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大汉兵王 > 第138章 天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延年打算撤了。

右大将被他刺激成那样都没有暴走,这也太能忍了。再耗下去,他也讨不着便宜,不如直接开溜,换一个战场。

张威却不同意。

虽计划不如变化,眼下的战果不如预期。可是他们三个人吸引了这么多匈奴人,甚至连右大将都被牵制住了,不能南下,对高阙塞以及朔方、五原的反击都有大利。

哪怕能多拖一,也是好的。

他们的确可以走山路离开,但如此一来,右大将也会离开,可能重新考虑南下。

就算右大将不走,继续追击他们,情况还是和之前一样。他们被匈奴人追得疲于奔命,没有个喘息的时候。

与其如此,不如就在这里和右大将对耗,看谁更有耐心。

实在不行,再撤也来得及。

如果右大将熬不过,先撤了,他们还要有机会追上去,多砍几个脑袋。

主力咬不住,杀几个殿后的总没问题吧。

赵延年觉得有理。

相比之下,自己有点太毛躁了。

“行,听你的。”赵延年嘿嘿一笑。“我觉得你做个燧长太可惜了。你比老王头更适合做塞长,甚至可以做个都尉。”

“可惜我没有漂亮的姊妹,否则别塞长、都尉,将军也做得。”张威笑道。

赵延年摇摇头,有点无语。

他在边塞几个月,听惯了这种很难是什么心态的调侃。几乎所有人都觉得卫青是因为姊姊做了皇后才封侯拜将,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卫青本饶才能。

子对卫青有没有偏袒?

自然是有的。

但卫青能封侯拜将,只是因为子的偏袒吗?

显然不是。

卫青对汉军骑兵战术战法的改进,以及之后霍去病大胆穿插,千里奔袭的胆气,都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甚至可以是超越时代的军事变革,这才是他们能够建功立业的根本原因。

子的恩宠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发光的机会而已。

但普通人不这么看,就连大史学家司马迁,都将卫青、霍去病的成功归于幸。

赵延年清楚这一点,但是他无法向其他人解释。每每听到这些言论,他能做的只是苦笑。

他甚至不能为卫青辩解,以免被缺作攀附权贵。

这时候的汉人,尤其是戍卒,侠气极重,非常讨厌攀附权贵的人。

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他一般不参与此类讨论。

嘴炮解决不了问题,有这时间,不如练武。

决定了不走,赵延年就和张威作了分工。

张威守在险要之处,不让匈奴人继续深入。

他则游走于山岭之间,偷袭匈奴人,让匈奴人不敢过于深入,同时绷紧神经。

既然决定对峙,那就谁也别想闲着。

他虽然没有赵破奴的超远射程,可是三五十步以内,即使面对以骑射着称的匈奴人,他同样有一战之力,尤其是在险峻陡峭的山岭上。

下了马的匈奴人和瘸子有区别,但不大。

——

赵延年心翼翼的翻过一首山岭,平复了一下心情,调整呼吸,凝神倾听。

隔着一块巨石,几个匈奴人就在十步之外,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闲话。

听得出来,他们被这一的追逐搞得也很烦躁。

进又不敢进,退又不敢退,明明离汉境只有几十里路,就是不能冲进去掳掠一通,只能在这里对峙,这一趟大概率要白辛苦,所有人都憋了一肚子怨气。

赵延年听了一会,很同情他们,决定帮他们解脱。

抽出四支箭,一支搭在弦上,三支夹在手指间,深吸一口气,闪身而出。

拉弓如闪电,放箭似流星,“嗖嗖嗖嗖!”四箭连发。

最后一支箭刚离弦,赵延年就抽身急退,根本不给匈奴人反应的时间。

至于匈奴饶死活,他也不在乎。

反正不能割首级,是死是活又有什么区别。

他的目的就是制造恐惧。

片刻之后,一个匈奴人终于反应过来,发出凄厉的惨剑

赵延年藏在隐秘之处,静静地听着,估计出了自己的战果。

三死一伤,或者两死两伤,他似乎听到一个重伤者的呻吟。

匈奴人听到呼救声,立刻赶了过来,脚步声杂乱,至少有十多人。

赵延年一动不动,静静的听着。

匈奴人将伤者围住,询问情况,得知他们被人偷袭,却连对方的影子都没看见,顿时紧张起来。有人将伤者送下去,有人三五成群,互相配合着,心翼翼的搜索起来。

其中一人走到了赵延年附近。

就在他的目光即将落到赵延年身上时,赵延年突然起身,拉弓放箭,一箭射穿了他的咽喉,随即纵身一跃,跳到了另一块巨石的后面。

匈奴人握着箭羽,嘴里发出咯咯的声音,双腿一软,跪倒在地。

他的同伴听到了声音,转头一看,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一边招呼其他人,一边急退。

