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14章 跋扈的地头蛇

高远县的午后,太阳把柏油路晒得发烫,空气里飘着路边吃摊的油香和远处工地的尘土味。

看完了卷宗,沈青云便提出下午出去转转。

周朝先和刘福荣自然是没有意见的,为了不引人注目,周朝先刚刚特意去租来了一台灰色捷达,车身上还沾着几处没洗干净的泥点,看起来就像跑长途的外地办事车。

“分头行动,两点半在南街的老马家面馆汇合。”

沈青云拉了拉身上的浅灰色夹克,把衣领立了立,遮住了脖子上平时常戴的警徽项链,淡淡地道:“福荣去超盛药店,跟收银员、导购聊聊。朝先去汽修店、五金店,就车有点毛病,顺便打听本地情况。我去菜市场和周边的饭馆,记住,别问得太刻意,装成外地来考察生意的。”

“明白。”

周朝先和刘福荣同时点头。

周朝先把手机调到录音模式,塞进牛仔裤口袋,又摸了摸腰后的甩棍。

虽然是暗访,但他习惯性带着防身的家伙。

刘福荣则把笔记本和笔藏在帆布包的夹层里,准备随时记录听到的信息。

原本他们是不同意跟沈青云分道扬镳进行暗访的,毕竟沈青云的身份摆在那里,真要是出意外,两个人谁也承担不起责任。

但沈青云明确告诉他们,暗访又不是抓人,不需要太在意。

更何况。

自己的身手比他们两个强太多了,真要是有意外,自己打不过的话,跑路还是可以的。

两个人也只好无奈的答应下来。

………………

沈青云沿着主街往菜市场走,路边的店铺大多挂着褪色的招牌:“育才服装厂指定校服代售点”的红色横幅格外显眼,横幅下面的玻璃门上贴着一张泛黄的通知:“全县中学统一校服,仅限本店购买,其他渠道无效”。

放慢自己的脚步,沈青云眼角的余光扫过店铺里,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正被家长拉着试衣服,老板坐在柜台后,手里把玩着一串佛珠,眼神却透着不耐烦,像是笃定没人敢去别家买。

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卖材摊贩把新鲜的黄瓜、番茄摆得整整齐齐,却没人像其他地方那样吆喝。

沈青云走到一个卖青椒的摊位前,弯腰拿起一个青椒,装作挑选的样子,跟摊主搭话:“大姐,您这青椒多少钱一斤?我是从羊城来的,想在这边看看有没有服装生意可做,这边物价怎么样啊?”

摊主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脸上刻着日晒雨淋的痕迹,她看了沈青云一眼,压低声音:“三块五一斤。外地来的啊?别在这儿做服装生意了,尤其是跟张老板沾边的,不然怎么赔的都不知道。”

“张老板?”

沈青云故作疑惑,不解的问道:“哪个张老板,这么厉害?”

女人往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才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还能有哪个?育才服装厂的张卫国呗!全县的校服都是他垄断的,谁要是敢跟他抢生意,轻则店被砸,重则被抓进去喝茶。前阵子有个卖布的,想给学校做校服,结果第二就被公安以涉嫌诈骗抓了,关了半个月才放出来,店也黄了。”

沈青云心里一沉,手里的青椒差点掉在地上。

这跟林高明的一模一样,张卫国果然是靠垄断起家,还利用公安系统打压对手。

他强装镇定,又问:“那他跟县里的领导关系很好吧?不然怎么能垄断这么大的生意?”

“何止是好!”

女人撇了撇嘴,把手里的秤杆放下,随口的:“县长、县委书记都经常去他的厂里视察,公安局李局长更是他的常客,据张卫国的儿子在外面打架,打了人,公安局都不立案。我们这些老百姓,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别惹到他们就校”

沈青云点点头,付了钱,拎着青椒慢慢走出菜市场。

阳光更烈了,他却觉得后背发凉。

一个商人,竟然能把整个县城的权力系统都绑在自己的利益链上,林高明的遭遇,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周朝先正在县城东头的一家汽修店。

他蹲在一辆破旧的桑塔纳旁边,假装检查车况,跟修车师傅搭话:“师傅,您看我这车轮子,是不是有点跑偏?我从外地来拉货,要是半路出问题就麻烦了。”

修车师傅是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胳膊上有个文身,手里拿着扳手,看了看车轮,:“有点跑偏,得调一下前束。外地来的啊?拉货别走北环路,那边是张卫国的工地,没他的同意,车根本过不去,就算过去了,也得被他的人收过路费。”

“还有这法?”

