊?”
“啪!”马洋后脖子上挨了李如海重重一巴掌。
“我艹……”马洋大怒,直接向李如海伸手。
李如海知道自己打不过马洋,紧忙按住马洋的手,道:“什么玩意就跑了?你瞎什么话?”
这要搁在正经参帮,就马洋刚才那句话,他脸蛋子都得让人抽烂了。
“你俩别闹了。”这时,张援民向李如海、马洋使眼色,俩子一回头,就见赵有财、李大勇、解臣又奔这边来了。
然后,就见赵有财停下脚步,冲他们几人招手。
张援民、李宝玉向赵有财走了两步,就见赵有财指了指李如海、马洋。
张援民把那俩子叫上,四人一起走到赵有财身前。
“咋地了,老叔?”张援民问,赵有财道:“走,跟我祭山去。”
“啥?”李如海脸一垮,道:“又磕头啊?”
“啧!”李大勇怒目而视,李如海立马不敢吱声了,跟着李大勇乖乖就走。
张援民、李宝玉也不敢啥,而此时马洋边走边好奇地问李宝玉:“宝玉哥,啥是祭山呐?”
“就是祭山神爷。”李宝玉回答完马洋的问题,又忍不住嘀咕道:“我哥哥那边儿都抬上了,还祭什么山呐?”
李宝玉这话传进赵有财耳中,赵有财往后瞥了一眼,道:“那不没抬完呢吗?”
着,赵有财抬手往松树兆方向一指,道:“我看了,那是个六品叶的兆。我感觉呀,这老埯子里棒槌不带少的。”
“也是哈。”听赵有财的话,李宝玉点头,道:“我哥哥抬完一苗又一苗。”
李宝玉话音刚落,就听李大勇道:“让你跟着,你就跟着得了。”
李宝玉嘴一撇,也不敢吭声了。这就是赵军、李宝玉不乐意跟赵有财、李大勇上山的原因,跟这俩老的上山,就啥都得听他们的。
到那松树兆前,可是张援民、李宝玉、李如海吓了一跳。
只见松树前,摆着两个鹿头、一个熊头。
“整这么大呢?”张援民声嘀咕一句,却听马洋道:“这干啥呀?这也太有意思了!”
同样兴奋的,还有赵威鹏、赵金辉父子。上次没能参加王屯长祭山大典,赵威鹏一直耿耿于怀。
“来!”这时,赵有财冲李宝玉几人抬手,道:“你们辈的跪后头。”
完这话,赵有财又看向王强,道:“强子,你来,你往上来。”
看王强撇嘴的弧度,就知道他不太情愿。但王强顶赵有财的时候,多是他俩单独相处,或者是在赵军、王美兰面前。
而当着外饶时候,王强是很给自己姐夫的面子的。
“来,强子。”看王强过来,李大勇拉住他道:“你站你鹏哥那边,完了老六啊。”
李大勇把李大智叫过来,让他站在自己左边。
这样一来,他们四个大辈站位就是中间高、两边低。
见此情形,张援民拽过李宝玉道:“宝玉,你在中间,大哥上那边去。”
“咱还用折腾吗?”林祥顺声问,张援民同样低声回道:“动弹、动弹吧,要不一会儿又挨呲了。”
就当青年人这排忙调换站位的时候,忽听李大智问李大勇道:“大哥,我姐夫站那儿啊?”
“我大哥自己单独站一排。”李大勇如此,李大智抬眼一看,赵有财正点烟呢。
“这咋还抽上烟了呢?”在李大智等人诧异的目光中,赵有财点着一颗石林,紧接着又点着一颗。
“这不是抽烟。”李大勇想起上次祭山的时候,自己和李大智没参加,于是李大勇指点他六弟,道:“这是要给山神爷上香。”
“上香也不能用石林呐!”李大智心疼,喊赵有财道:“姐夫,你搁迎春上香还不行啊?”
“待着你的!”赵有财怼了李大智一句,然后回身跪在两鹿、一熊,三个死不瞑目的大脑袋前。
见赵有财跪下了,李大勇拉长音大喊一声:“跪……”
在李大勇的带领下,两排人呼呼啦啦跪下。
这时,赵有财也已把三根烟插在了祭品前。
然后,就见赵有财双目紧闭、双掌合十,嘴里念念有词,道:“奉告山神爷、老把头,保佑我们赵家猎帮抬的棒槌五形俱全,千年不长锈,万年不长斑。”
完,赵有财双手上扬、双臂高举,随即行了一个类似五体投地的大礼。
“拜……”李大勇高喊一声,众人纷纷叩头。
“再拜……”
“三拜……”
“平身……”
随着众人起身,赵有财仍一脸严肃地站在大松树前,合十的双手摇了又摇。
“这孩子……也太实惠了。”后排的张援民见马洋额头沾了土,紧忙用手帮他扫了扫。
这十几个人里,除了赵有财和李大勇,再也就是马洋真心拿这祭山当回事。至于胖父子嘛,他爷俩主要是想看热闹,而不是想莫名其妙的磕头。
随着赵有财撂下手,回身对众壤:“行了,接着干活吧。”
熊肉还没剔完呢,净扯没用的了。
大伙继续干活,赵有财快步向赵军走去。
此时赵军还在抬参,这只有一拃黑土的黄泥岗,让白龙在黑土中盘旋而长。
这种参形,在放山行里叫龙形。
在华夏,跟龙沾边的东西都不便宜。
这参品相好,可得注意不能挖断了参须,但龙形参盘着,本就不好抬。
所以赵军目不转睛地,很心、很仔细地在抬参。
当赵有财过来的时候,看到汗珠从赵军鼻尖上落下去,赵有财摸了摸兜里的手绢,但却没上前。
赵军拿起剪刀,剪断碍事的椴树根,用鹿角匙拨开后面的土,参须随土而出。
芦碗紧密相互生,圆膀圆芦枣核艼。
紧皮细纹疙瘩体,须似皮条长又清。
珍珠点点缀须下,具此方是野山参。
上年头的野山参,参须特别清,没有那些细的毛根。
所以看这白龙的根,就知道这参年份不浅。
这时,赵军手捏芦头,轻轻将参提起。赵有财见过,连忙凑了过来。
此时的赵军满脸笑容,明显能看出来他心情很是不错。
“儿子,这参年头可不少啊!”赵有财此话一出,听得赵军一怔:“爸,你咋知道呢?”
“瞅着不呗。”赵有财道:“不得有一两啊?”
“差不多。”赵军将手中山参展示给身旁人看,道:“这棒槌五十年打底。”
“哎呦!”赵有财闻言大喜,道:“爸祭山祭对了,山神爷、老把头是真给咱开门呐!”
“军呐!”这时,李大勇拿着松树皮过来,对赵军道:“叔没找着青苔呀。”
“没找着就拉倒吧。”赵军道:“一会儿我看,我给背心子撕一块,完了搁带的水打湿了,拧干包棒槌一样。”
“那撕爸的。”赵有财话就动手解衣服。
赵军把参放在李大勇刚扒下的树皮上,又蹲下拿起鹿角匙。
“姐夫,还有啊?”这话是马洋问的。
“我扒拉、扒拉看看。”赵军道:“刚才那是苗四品叶,四品叶为一撮,周围备不住还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