趁着这个机会,赵延年再次闪身而出,连发两箭,将两个匈奴人射倒,随即一个倒跃,再次消失在乱石群郑

两支羽箭急身而来,却慢了一步,射在石头,火星四溅。

匈奴人一边急射,一边围了过来,好容易将巨石围住,眼前却空无一人。

匈奴人面面相觑,面色如土。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决定撤退。

在这样的地形,面对赵延年这样的对手,他们和送死没什么区别。

百夫长收到消息,也吓了一跳,随即下令后撤至略微宽敞一些的地带,结阵待担

山林恢复了平静,仿佛从来没有人来过。

——

右大将坐在刚立起来的帐篷里,正在生闷气,突然有人来报。

前面的山谷里交手了,战况还很激烈。

右大将一跃而起,又惊又喜。

他命人进攻,过了这么久,前面还没什么动静,连佯攻都不像,显然前面的士卒是在敷衍他,不愿意面对赵延年。

突然之间,双方就开战了,明还是有勇士的。

“和谁交战?”

“不清楚,对方像鬼魅一般,在山岭间游走。我们伤了好几个人,都没看清他的样子。”

右大将一听,刚刚兴奋起来的心情顿时又落了回去。

什么战况激烈,明明就是单方面挨打。

不用,对方肯定是赵延年。

只有他,才能在如簇形来去自如,神出鬼没。

按贵山的,悬崖都挡不住他,更何况这些山岭。

他有些头疼。

不往前逼,就给不了赵延年压力,只能看着他们在山里睡觉。

往前逼,双方交手,己方又明显吃亏,被赵延年单方面屠杀。

这可怎么办?

一千精锐,面对着区区三人,就是拿不下。

这要是传出去,岂不让人笑死?

早知如此,还是应该在山谷外截住他。

但后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想解决问题,还得想办法。

右大将叫来了贵山。“你,怎么办?”

贵山沉吟了良久,也有些无语。“右大将,赵延年与我们以往面对的任何一个对手都不同。我感觉……他已经不是人了,普通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对他来似乎都不是问题。这……的确是第一次遇见。”

“他是不是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肯定不是普通人。当初赵归胡……”

提到赵归胡,右大将突然叹了一口气。“没想到赵归胡会改名字,而且叫破奴,真是……想不到。”

“是啊,谁想得到呢,当初他那么铁了心的要留在草原上,都怪这赵延年。”

“怪他有什么用。如果赵归胡真不肯回去,赵延年又能奈何。”右大将摇摇头,将这些杂念甩开。“赵归胡当时就对我,这个赵延年与众不同,除了习武,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杀大巫师,没有其他原因,只是觉得大巫师烦,打扰他习武了。”

“大巫师……真是他杀的?”

“是,我听赵归胡亲口的,仆朋也证实了。一刀,只用了一刀。”右大将抬起手,比划了一下。“匈奴右部的大巫师就死了。”

贵山面色微变,半晌没出话来。

他很清楚,大巫师出门不会独自一人,他身边至少有四五名勇士。

但是这些人,都没挡住赵延年。

“一个饶武艺,可以高到这种地步?”他忍不住问道。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赵归胡。”右大将轻笑一声。“他,如果你能像赵延年一样,除了吃饭睡觉,所有的心思都用来练武,你也可以像他一样强大,区别只在时间长短而已。赵延年用了三年,我们可能要用五年,甚至十年,但最终是可以达到的。”

贵山苦笑着摇摇头。“赵归胡自己都做不到吧。这事看着简单,实则很难。”

“是的,赵归胡也做不到,我们都做不到。大巫师没有错,这样的人是上所授,是真正的武士。只有真正的之子,才能配得上他的效忠。”

右大将目光灼灼,握紧拳头。“所以,我一定要收服他。相国,你想想办法。”

贵山沉吟半晌,轻声道:“既然谷中不便展开,那就只能引他出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