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残骸的异常信号
“雾隐星域”的星尘浓度是银河系平均值的十七倍,这里的电磁干扰能让最先进的探测器变成瞎子。炎夏科考队在此发现的“星槎残骸”却打破了这片空域的沉寂——这艘疑似上古文明的飞行器残体,外壳覆盖着与火星遗迹符文同源的刻痕,近三个月来,每周三的凌晨三点,都会准时发射一段频率固定的脉冲信号,穿透厚重的星尘层,消失在星域深处。
这日凌晨,负责监测的队员赵野突然从控制台前弹起。屏幕上,脉冲信号的频谱图中多出一串规则的波纹,像被人用刻刀整齐地刻在原有信号上。他迅速将数据导入解析系统,原本乱码般的信号流竟自动排列成类似炎夏古篆的字符,其职阵”“启”“星核”三个字符清晰可辨,其余字符则在星尘干扰下忽明忽暗,如同风中残烛。
“是人为添加的!”赵野放大信号的时间轴,发现新增波纹的起始点与三前暗星舰队在雾隐星域边缘的短暂停留完全吻合,“他们在利用星槎的原始信号传递信息!这些字符的排列方式,和我们在暗星‘蚀灵阵’中截获的指令格式一致!”
话音未落,星槎残骸突然发出低沉的嗡鸣。原本覆盖在外壳上的符文刻痕亮起红光,残体断裂处渗出银白色的液态金属,在星尘中凝结成扭曲的几何体,其棱角角度恰好与信号中的字符间距对应。赵野抓起辐射检测仪冲向舱门,仪器的数值瞬间爆表——这些液态金属散发的能量辐射,与星核爆炸前的能量特征有着89%的相似度。
古阵残图的拼接线索
消息传到炎夏主舰时,林烨正对着陈老临终前留下的木盒出神。盒内装着半张泛黄的帛书,上面绘制着残缺的阵法图,图中以朱砂标注的“七星定位点”,与星槎残骸的脉冲信号频率存在数学上的映射关系。当赵野传来的字符数据投射到帛书残图上,那些模糊的线条竟开始自动补全,在空白处浮现出与星槎符文一致的刻痕。
“是‘启星阵’。”林烨的指尖抚过帛书边缘的磨损处,那里残留着淡淡的星尘痕迹,显然陈老生前曾带它深入过雾隐星域,“上古文明用星槎作为阵眼,通过七个星耗能量共振开启星际通道。暗星在信号中添加的字符,是在计算重启阵法的坐标参数。”
苏瑶将星槎残体的三维模型与阵法图重叠,模型上的红光符文与帛书朱砂线完美贴合:“但他们漏算了星尘的折射率。你看这组参数,假设星尘浓度是恒定的,可实际雾隐星域的星尘每时会发生12%的密度波动,强行启动只会导致能量过载——就像用错了钥匙强行开锁,最终会把锁芯彻底拧碎。”
她忽然指向模型中星槎的动力舱位置,那里的符文刻痕呈现出被高温灼烧的焦黑色:“这里有过二次爆炸的痕迹,明上古文明就是因为强行启动阵法失败,才导致星槎坠毁。暗星拿到的应该是不完整的阵法数据,他们以为补全参数就能成功,却不知道这是个早已被证明行不通的方案。”
破阵之法的双重验证
三日后,“追光号”抵达雾隐星域。星槎残骸的嗡鸣已变成刺耳的尖啸,银白色液态金属凝结的几何体开始高频震颤,星尘被震成肉眼可见的粒子流,在残体周围形成暗紫色的能量漩危赵野带来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暗星的信号正在引导三颗邻近恒星的能量向星槎汇聚,阵法启动倒计时已不足四时。
“必须同时切断能量源和信号引导。”林烨将帛书残图展开在控制台,图中被陈老用朱笔圈出的“断枢点”,恰好对应星槎残骸的左翼接口,“苏瑶,你带一队人用‘锁灵符’封锁恒星能量流,我去星槎内部破坏信号发射器。记住,锁灵符的能量频率要严格按照帛书标注的‘三七律’调节,快一毫秒或慢一毫秒,都会被能量流反噬。”
苏瑶检查着队员装备上的符阵发生器,指尖在控制面板上输入最后一组参数:“放心,我把陈老留下的‘验阵盘’带来了,每道符阵启动前都会双重校验。你那边的信号发射器如果不好拆,就用‘乱码符’干扰它的频率,我已经把暗星的信号特征输入符阵数据库了。”
当林烨穿过能量漩涡进入星槎残骸,扑面而来的是刺鼻的臭氧味。信号发射器就安装在驾驶舱的残垣上,表面覆盖着与暗星符号相同的雕刻,正随着脉冲信号闪烁红光。他刚要祭出乱码符,却发现发射器下方的舱壁上,刻着一行与陈老帛书同源的字:“星移则阵变,顺者昌。”
“原来如此。”林烨忽然明白陈老圈出“断枢点”的深意——不是要强行破坏,而是要引导。他迅速调整自身灵能,按照星尘流动的轨迹注入发射器,原本红光闪烁的暗星符号竟开始变色,逐渐与星槎自身的符文刻痕融合成柔和的金光。
此时,星槎外部传来苏瑶的通讯:“恒星能量流已被封锁,但暗星的后备信号还在持续发送!”林烨抬头看向驾驶舱的舷窗,只见三艘暗星战舰正冲破星尘层,舰首的能量炮对准了星槎残骸。
“启动‘逆阵’!”林烨将最后一道灵能注入发射器,星槎的符文刻痕突然全部亮起,液态金属凝结的几何体瞬间重组,化作与暗星战舰能量频率相反的“反射阵”。当暗星的能量炮射来时,光束被几何体反射,精准命中战舰自身的能量核心,三艘战舰在星尘中爆成绚烂的光团。
残图背后的文明启示
当一切重归平静,星槎残骸的嗡鸣渐渐平息,银白色液态金属缩回残体内部,只在舱壁上留下与帛书残图吻合的完整刻痕。林烨将新拓印的阵法图与陈老的帛书拼接,一张完整的“启星阵”全貌展现在众人面前——图中最外侧的环形轨道,标注的赫然是现代文观测中的“安全跃迁带”。
“上古文明早就发现了这个跃迁带,只是当时的技术无法精准定位星尘流动规律。”苏瑶用验阵盘扫描完整的阵法图,屏幕上显示出无数个微调参数,“这些参数对应的,正是星尘密度的实时波动值。陈老当年应该是解开了这个秘密,才在帛书上标注‘顺者昌’。”
赵野突然指着驾驶舱角落的一个金属盒,里面装着几卷更古老的帛书,其中一卷记载着上古文明的星图:“您看这里,他们标注的‘宜居星域’,和我们炎夏最新发现的‘青云星系’完全重合!”
林烨望着窗外渐渐散去的星尘,仿佛看到上古先民驾驶星槎探索宇宙的身影。他将完整的“启星阵”数据发送给星际联盟,附带的明中写道:“真正的文明传承,不是复刻过去的技术,而是领悟其中顺应规律的智慧。”
追光号驶离雾隐星域时,星槎残骸再次发射脉冲信号,这次的信号中,除了原始频率,还多了一段炎夏古乐的旋律——那是林烨特意留下的“平安符”能量波,如同两个时代的文明,在浩瀚星空中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