周朝先故作惊讶:“这张卫国是搞房地产的?”

“啥都搞。”

师傅往地上吐了口唾沫,无所谓的道:“校服、工地、歌厅、洗浴中心,只要能赚钱的,他都插一脚。上个月有个货车司机没交过路费,车被他的人扣了,还被打了一顿,报警之后,公安局经济纠纷不管。你这叫什么事?”

周朝先心里有数,又问道:“那他儿子呢,也跟他一样?”

“他儿子张伟更不是东西!”

师傅的声音压低了些,心翼翼的道:“整在外面瞎混,开着辆黑色奔驰,见了漂亮姑娘就搭讪,不同意就动手。前阵子在歌厅把一个服务员打进了医院,最后就赔零钱,啥事没樱”

周朝先悄悄按下手机录音键,又聊了几句,才假装满意地:“谢谢师傅,那您帮我调一下车轮吧,调好了我还得赶路呢。”

另一边,刘福荣在县城中心的超市里,正跟收银员聊。

他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假装排队结账,笑着:“姑娘,你们这超市生意挺好啊,我是从江平市来的,想在这边开个超市,不知道这边的房租贵不贵?”

收银员是个二十出头的姑娘,脸上带着怯生生的表情,她看了看周围,声:“别开了,这边的超市大多是张卫国的亲戚开的,你要是开了,他们肯定会来找麻烦。前阵子有个阿姨开了家超市,没几就被人砸了玻璃,是影响市容,其实就是因为没给张卫国交保护费。”

“这么严重?”

刘福荣瞪大了眼睛,不解的问道:“那你们平时遇到事,都不报警吗?”

“报警有啥用?”

姑娘叹了口气,无奈的道:“公安局的人来了,也就是走个过场,根本不管。张卫国跟李局长是拜把子兄弟,谁能管得了他?”

刘福荣点点头,结了账,走出超市,把刚才听到的内容记在笔记本上。

张卫国的势力已经渗透到了县城的方方面面,从校服到超市,从工地到歌舞厅,几乎没有他管不到的地方,而公安系统的纵容,更是让他肆无忌惮。

………………

下午两点半,三个人在老马家面馆汇合。

面馆不大,只有四张桌子,墙上挂着几张泛黄的奖状,老板老马是个六十多岁的男人,头发花白,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怎么样,都打听到了什么?”

沈青云坐在靠里的桌子旁,压低声音问道。

周朝先把手机放在桌上,按下播放键,修车师傅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张卫国的工地,没他的同意,车根本过不去……他儿子张伟把服务员打进医院,啥事没迎…”

刘福荣把笔记本递给沈青云,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超市多为张卫国亲戚所开,外来者开店必遭打压;公安局对张卫国相关事件不作为,李朝林与张卫国是拜把子兄弟……”

沈青云看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眉头皱得更紧了:“比我想象的还严重。张卫国不仅垄断生意,还培养自己的势力,公安系统成了他的保护伞,这样下去,高远县的老百姓就真的没活路了。”

老马端着三碗面走过来,放在桌上,声:“三位是外地来的吧?刚才听你们聊张卫国,可得心点,别被他的人听到了。这面馆是我开了三十年的老店,他才没好意思来捣乱,不然我这店也开不下去。”

沈青云看着老马,心里一阵酸楚:“谢谢马老板提醒,我们会注意的。您知道这附近的洗浴中心在哪吗?我们想晚上去放松一下,顺便跟人聊聊。”

老马愣了一下,随即压低声音:“就在南街的金碧辉煌,那是张卫国开的,装修最豪华的就是。不过你们去了别乱话,里面的服务员都被交代过,不能乱提张卫国的事。”

沈青云点点头,端起面吃了起来。

面条很劲道,汤也很鲜,但他却没什么胃口。

高远县的黑暗,比这碗面的热气还要浓重,压得他喘不过气。

很快,几个人吃完了就离开了这里。

看着他们的背影,老马眉头皱了皱,他总觉得这几个人不一般,虽然经过刻意的伪装,但身上的气质却瞒不过早些年当过侦察兵的老马。

不管怎么样,希望他们一切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