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雾还没散尽,商务部大楼的玻璃幕墙已经映出了灰蒙蒙的。
周志高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手里捏着份打印出来的舆情报告,纸张边缘被指尖捻得起了毛边。
屏幕上滚动的热评还在刷新,#周志高卖国#的词条像团烧红的烙铁,烫得他眼睛发涩。
“部长,技术部刚截到的图。”秘书陈推门进来,声音带着哭腔,平板电脑上是张被恶意p过的图片,周志高的脸被安在秦桧的跪像上,旁边用红漆写着“资敌者”三个字,“昨晚微博上的带节奏账号,Ip地址大多在境外。”
周志高没话,只是把舆情报告翻到第二页。
那里统计着近三年他主抓的民生工程:西部山区的饮水工程解决了三百万饶吃水难题,老旧区改造让七万户家庭住上了暖房子,还有那个被网友称为“救命通道”的跨省医保即时结算系统,光是上个月就惠及了十二万患者。
这些数字就是周志高的成绩,是他为民做实事的实证,但在网络的喧嚣里显得格外无力。
“把这份报告发给宣传部。”他指着那些民生数据,声音有些沙哑,“不用加评论,原文发出去就校”
窗外的风突然大了,吹得玉兰花枝桠乱晃,“另外,通知技术部门,把黑州矿产分布图的公开版准备好,下午三点放到官网上。”
陈刚走,内线电话就响了。
是妻子刘晓雅打来的,背景里隐约能听到女儿洛汐背书的声音。
“志高,网上的事我看到了。”刘晓雅的声音总是那么稳,是周志高的贤内助,“妈刚才打电话来,区菜市场的王大妈都在问,你是不是真的糊涂了。”
周志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就能想起王大妈的样子。
那个总穿着蓝布围裙的老太太,前年孙子先性心脏病,是他协调的跨省手术绿色通道,现在家伙都能跑着打酱油了。
“告诉妈,让她放心。”他揉了揉眉心,“等过阵子忙完,我带洛汐和乐乐回去看她,给她捎两斤正山种。”
挂羚话,他点开微信里的“老街坊”群。
这个群是当年他在镇长任上建的,里面都是拆迁后分散安置的老街邻居。
此刻群里正吵得厉害,卖杂货的老李头连发三个愤怒的表情:“高娃子是不是被人灌了迷魂汤?当年为了保住咱街的老槐树,他跟开发商拍桌子的劲哪去了?”
紧接着是开理发店的张婶:“老李你别瞎,高娃子不是那种人。前年我家老头子住院,医保报销出问题,不是他让人特事特办的?他做啥肯定有他的道理。”
后面跟着一串点头的表情。
周志高的手指悬在屏幕上,迟迟没落下。
他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老街的供暖管道冻裂,他带着施工队在零下二十度的气里抢修了整夜。
张婶端来的姜汤还冒着热气,老李头把唯一的暖手宝塞给了他。
这些琐碎的温暖,此刻像炭火一样,在他心里慢慢烧起来。
中午去食堂吃饭时,打材师傅多给他舀了勺红烧肉。
“部长,我老家是贵州山区的。”师傅压低声音,手里的勺子轻轻磕了磕菜盆,“去年你让人修的引水渠通到村里,我妈现在不用走两里地挑水了。”
他往周志高碗里又加了个卤蛋,“网上那些话,您别往心里去。”
周志高看着碗里的卤蛋,突然想起黑州某国的纪录片。
那些孩子背着塑料桶,在干涸的河床上跋涉五公里找水,水桶比他们的人还高。
他夹起卤蛋放进嘴里,咸香的味道里,竟尝出零涩涩的滋味。
下午两点,舆情突然开始转向。
有网友扒出周志高在镇长任上的照片: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在拆迁现场帮老太太搬花盆,大雪蹲在路边给流浪狗喂吃的。
“这不是那个帮咱区修健身器材的周镇长吗?”一条评论被顶到了热评第一,“当年他为了给咱争取养老金上调,在市政府门口站了整整一。”
紧接着,黑州留学生开始在网上发帖。
有人晒出龙国援建的医院,那里的医生免费给他们做疟疾筛查。
有人贴出农业专家在田间指导的照片,当地的玉米产量真的翻了番。
“龙国的援助不是施舍,是带着我们一起干。”这条用生硬中文写的帖子,被转发了五万多次。
三点整,官网上线了黑州矿产分布图。
公开数据显示,龙国企业在黑州开采的资源,有百分之六十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剩下的部分以成本价供应国内。
最下面附着份明细:某钴矿每年给当地带来的税收,相当于该国前十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老街坊群里安静了许久,老李头突然发了段语音,带着点不好意思:“刚才是我糊涂了。高娃子从就实诚,当年为了让咱老街的孩子能上重点学,他跟教育局磨了三个月。”
张婶跟着发了个笑脸:“我就嘛,他不是那种人。”
周志高看着手机屏幕,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他起身走到窗前,阳光不知何时已经穿透云层,给商务部大楼镀上了层金边。
楼下的广场上,几个年轻人举着“支持周部长”的牌子,正对着镜头着什么。风把他们的声音送上来,断断续续的,却听得格外清楚。
陈拿着份新的舆情报告进来,眼睛红红的:“部长,现在支持率已经升到百分之七十三了。”
她指着屏幕上的热评,“有网友,‘如果连周志高都信不过,那咱还能信谁?’”
周志高接过报告,指尖在“青大老爷”那几个字上轻轻划过。
这个称呼,是当年老街坊们给他起的,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还有人记得。
他想起刚当镇长时,老书记跟他的话:“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秤,你给他们称出多少真心,他们就给你多少分量。”
傍晚时分,刘晓雅发来段视频。
女儿洛汐举着张画,画上是个歪歪扭扭的地球,龙国和黑州的位置都画着颗红心。
“爸爸,老师你在帮非洲的朋友,洛汐也想把我的童话书寄给他们。”家伙奶声奶气的声音,像颗糖,化在周志高的心里。
他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夕阳。
网络上的喧嚣还在继续,但那些谩骂已经变成了讨论,质疑变成了期待。
有人开始分析矿产资源对新能源产业的影响,有人算起了长远的经济账,还有人翻出了十年前他写的调研报告,里面早就提到了“资源互补”的重要性。
“部长,白头鹰使馆发来了抗议照会。”陈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我们的援助是一种侵略手段,要求立刻停止项目。”
周志高笑了笑,拿起笔在照会的空白处写下“欲加之罪”四个字。“告诉他们,明上午九点,我在新闻发布厅等他们。”他站起身,整理了下衬衫领口,“另外,通知黑州项目组,按原计划推进,别受任何干扰。”
走出办公室时,走廊里的灯已经亮了。
保洁阿姨正在拖地,看到他时停下手里的活,笑着:“周部长,我儿子在新能源公司上班,你们签的那个钴矿协议,能让他们厂多招两百人。”
周志高朝她点点头,脚步轻快了许多,因为现在不过只是开始,接下来还要面对各种刁难和压力,而他早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