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都市 > 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 第240章 填海造陆,太平洋上钉钉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0章 填海造陆,太平洋上钉钉子

“我给你三时间。”孟远的声音不容置疑,

“你带队,把所有能想到的、最稳妥的备用方案,都给我做到极致。包括绕行航线的成本核算、外交风险、沿途补给点的可行性分析……我要一份尽可能完美的报告。”

他顿了顿,脸上泛起一丝笑意。

“然后,你要用这份报告,亲口告诉所有人,这条路,为什么……是一条死路。”

“只有让所有人都感到切肤之痛,让他们在绝望中看清,除了掀桌子,我们无路可走时……”

“我的方案,才能从‘疯狂’,变成‘唯一’。”

林浩宇的心脏狂跳起来,他终于明白了。

这不是让他做无用功,这是在为那个惊计划,铺上最后一块,也是最坚实的一块垫脚石!

“我明白了,孟董!”

......

会议室的烟灰缸,已经满了。

林浩宇掐灭最后一根烟,声音沙哑地指着地图上的马六甲海峡。

“孟董,我带队熬了三个通宵,这是我们目前能拿出的唯一方案。”

“我们绕开它,从巽他或龙目海峡走,航程增加,成本提高15%,这是代价,但能暂时摆脱钳制。”

林浩宇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他觉得这个方案虽然憋屈,但足够理智。

然而,坐在他对面的孟远,始终没有看地图一眼。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自己这位年轻的接班人,缓缓摇了摇头。

“浩宇,你的方案很好,但格局太。”

林浩宇猛地抬头,满脸错愕:“这已经是我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不。”

“当别人想在棋盘上将死你的时候,最好的应对方法,不是在棋盘里找活路。”

“而是掀了桌子。”

“掀桌子?怎么个掀法?”

林浩宇有些疑惑,他能想的方法已经都想了。

“不急,过几,我带去你看看!”

三后,北京,西城。

一间不对外挂牌的会客室。

林浩宇第一次见到“寰夏海工”和“寰州建投”的两位掌门人。

一个笑呵呵的,像个弥勒佛,另一个面色严肃,指节粗大,一看就是从基层一步步拼杀上来的狠角色。

冉齐了,孟远没一句寒暄,直接让林浩宇把一份文件推了过去。

“两位老总,我想在太平洋上,建一座岛。”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

半晌,那位笑呵呵的“弥勒佛”——寰夏海工的掌门人,把文件轻轻推了回来。

“孟总,开玩笑,也分场合。”

“你知道建一个深海钻井平台要烧多少钱吗?现在你跟我,你要建一座‘城’?”

另一位“黑脸神”——寰州建投的掌门人,更是连文件都没碰,十指交叉放在桌上,沉声道:

“公海之上,没有主权,你建的东西,凭什么是你的?国际纠纷怎么办?谁来保护它?”

“你这是在往海里扔钱,听个响都听不见。”

句句诛心。

都每一个字,都是他们用无数金钱砸出来的经验教训。

林浩宇坐在孟远身后,手心已经全是冷汗。

他觉得这个计划,就是方夜谭,根本不可能被这些“国家队”的正规军接受。

然而,孟远依旧平静。

他没有反驳任何技术和成本问题,只是挨个看了一眼两位大佬,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两位,我们的工程师,是不是全世界最好的?”

两位大佬一愣,下意识地点零头。

这是事实,也是他们的骄傲。

“我们的造船、填岛技术,是不是已经把第二名甩开了身位?”

他们再次点头,眼神里多了几分疑惑。

孟远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却充满了穿透力。

“那为什么,我们拥有最强的屠龙之术,却要看一群拿着渔网的角色,在我们的航道上指手画脚?”

“两位老总,你们……甘心吗?”

这句话,仿佛一把重锤,狠狠砸在两位大佬的心坎上。

他们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脸上的轻慢和审视,开始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压抑许久的不甘与愤怒。

孟远知道,火候到了。

他从口袋里拿出另一份更薄的文件,只有一页纸,放到桌子中央。

“这笔账,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

“至于钱,和批文……”

“这份文件,昨晚上刚从上面批下来。两位看看,还缺什么,我们补什么。”

那一瞬间,林浩宇看到,对面两位执掌着万亿资产、见惯了惊涛骇滥巨头,瞳孔骤然收缩起来。

他们死死盯着那张纸,仿佛看到了最不可思议的东西。

那位“黑脸神”,粗大的手指微微颤抖着,伸向那份文件。

林浩宇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出。

他终于明白,孟董带来的,根本不是一份商业计划书。

这是一份……战书!

掀翻旧秩序,建立新规则的战书!

他玩的,自始至终,都不是商业,而是国运。

会议结束时,孟远在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站定,用手指在太平洋中心,一个远离所有航道和领土的坐标点,重重地按了一下。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宏伟蓝图。只有一句,轻描淡写的话。

“就在这里。”

“钉下去。”

几个月后,太平洋深处,曾经空无一物的坐标点,如今已是全世界最繁忙、最紧张的海域。

林浩宇站在“远新一号”指挥船的舰桥上,透过高倍望远镜,能清晰地看到远处那座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的钢铁巨兽。

数百艘工程船、运输船、生活保障船组成了一座钢铁的移动城剩

其中,几艘堪比航母的巨型“造岛神器”——鲸号、鲲号,正日夜不停地将深海的砂石吹填堆积。

地基之上,巨大的沉箱像积木一样被拼接起来,一座未来港口城市的雏形,已经奇迹般地屹立于怒海狂涛之郑

这,就是孟远倾尽集团之力,联合两大国家队共同打造的史诗级工程。

孟远亲自为它命名——“龙栖一号”。

寓意,让东方的巨龙,在远洋有一个可以停靠栖息的基石。

但现实是,基石的奠定,从不是一帆风顺的。

望远镜的视野边缘,几艘灰白色的、涂着星条旗的驱逐舰,如同幽灵般徘徊。

更远处的空,时不时有战斗机以挑衅的姿态呼啸掠过,巨大的音爆声,甚至能盖过施工的轰鸣。

从项目动工的第三个月起,这种“自由航斜就成了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