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要默念着古老的箴言。在战略上,他可以藐视任何敌人;但在现实战术层面,面对项羽,他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摒弃一切侥幸与轻慢。阳平关之行,绝非儿戏,危险肯定是有的,但高要还不至于到害怕的地步,
虽然亲兵营已整装待发,箭在弦上,但高要深知,阳平关之行绝非儿戏,后方大营的稳固与全局的调度,更是重中之重。他强压下心中的急切,利用出发前的宝贵时间,进行最后的布局。
一方面,他接连派出快马信使,以最高密级文书督促各路大军按预定计划推进,尤其是负责主攻南郡核心区域的韩信部,务求其攻势如雷霆,不给楚军任何喘息之机。另一方面,他必须为后方中枢找到一个足够可靠、能够在他和萧何都不在的情况下,稳住局面、协调各方的掌舵人。
原本,萧何是这“掌舵人”的不二之选。其威望、能力、以及对全局的把握,都足以让高要放心地将后方托付。可如今这位“不二之选”却铁了心要跟着他去前线搏命!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高要的计划。
高要眉头紧锁,在舆图前来回踱步,脑中飞速权衡着朝中诸公。此事必须绝对保密,知晓他亲赴前线的人越少越好。反复思量,最终,他的目光落在了张良与曹参的名字上。
“只能交给子房和曹参了。”高要低声自语,做出了决断。也只有这两人,才配得上知晓这最高机密,并承担起这份重担。
高要直接利用飞鸽传书的方式,将自己准备亲赴阳平关的计划和盘托出,并正式委任二人全权负责南境军后方大局及后续战术指挥。
曹参 这位老将在军中根基深厚,威望极高。从沛县起兵时的老班底,到如今韩信麾下许多崭露头角的将领,都曾在曹参帐下效力过,对其敬服有加。他性格沉稳,做事扎实,讲究“萧规曹随”,最擅长稳扎稳打,执行既定方略滴水不漏。有他在,能镇住军心,确保后方大营及各路兵马的基本盘不乱,不出大的纰漏。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稳定剂。
张良,张 子房之智,鬼神莫测。高要深知,即便自己不,以张良洞若观火的观察力和对局势的敏锐嗅觉,迟早也会从种种蛛丝马迹中推断出主帅离营的真相。与其让他费心猜测,不如坦诚相告,将其智慧纳入正轨。由张良负责后续战术层面的谋划、微调以及对韩信等前线大将的智谋支持,再合适不过。他的奇谋妙策,能弥补高要离开后最高战略决策层的空白。
除了张良和曹参,高要严令封锁消息。对内外,他依旧宣称坐镇后方,统筹全局。这是必须的!
军中将士,各级军官,乃至整个南境军的士气,都建立在“王上坐镇中军,运筹帷幄”的信念之上。若主帅离营、亲赴最危险前线的消息一旦泄露,必然引发军心浮动,猜测四起,甚至可能被楚军细作利用,散布恐慌。此乃兵家大忌!
同样需要严格保密的,还有楚军可能偷袭阳平关的情报。若大张旗鼓宣扬,不仅可能打草惊蛇,让楚军改变策略,更可能让己方将士对阳平关守军的信心产生动摇,影响南郡主攻方向的士气。此刻正值拿下南郡的关键节点,任何不必要的波澜都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稳定,压倒一牵
一切安排妥当,高要再无牵挂。他褪下象征王权的华服,换上了一身轻便却坚韧的玄色战甲,腰悬佩剑,英姿勃发。随着一声令下,三千亲兵营精锐如同沉默的钢铁洪流,在低沉的号角与马蹄叩击大地的雷鸣声中,轰然开拔,向着西北方向的阳平关疾驰而去!旌旗猎猎,甲胄生寒,凛冽的杀气卷过原野,尽显王者亲军的赫赫威势!
而萧何,这位执意跟随的文臣,也终于让高要见识到了他的“办法”——竟是提前备好了数匹耐力极佳的良驹!行军途中,一匹马跑累了,立刻换乘另一匹,人歇马不歇!萧何几乎是咬着牙,以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将自己“捆”在马背上,紧随亲兵营主力的步伐。他打定了主意,一刻也不休息,拼了命也要跟上!
这种连训练有素的精锐骑兵都倍感压力的高强度急行军,对于一个常年伏案处理政务、体质文弱的书生而言,无异于酷刑。一下来,当队伍终于在一片隐蔽的山谷短暂扎营休整时,萧何几乎是被人从马背上搀扶下来的。
他双脚刚一沾地,双腿便如同煮烂的面条般完全失去了支撑力,整个人“噗通”一声瘫软在地,脸色煞白,浑身被汗水浸透,剧烈地喘息着,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高要踱步过来,看着这位狼狈不堪、瘫在地上动弹不得的丞相大人,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揶揄道:“萧相国,滋味如何?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寡人可没逼你受这份罪!”
萧何连反驳的力气都没有,只能虚弱地摆摆手,脸上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苦笑。
嘴上虽嘲讽,但高要心中终究不忍。毕竟是自己的肱骨之臣,这份“找死也要跟着你”的赤诚,铁石心肠也会被焐热几分。再次启程时,高要看似不经意地下令,增加了少许中途短暂休整的次数。更重要的是,他直接下令,将萧调到了队伍的最后方。同时派遣了十几名亲兵护卫着萧何,
“萧相国不必再强求跟上寡饶速度,”高要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尔等自行缓行,确保安全,随后跟上便是。”这看似是嫌弃他拖后腿,实则是高要无声的体贴与保护。让萧何按照自己能承受的节奏走,不必再玩命追赶主力。
当然,整体的行军速度绝不能因萧何一人而大幅拖慢。高要能等,但阳平关等不起!探马回报,楚军前锋已逼近关隘,大战的阴云随时可能爆发!主力部队必须星夜兼程,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