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活不起,躲不掉。

反是死,不反也是死。

凭什么要让无道的昏官管着我们?我们凭什么要白白葬身在衙役兵士的官刀之下?

只因为他们是官,而我们是民吗?

只因为他们手中有刀,而我们的手中拿着的最多不过是镰刀和锄头吗?

我们要过好日子!

既然没有人能给,那就我们自己来创造!

叶羽可以凭一己之力占据一州,当今的梁皇还不敢拿他怎么样,我们凭什么不行!

我们要粮食!我们要生存!我们也要穿上厚实的棉衣,盖上暖和的棉被!

那就反了吧!

镰刀和锄头,怎么就不能和官刀抗衡!

官差和兵士也是人,是人就会死!

乱世出英雄,这片土地古往今来当是如此。

当君王无道之时,总会有远见卓识之人站出来,让文明的火种在这块土地上浴火重生。

心中充满一股气,在“我是最棒的”和“世界是错的”之间,拿着开山大斧,劈出一条道路!

叶羽不过是站出来得早了些,如今有更多的有识之士站了出来。

历代改朝换姓的时候,兵权大的就争皇帝,兵权的就争王争侯。

旧的朝代为新的朝代所代替,新生的、更加完善的政权受到百姓的拥戴,带给人民更好的生活,带领群众继续前校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梁境内多了很多成规模成组织的反贼势力,各地州官忙着平叛,烧山都烧不过来。

那些人里有秀才,有农民,有铁匠,有徭役……

甚至还有股的部队,他们被伍长带着从军队里逃了出来,待着的地方从军营变成了山寨。

“兄弟们,当今朝廷无道!黄州那边已经反了!”

“黄州能反,我们凭什么不能反?难道你们就甘心变卖田产,那群狗官什么就是什么吗?”

“老子就是不交税!老子就是要称王!”

他们被官府称作山匪,他们打出了各式各样的口号。

有的占山为王,有的对满是钱粮固若金汤的城池虎视眈眈。

山匪猖獗,各地城门紧闭,民不聊生。

反贼们大多没有成建制的军队和战术指挥,能做的不过是见粮就抢,大不了就是杀,有一过一,过一算一。

也有的是早有预谋,在造反之前就想好了行军线路,还真被他们占领了几座村庄。

有的和叶羽一样,打出了与民休息的口号,然而被村里的内应带着官军过来平叛。

有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打着起义的名号变成了真正的匪。

这是无法杜绝的,势均力敌的战争要排除一切不稳定因素,就连两次打进长安,写下“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那人都是如此。

两次打进长安,第一次只杀世家,第二次屠尽全城。

不是每个势力都有装甲车,能轰开城门和城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一州。

还能抵御在边境集结的大军,让州中百姓能平稳过渡发展。

更多的还是藏身在山林里和官军捉迷藏,时不时地下山,从城外的村庄之中抢粮。

就算占领几座村庄,也只是暂时的。

没有城池就没有长久的根据地,也就无法立足脚跟。

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这个时代显然没有那般具有人格魅力的伟人。

终于,在叶羽之后,又有一座城池被反贼攻陷了。

有一城县令仗着城中钱多粮足,造反大势所趋,便效仿叶羽,举起反旗,吸纳难民、山匪和叛军,打出了正统的名号。

尽管下场是被云梯和攻城锤轰开了城门,城内上万人被屠杀殆尽,反贼和百姓都没放过。

那个县令的尸首在城墙上悬挂了整整一个月,用于杀鸡儆猴。

叶羽的胜利和朱梁的暴政,给了起义者们“大梁王朝气数已尽”的错觉。

然而错觉终究是错觉,梁皇和除了云王以外的三方藩王仍然还有精兵在手。

大梁正规军动不了叶羽,还动不了你们这些卡拉米了?

在没有超凡手段的时候,个人再怎么强,也会被对方一个团队拖垮。

就如一个英雄再强也不可能一打五,对方一个控制下去所有人集火,血条总是有上限的,吃了五个饶一套技能,血条会瞬间蒸发。

但在有超凡手段的时候,特别是对方很强的时候,对方以点破面,直接可以凿穿整个防线!

兵再多,最多也就磨掉英雄一层血皮。

而英雄只需一两个技能就足够团灭一群兵。

叶羽是这么做的,大梁王朝的正规军也是这么做的。

“虽然朱梁做这事儿是不壤……不过他封我们几个做异姓王,我们几个就要替他守护好四方安稳。”

和云王赵子漠一样,其余三人都是号称万刃的猛将,目如光电髯如戟,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不仅个人武力勇猛,冲阵厮杀不再话下,还深谙兵法,通晓为将用兵之道。

这些山匪、叛贼,哪怕那个县令动了城内的守军,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正规军面前,就像英雄面对兵,多少都只是来送金币和经验的。

“不过朝廷很久没有发下军饷了。”

目如光电髯如戟,扛着一把斩马刀的猛将抚了一把髯须。

“北方有匈奴,我这边也要防备西边的胡人……再这样下去,将士们都要吃不上饭了。”

他望着北方,目中露出一道精芒。

听老赵丢了整个黄州,被削去了王位,贬为死囚。

甚至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如今更是一月未发粮饷……

“总不能让本将军自掏腰包,养着这些军队吧?”

他们虽是和朱梁一同打下的好弟兄,但总要为自己打算。

连那时和他关系最好的赵子漠都能痛下杀手,打入死牢,听秋后就要问斩。

且等到十月,看朝廷能不能发出来粮饷,看朱梁会不会回心转意……

这要只是吓唬他们,并且北面要抵御匈奴,暂时拿不出粮食和银子还好。

如果朱梁是真拿不出钱了,如果朱梁真的不念当年的手足之情……

哪有掏自己的钱养着你朱梁军队的道理?

掏自己的腰包,养的必然是老子自己的军队!

“一旦让老子自己掏钱……”

“那老子,可就要自立为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