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工程队那帮退役士兵们,在听自家媳妇了廖永明找她们之后。

这帮人真真是连犹豫都没犹豫,当下就决定了让自家媳妇去给廖永明帮忙,就算不给钱也得去帮忙。

虽他们是给廖永明、廖永强两兄弟打工,但他们也感激廖永明为他们做的一牵

所以转一大早,这帮人就派代表过来了,就怕耽误了廖永明的正事儿。

结果见工程队这帮退役士兵们如此,真是让廖永明特别的感动。

“感谢各位大哥对我的信任和支持。

你们放心,嫂子们跟我去到鹏城,我一定保证嫂子们的安全。

也一定让你们绝不会后悔今的决定!”

廖永明没具体的保证,但他已经决定了,誓要带着这帮可爱的人发财。

去了鹏城想发财还不容易吗?!

到时候他一定想办法,让所有愿意相信他、跟随他的人,都在鹏城买房。

甭管新房还是老房,只要在鹏城买,那就指定不会亏。

老房有可能被拆迁,新房就算放着,等以后也能涨到价。

诶?

就算有人舍不得花钱买房也无所谓。

反正目前他手里的钱很是富裕,而且这么多人跟他去鹏城工作,总是要解决住宿问题的吧?

与其费劲去租几个员工宿舍楼,倒不如多买些民房改成员工宿舍。

到时候就跟员工们,凡是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来,或者踏踏实实的在他的服装厂干上多少年,就能把员工宿舍的房子所有权奖励给这样的员工。

那这帮人不但能更积极努力的工作,还能间接的给他们好处。

这简直就是一举两得!

廖永明心里盘算的不错,对服装厂的未来也更有信心了。

不过服装厂的营业执照还没开始弄呢,暂时也不需要太多的工人。

廖永明就决定,第一波先带40个军嫂去鹏城。

只是他明就要出发了,这时候火车票就更不好买了。

所以众人商量决定,为了廖永明的安全,干脆让赵海波与李大坐明的火车,陪着廖永明先回鹏城。

赵海涛赶紧去买41张,开往鹏城方向的新火车票。

买到哪的票,赵海涛就带着那40个军嫂哪出发。

这边的事儿算是处理的都差不多了,转一早廖永明就在李大和赵海波的陪同下,再次登上了开往鹏城方向的火车。

又是一一夜过去,三人终于抵达了鹏城火车站。

“哎呀妈呀!

得亏坐的是卧铺,就这也快累死我了!”

来回就这么三次坐火车的经历,就已经让廖永明感觉再也受不了了。

他也没想到,自己竟如此不能吃苦。

看看人家李大,不愧是退役士兵,坐了一一宿的火车,竟然腰板还挺的那么直,真是不服不校

廖永明现在是真的很期待,国家能快速发展起来。

尤其是飞机和高铁,一定要越快发展起来越好。

他是真不想再受这个罪了。

三人很快回到了招待所,与赵海平、李堃等人碰了头。

简单洗漱后又吃了个饭,赵海平和李堃这才给廖永明汇报了,他们最近忙活的情况。

首先,开服装厂的位置已经找好了。

为了避免意外,赵海平做主先交了些定金。

如果廖永明确认没问题的话,这些铺子就可以都买下来。

如果看不中,那些定金也就只能损失了。

然后就是李堃这边,首先是他们已经跟生产缝纫机的国营工厂联系好了。

看在之前在批发市场那时候合作的不错的情况下,可以分批次提供一些缝纫机。

反正服装厂刚开始的时候,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但等服装厂真发展起来了,这些机器的问题估计还得找徐瑞丰这种官方的人帮忙解决。

其次就是,李堃带领兄弟们又把鹏城逛了几遍。

可以鹏城如今市面上卖的服装,不管是抢手的还是淘汰的,他们都弄到了样品,以后可以用来做对比和分析。

除此之外,他们还抽空把衣服做完了分类和整理。

等服装设计师和裁缝到位之后,应该很快就能上手开始工作。

“很好,非常好,特别好!”

对于留在鹏城的众人做出的努力,廖永明给予了他们极大的肯定。

“那行,那咱一会儿就去看我大姐夫订的那些铺子。

要是没问题的话,那咱争取今明两就把房子买下来。

然后咱就可以去申请营业执照。

等米国来的物资一到,人员也都到位后,咱的服装厂就正式开业!”

招待所只留下了两个人,负责留守大本营,以防万一有个啥事儿的,或者是老家那边来电话啥的。

赵海平带廖永明来的,是人民南路附近的迎春路。

这附近好几条路段,都已经是拆迁完毕重新规划建设好的。

而且周围好几条路都很繁华、热闹,应该很符合廖永明的要求。

其实廖永明哪是真懂怎么选地段呀。

反正在他的理念里,只要离火车站不算远,又是人群相对集中的地方,那大概率就错不了。

再又是已经拆迁重建完的,廖永明买起来就更放心了。

他坚信,这次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再遭遇拆迁了。

“大姐夫,我觉得这条街还不错。

虽然不是最繁华热闹的,可毕竟离那些地方都很近。

要是铺子没问题的话,我看选这里没问题。

走,咱看看铺子去。”

赵海平选铺子也挺不容易的,也就在这迎春路上找到了能出售加出租的一共13间铺子。

这时候的铺子本就没有多大差别,再加上又是重建好没两年的。

所以廖永明大致看了一下,就决定这13间铺子全要了。

“三弟,真都要了吗?

这地方的铺子可都不便宜呢。

而且还有四家,坚持只租不卖,是这铺子肯定得年年涨价,如果真卖的话,他们就得卖至少双倍的价格。”

双倍?

其实要是考虑到铺子未来的价值,廖永明并不觉得双倍的价格贵。

但都是一条街上的铺子,万一他真给那四家双倍价格买下来,大概率会被其他人家知道。

如果真这样的话,估计其他铺子会要求一视同仁,全都双倍价格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