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了之事?
听到许太傅的回答,林清雪心里简直逗乐了,看来,这家伙这是留口气等着她呢!
“起驾回宫,皇帝的身体最为要紧!!”
正阳宫。
此刻妃嫔们早已更换上了素色衣裙,面色哀牵
尤其是那些未曾孕育子嗣的嫔妃,心里对于自己青灯古佛的未来感到难受。
一时间,沉闷压抑的氛围萦绕在整个殿宇之内。
“太后娘娘到!”
林清雪越过一众妃嫔,在皇后身边停留了一瞬,平静安慰道:
“皇后,这些日子你操劳甚多,先带领后宫妃嫔下去休息,这里有哀家在。”
皇后一听这话,也是长松了一口气,将林清雪的吩咐奉为神明。
“诺,母后,儿媳遵命!”
太后回来了,她的主心骨也就有了,皇后此时才感觉到什么叫踏实。
进入内室,一股霉味腐味混合味道萦绕鼻尖,林清雪微微抬了抬手,冷然道:
“行了,这里有哀家在,你们都先行下去!”
“诺!”
伺候的宫人们,逃也似地离开了这个沉闷压抑的内室。
周凌轩听到动静,眨巴了眼睛,费力地望着远方。
他有预感,自己要等的人回来了!
因为脑疾复发,如今的周凌轩,已经不出来一句完整的话,只会咿呀咿呀的怪叫出声音,根本无人懂他话语之中的意思。
“皇帝,你是在等哀家吧,放心,得知你即将要步先帝的后尘,哀家自然是彻夜兼程,生怕错过了你的最后一程!”
随着林清雪的徐徐完,床榻上的周凌轩眼睛那是越瞪越圆,脖颈处清晰可见的青筋都在不断暴起。
显然,林清雪的话,成功刺激到了男人。
“急眼了,皇帝的定力还是如此不记,要怪只怪你生出歹念,你放心去吧,待你走后,你心心念念的帝位,哀家就笑纳了。”
“这是你留下的遗诏,哀家会好好接替你的权柄,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当杜撰捏造的明黄色遗诏,从林清雪袖口拿出后,床榻上躺着的周凌轩更加激动了,愤怒狂暴的眼神死死地盯着林清雪,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
“哎,周凌轩,你这个要死不活的样子,倒是让哀家想起当年。”
“当年,你也是这样匍匐在地,请求哀家辅佐你夺位,时过境迁,哀家甚是想念。”
听到这里,周凌轩更加崩溃了,这可是他当最屈辱的过去之一,这个贱妇就是故意的,这个窃国盗匪!!
“啊啊……”
听到这个愤怒的呻吟吼叫,林清雪面色如常,似乎是想到了更开心的事情,继续往男饶心口插刀子。
“对了,皇后提前奏请本宫,她想要离宫远游,哀家应允了。”
“而且,我还会让无所出的宫妃离宫自嫁,省得她们因为你而常伴青灯古佛!!”
闻言,周凌轩更是目眦欲裂,恨得咬牙切齿,面目狰狞,一口气堵到了嗓子眼,直接怒急攻心而死!
不久,林清雪出来后,手捧黄明色遗诏,面色哀切道:
“皇上去了,此乃他交托给哀家的遗诏!!”
许太傅等人看到还有遗诏,也是心中一喜。
还好,皇帝不算太离谱,还给他们留有遗诏。
不过,面对此事,还有人觉得不妥,声建议道:
“微臣斗胆,是否该查验一下遗诏的真实性!”
“这是自然,哀家身正不怕影子斜,李太傅,你们可以随意检查,多找几人共同分辨真伪,以免后人如同李大人一般,随意诟病哀家!”
听到林清雪这有所意指的话时,提出质疑的李大人早已汗如雨下,可是想到自己是为了社稷着想,又勉强挺直了腰背。
许太傅众目睽睽之下,开始检验遗诏真伪:字迹跟皇帝的完全一致,还有大周朝祖传下来的龙纹帝印!
“老臣敢以自己的数十年清名做担保,此遗诏上面的所有内容 全部都是皇上真迹!”
淮王等人也轮流核验一遍,确定无误。
随后,由许太傅亲自在廊下掷地有声地通读一遍遗诏内容。
“肃静,先帝遗诏,朕在位三月,自觉俯愧与大周朝列祖列宗,经监的院使卜算,太后林清雪乃是我朝的真命帝星。”
“因而,朕决定秉承意,将皇位禅让与太后,朝臣不得阻挠,需以遗诏为先!”
这封遗诏是林清雪自己模仿狗皇帝笔迹杜撰而来,不过,真相如何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她可以名正言顺的登上帝位。
且无需担负“窃国”之名,史书上只会记载她在危难之际掌权柄、诛匈奴、登帝位!
虽然女帝无人开创,但林清雪收复匈奴的功绩太过突出,一时间,无人敢指责她德不配位。
三月后,林清雪正式登基为帝,号“昭宁”,意为前路璀璨,安宁顺遂之意,且还结合了女儿林悠宁的名字。
是的,林清雪给女儿改姓“林”,抛去曾经,立为皇太女!
昭宁元年,林清雪正式设立女官制度,犒赏参加匈奴一战的女卫,对其进行统一嘉奖。
昭宁二年,黎城正式开通北边商路,连通内外,拓展外贸,原匈奴人在经济和文化双重诱导下,逐渐心悦诚服……
后世历史学者研究昭宁女帝生平时,有人常心生疑虑:为何在那样一个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会滋养出那样一位精彩绝伦的女帝。
她能设女官、建女学、通商路、收匈奴、改粮种、兴水利……
史学家交流会上,一位记者辛辣地提出了关于昭宁女帝的相关问题。
“端木老师,您在研究时,觉得昭宁女帝身上,有没有让人觉得诟病的地方?”
“你若问我,我只有一个想法,昭宁女帝称帝太迟,若她可以提前登基,那么她所缔造的盛世王朝,将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我的是诟病,其实是缺点,不是让您给予赞美!”
男记者继续挖坑,显然他本人并不想听从女帝的溢美之词,而是奔着黑料来的。
“你如果非要诟病的地方,那只能一点,给自己女儿改姓林,这一点常被人误解。”
“但我觉得昭宁女帝做的对,自己缔造的盛世伟业,为何要披上男权的姓氏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