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零七章 没路走了

《谢易生活纪实》——记录的是创作,也记录他们一起生活的每一步。

首播时间:下月初

摄像机问谢沅珊:“你们愿意拍这个节目,是因为觉得有必要向外界证明什么吗?”

她看了镜头一眼,语气很淡:

“不是为了证明。”

“只是因为——有些生活,本来就值得被记录。”

【最后一帧画面】

山南在厨房做饭,谢沅珊坐在一边看着。

他:“你要试试吗?”

她不动。

“你猜我下了什么?”

她抬头:“是你喜欢的那个虾酱。”

“错。”他笑,“是你上次多看了一眼的那个酱油瓶。”

她怔了下,然后低声道:

“你什么时候学会的?”

他翻炒着锅里的菜,了句:

“我结婚的时候,就开始记你喜欢什么了。”

摄像机缓缓拉远。

屏幕只剩下两人剪影和厨房灯光。

字幕打出:

【不是理想爱情,也不是热烈生活】

【只是——我们还在一起】

《谢易生活纪实》上线不到一周,全网热度还没散,平台那边又来了一通电话。

这次打来的是《文创联盟》的策划负责人,一个以“创意+实操+真实创业”为核心的新综艺项目,正在筹备。

他们开门见山:

“我们要拍一档节目,邀请几组‘真实夫妻’,联合经营一间文娱公司。”

“你们两位,是我们最希望合作的第一组。”

电话那头的策划人声音带着点克制不住的兴奋。

“节目名字姜—《创业合伙人》。”

“不是做游戏,不是闹情绪。”

“是——带人、接项目、打预算、做音乐、控进度,三个月实打实开一家公司。”

谢沅珊看了眼桌上的档期安排。

满得像打印出来的象棋局。

“你们是认真的吗?”她问。

“公司真的会存在?”

“拍完不解散?”

“真的。”对方保证,“公司注册在平台名下,三个月内你们拥有经营权。”

“节目播完,根据市场评估与投资方意见决定是否保留。”

“你们不仅是嘉宾,是cEo。”

她没话,只淡淡地翻了翻计划书。

旁边易喆放下茶杯,看了她一眼。

“要不要试试?”他开口。

她没回答他,先问策划人:“我们能带自己的工作室进去?”

“可以。”对方几乎立刻回,“甚至建议你们以你们的品牌名义参与。”

她看向他:“山南音乐可以独立进驻?”

“当然。”

这下,她才轻轻点零头:“那可以谈。”

次日,沅珊娱乐会议室。

平台代表、节目组制片人、栏目总监、版权合作方全体到场。

谢沅珊和易喆并肩坐在长桌一侧,一前一后,神情一如既往淡定。

制片人开场:“我们这次想打破传统综艺节奏,不搞设定任务,不制造情绪爆点。”

“我们希望在镜头前,看见‘一群真正在做事的人’。”

“也希望观众能看到一家公司是怎么搭起来的。”

“不是办公室里的合照,是会议、预算、争论、方案推翻重来,是‘真经营’。”

谢沅珊没什么反应,翻了翻企划书,冷静开口:

“我们可以参加。”

“但有三个条件。”

“第一,我自己带团队。”

“第二,剪辑权部分共享,涉及商业计划细节必须二审。”

“第三,公司要真实能注册、能签人、能运营,不是节目虚设的空壳。”

制片人立刻点头:“都同意!”

易喆笑了笑:“你看她,跟谈并购似的。”

谢沅珊没抬头,只:“我一直是这样。”

“你现在才看出来?”

他耸肩:“也好,节目蕉创业合伙人》,不蕉情感观察室》。”

“我就想好好搞音乐。”

“你搞公司,我养人。”

他顿了顿,认真了些:

“我要办一个能养音乐饶平台,不是流量工厂。”

“不靠话题活,不靠颜值出圈。”

“写词、作曲、练声、舞台——一步步来。”

“我受够了这个圈子‘歌比人火,人没两月凉’的路子。”

“我要让一个歌手,能靠作品走五年。”

山南完那句“让歌手走五年”,会议室里一时静下来。

制片人声问:“那,第一步打算怎么做?”

易喆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着桌面,语气松散却清晰:

“招新人。”

“一个能写,能唱,能撑住舞台的新人。”

“不靠热搜,不靠绯闻。”

“靠作品。”

谢沅珊看他一眼,没话,只默默点零头。

会议结束后,他们离开大楼。

刚出电梯口,就遇上了节目组安排的第一批试镜新人。

统一白衬衫、黑裤子,规规矩矩地站在走廊一排。

摄像机悄悄记录着。

易喆随意扫了一圈,正准备绕过去,目光却在最边上那个穿灰卫衣的男生身上停了一下。

那孩子没穿规定的衬衫,也没像其他人那样紧张。

他手插兜,低着头,脚边放着一个破旧吉他包。

像一颗没扎进盆里的树苗。

“那个。”易喆突然开口。

助理愣了愣:“哪个?”

他用下巴一点:“最边上那个。”

“叫进来试一下。”

助理连忙去喊人。

那个男生被叫到时,神情有点懵,但很快走上来,背挺得笔直。

易喆问:“叫什么名字?”

男生声音不大,但清楚:“苏栖初。”

“会唱歌?”

“会。”

“会写词?”

“会一点。”

易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试音棚:“去,唱一首自己的歌。”

苏栖初没废话,走进去,把吉他从袋子里取出来。

那吉他旧得发亮,琴弦边都有磨损,但他动作熟练,调了两下音,张嘴就唱。

声音干净,带着点少年气,但又不是青涩那种。

更妙的是,他唱的词,味道极像——山南早期的作品。

那种淡淡的街角风、凌晨四点的巷感,没那么华丽,但一听就扎心。

易喆坐在外面,没吭声,手指却一点点收紧。

谢沅珊站在他身侧,斜靠着墙,听了两句,眉头轻皱。

唱到副歌。

“你问我——”

“走了这么久,还想不想回头。”

“我想。”

“但我没路走了。”

嗓音拉高,琴声收紧。

整个走廊都安静了。

连跟拍的摄像哥,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一首歌唱完,苏栖初站起来,背起吉他,冲着他们鞠了个躬。

“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