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卿悦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笃定的微笑,轻声道:“殿下但放宽心,依我对依然公主的了解,她绝非那般行事之人。
倘若她当真如此,又怎会选择远走北境,主动离开这权力纷争的中心呢。
李依一踏入北境,便深深意识到这片土地亟待改变的现状。
没有丝毫犹豫,她即刻投身于改善民生的大业之郑
首当其冲的,便是修路。
北境地势复杂,道路崎岖难行,不仅严重阻碍了物资的流通,更让百姓的出行苦不堪言。
她亲自规划路线,让李一带领工匠和百姓们开山辟路。
与此同时,李依还大力推广种植与养殖。
她让李五在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种植技术,指导他们根据北境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
在养殖方面,她直接将空间里的优良牲畜品种倒换出来,让李十教授百姓养殖方法,鼓励大家发展家庭养殖,增加收入。
经过几个月在北境忙碌又充实的日子,李依惊奇地发现,身上的限制似乎没了。
她心想果然远离男女主是对的,看来以后都不用心翼翼了。
如今在北境,远离了那些错综复杂的权谋纷争,她不但能够心无旁骛地为百姓做事,还能赚取功德,心情不要太好。
而且在这里李依的每一个想法都能迅速落地实施,每一份努力都能切实看到成效,这种感觉让她无比畅快。
公孙羽墨着实没有料到,自家这位王妃竟有这般非凡的能耐。
在李依的操持下,北境可谓是日新月异,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
原本荒芜落后的景象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之态。
随着北境发展得蒸蒸日上,李依心中也有了新的打算——她准备要个孩子。
如今北境已然步入正轨,她自己的封地以及那两个“拖油瓶”的封地,都能很好地助力北境的持续发展。
经过这段时间的悉心培养,已经带出了不少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诸多事务无需她再事事操心。
既然决定要孩子,自然得和公孙羽墨多培养培养感情。
可谁知,两人刚了没几句话,公孙羽墨的大嫂便登门而来。
只见她手里拿着账本,一脸笑意地道:“弟妹呀,你前段时间实在太忙,都没功夫查账。这几你好不容易得空,我就想着把府里的事儿交接给你。”
李依下意识地看了看公孙羽墨,眼神里满是求助。
然而,公孙羽墨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她,愣是不发一言。
公孙羽墨心里清楚嫂嫂这么做的缘由,自己之前已经不止一次跟嫂嫂表明心意,李依对府内琐事不感兴趣,可嫂嫂显然还是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李依见指望不上自家夫君,索性耍起宝来。
她看着大嫂递过来的账本,伸手扶着头,面露痛苦之色道:“不行啊,嫂嫂,我可能是前段时间太累着了,现在只要一看账本,头就疼得厉害。”
大嫂王晓晓看着刚刚还好好的公主,这会儿突然头疼,一脸关切地道:“那我赶紧叫府医来给公主瞧瞧。”
李依赶忙摆手拒绝:“不用了,嫂嫂,只要不让我看账本,我的头立马就不痛了。”
王晓晓思索了一下,又道:“要不这样,公主,我念给你听?”
李依佯装苦恼,继续推脱:“不用了,嫂嫂,我这会耳鸣得厉害,什么都听不进去。”
王晓晓无奈,只好道:“那行吧,我明再来,公主你今就好好休息。”
李依见大嫂似乎还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干脆开门见山地:“嫂嫂,实不相瞒,我手头还有一大堆事儿要处理呢,实在抽不出空来管府里的事儿。
还得麻烦嫂嫂你继续多操操心。我这儿有些上好的人参和灵芝,嫂嫂你拿去补补身子,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王晓晓听到李依这番直白的话,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她轻轻叹了口气,将账本放在一旁的桌上,道:“弟妹,我知道你一心扑在北境的大事上,只是我管理王府怕落人话柄。”
李依见状,赶忙走上前拉住王晓晓的手,一脸诚恳地:“嫂嫂,我是公主没人敢我,如果有人敢对你不敬,我一定给你处理了,不会让你烦心。
如今北境正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修路、种植养殖等诸多事务都需要我去协调。我实在分身乏术啊。
嫂嫂你聪慧能干,府里的事儿交给你,我放心。你要是遇到什么难处,尽管跟我,我一定全力支持你。”
公孙羽墨在一旁看着两人,心中不禁感慨李依的应变能力。
他走上前,笑着对王晓晓:“嫂嫂,依的也是实情。你就多担待些,等北境这边稳定下来,依肯定不会置身事外的。”
王晓晓看了看公孙羽墨,又看了看李依,心中有些动摇。
她思索片刻后道:“罢了罢了,既然你们都这么,那我就不再推辞。只是这人参和灵芝,弟妹你留着补身子吧,我哪能要呢。”
李依哪肯罢休,硬是将人参和灵芝塞到王晓晓手里,道:“嫂嫂,你就别推辞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平日里为王府操劳,更需要好好补补。”
王晓晓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好,那嫂嫂就不客气了。弟妹你也要注意身体,别累坏了自己。”
送走王晓晓后,公孙羽墨看着李依,打趣道:“没想到你这一招装病耍赖,还挺管用。”
李依白了他一眼,道:“还不是你,关键时刻也不帮我话。我要不这样,还不知道怎么脱身呢。”
公孙羽墨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意,轻轻将李依揽入怀中,声音轻柔如同微风拂面:“都怪我,这件事我其实早就跟嫂嫂讲过了,只是很明显嫂嫂没放在心上。实在的,依,你为北境所做的一切,我从心底里深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