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麦假很快就过去了,德华也正式去了学校报到。

对于学校里多了这么一个人,孩哥姐们还是很好奇的,但很快在德华的降维打击之下,纷纷撅起了嘴。

又一次在办公室里看到德华的王民真是头疼,因为德华嫌弃上课无聊,所以基本五有三半都会在校长室里待着,做自己的事情,“你怎么又来了”?

“这里安静啊”,德华头也不抬,一味地做着手里的高中数学题。

“哎”,王民长长地叹了口气,从抽屉里拿出昨准备好的材料,歘歘盖章,然后递给德华,“恭喜你,毕业了”。

德华一挑眉毛,嘿嘿,果然人不要脸下无敌,这毕业证不就到手了。

双手接过毕业证后,德华深深鞠了一躬,“谢谢您,校长,我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栽培”。

王民伸手扶她起来,“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你自己吧”,谢谢你自己不放弃,谢谢你自己一直向前。

“还是要谢谢您的,换别人,就不一定会这么顺利了,我给您带了新茶叶,记得喝”,完,赶在王民念叨她之前一溜烟跑了。

“这丫头”,王民笑着摇摇头,但不得不,这七澳相处是真挺融洽的,丫头会帮忙打扫办公室、接水,还可以帮他批改作业,甚至连试卷都能帮忙出题,确实是非常贴心的助手,但她的未来不在这,她不应该在这里蹉跎时间。

德华回到家后,才看到了王民给的那封推荐信,王民校长也是想托举她一次呢。

当晚,德华就去隔壁找了赵之垣,把毕业证和推荐书都递给了他,然后在他的监督下,直接开始做初四的模考试卷,她做一份,赵之垣批改一份。

一旁的赵奶奶无语地看着自家孙子,非要在家考核,耽误她和德华话了都,她活这么大年纪了,什么人没见过,德华一看就是好孩子。

陪着陪着,月亮越爬越高,赵奶奶交代了孙子结束后把德华安全送到家,就回屋睡觉去了,年龄大了,熬不住了。

赵之垣把所有试卷批改完成后才送德华回去,“下星期一你来学校报到,直接去教务处参加结业考试,考试通过之后,我给你发毕业证,然后,你再进入高一读书,你要是想直接进高三,就再参加一场考试”。

德华点点头,高考就在八月份,她当然不会再等一年,“我参加考试,直接读高三”。

“行,那你自己好好复习”,看着德华关上门,赵之垣就转身回家了。

接下来的日子如同开了倍速一般,德华顺利进入了高考班,每沉浸在题海里,简单又纯粹,直到拿到准考证的那,才有了要尘埃落定的感觉。

走出高考考场的那,德华看了眼空,是很灿烂的晚霞,她,还有很多人都会从这一走向新的人生。

高考结束后,德华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每喝喝茶,养养花,做做点心,鼓捣鼓捣美食,再不就是跟着赵奶奶学学刺绣,整个人悠闲得赵之垣看了都嫉妒。

成绩出来后,一如既往地好,赵之垣她,不声不响拿了个省状元,本拳定得很,学校里都炸了。

德华直接报了上海的海军军医大学,马上就是动荡的年代了,只有部队才是比较安稳的,而且她的中医功底也可以发挥出来。

拿到通知书后,德华才开心地把准备好的糖果分给邻居们,收获了一大堆祝福后,看着自己家里人来人往的,她直接把笔记本什么的捐给了学校,统统由赵之垣处理,这才把来她家要笔记的人打发走。

在国营饭店,德华请赵家众人和王校长一家吃饭,可以是谢师宴了,一顿饭从中午吃到了下午,众人散伙。

第二,德华回石匣村给爸妈上坟,她对着两个土堆絮叨了很久,一直到中午才离开。

下山后,她先去了二大娘家,但这会没人在家,门虚掩着,想来二大娘应该是出门唠嗑了,她直接把东西放到了桌子上,留下一张字条,用茶缸子压住后,才关好门走了。

然后拎着一刀五花肉和两提点心去了江德柱家,这家开着门,德华进门,“柱子哥,嫂子,在家吗”?

没人回应,德华皱眉,不对啊,没人在家应该关着门啊。

就在德华想要进屋子里看看的时候,晚从厕所里跑出来了,看着她很是惊喜,“德花姑姑,你来啦”。

怪不得不关门,原来是孩子在家,“晚,你爸妈上工去了吗”?

晚点点头,“爸爸妈妈去干活了,哥哥也跟着去了,妈妈热,让我在家待着”。

“姑姑给你带零心,来进屋”,德花拿出鸡蛋糕递给晚。

“谢谢姑姑”,晚道谢后,才接过鸡蛋糕捧着,口口地吃了起来。

德花又写了一张字条,压在桃酥下边,“晚,姑姑走了,等你爸妈回来,让他们看纸条啊”。

四岁的晚点点头,乖乖地举起右手,“姑姑再见”。

德华掐了一把她的脸蛋,“晚再见,姑姑走了,一个人在家别乱跑啊”。

把院门带上后,德华才离开了村子。

回到镇上后,德华收拾了两东西,把房子托付给赵家,在赵奶奶不舍的眼神下,拎着行李去县城了。

在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坐最早的一班客车出发,先从县城坐车到市里,颠簸了一,赶在黑前到了火车站。

好在提前通过系统买好了卧铺票,火车是明儿一早的,所以,德华又在招待所睡了一晚。

第二一早,在招待所右边的早餐摊上吃了碗豆腐脑配油条就急匆匆赶车去了。

不过,她来得还是不够早,车门前已经是人挤人了,乘务员声嘶力竭地喊着,维持秩序。

德华也只能顺着潮水般的人群,往车里挤。

她到五号车厢的时候,里边已经有好几个人了,她选的是靠窗上铺,这会就剩她那个位置空着了,迎着车厢人打量的目光,德华安置好箱子,背着包,爬到了上铺。

没多久,火车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