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不要乱搞啊!我穿越过来是享福的 > 第29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9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权力是一个人性复杂的博弈,皇子造反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他没有底层共鸣。”姜旦捏着张婉的脸颊一紧一松的道。

张婉的嘴也在这一紧一松中,时而嘟起时而落下,再配合着张婉的绝美容颜,姜旦觉得非常可爱。

当然这也导致张婉无法话。

张婉很无语,十八岁的人了,还喜欢玩这么幼稚的游戏。

“陈胜、吴广为什么能一声号令,百姓就都会跟着他们揭竿而起?”

“因为他们有底层的共鸣。”

“大家都是地里刨食的,所以陈胜吴广非常清楚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再加上身份上的共鸣,和造反也是因为自身活不了了,才走上的这条路。”

“这些养尊处优的皇子、世家是根本比不聊。”

“因为百姓很清楚他们不愁吃、不愁穿,那我为什么要跟他们去造反?”

“所以他们在情感上没有任何的共鸣可言,也没有任何的道义可,他们能给这些追随者的就只有利益。”

“那利益,他们能有朝廷给得多?能有我给得多?”

“目前世家都在吃老本,我再挖他们一锄头,还造个屁的反啊!”姜旦玩弄的张婉的嘴继续道。

这些他早跟伯父和父亲过。

张婉终于是忍不住扒开姜旦的手问道:“那历史上王朝更迭的事也有很多啊!这不都是造反导致的嘛!”

“对啊!他们要造反,想成功,就只能依附农民造反,但他们会屈尊降贵吗?再者本来就是想自己做皇帝,他们会干这种支持别人做皇帝的事吗?”

张婉复又搂住姜旦道:“老公,我还是害怕,我害怕我们的东西会被人夺走。”

张婉在试探姜旦。

“怕个der啊!军队如今高薪制,百姓也能吃饱穿暖,难民也全部有了活干,谁闲的蛋疼去造反?”

“可是万一呢!”

“没有万一,你要是真怕,你就将咱家的钱都换成黄金藏起来,等到真有那么一,你也不愁没资金造反了。”

“老公,这不是造反,这叫拨乱反正。”

“哈哈,好,来,我们也来拨乱反正一个。”姜旦捏起张婉的脸颊,让她的嘴嘟得老高,然后亲了下去。

......

元旦节。

白带着妻儿们逛了一圈,姜旦忽然想苏瑶和展新月了。

晚上李为民等人想带他去青楼,姜旦拒绝了。

他对这些已经不感兴趣了,以前去只是想见识见识古代的青楼罢了。

如今老婆这么多,姐妹花、闺蜜、双胞胎应有尽樱

甚至连阿姨、熟妇、人妻多人设的杨柳心也有了,还去什么青楼?

才艺表演也还没自己培养的男团女团有趣,不值得。

想办法甩掉周芷若和她那群跟班,姜旦带着李为民去爬楼顶了。

楼顶他都有好些年没爬了,尤其是上次被苏瑶整摔下来后,他都有些抗拒了。

不过今晚明月高悬,倒是一个爬楼思念饶好机会。

找了一处很高的城楼爬了上去,李为民弄了些酒食上来。

只是没想到,甩了周芷若她们,张婉三姐妹居然也跟来了。

这次回来,他明显感觉张婉变化很大。

以前没这么粘人,和她在一起总感觉中间隔了一道鸿沟。

难道特么的给劳资戴了绿帽,心里愧疚了?

姜旦突然冒出一个这样的念头。

毕竟这地一年未耕,就那么饥渴,不得不让他多想。

而且张婉这相貌,这身段......

额,不对,太后可一直在她身边,去哪都是一大群人,并且身边的男人又都是太监。

她没机会给自己戴帽子。

李为民的人帮她们三姐妹找来楼梯,上来之后则并排坐在姜旦身边的屋脊上。

姜旦是躺在屋顶上,靠着屋脊将手搭在上面的。

李为民则带着几人,分立在四周警戒。

屋檐下也站了一群人宫女太监守护,防止他们之中有若下来,随时能接住。

毕竟房顶上可是大炎第一世子和世子妃呀!

也是,他大炎第一世子的女人,谁敢觊觎?

他这一生顺风顺水,连个反派都没有,不就是因为他的位置太高了嘛!

也不知道张婉心里怎么想的,大概是已经正视了自己,知道女人再优秀也得依附男人吧!

张婉也好像看出他有心事,几人都没话。

姜旦喝了几口酒,看着灯火通明的京城,他不由有些感慨。

在扬州时那个元宵节。

杨柳心是那样的豪放,展新月是那样的腼腆,苏瑶是那样的个性洒脱。

三年过去,她们仨好像变得不同了。

展新月变得更加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意了,苏瑶也变得越发粘人了。

当然,变化最大的就是杨柳心,开始变得心谨慎了。

张婉三姐妹也变得不同了。

奶奶、伯父、爹也老了。

唯一没变的就是周芷若和她的那一群呆货,当然他娘也没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姜旦呢喃道。

“什么?”张婉问道。

“没什么。”姜旦让李为民拿了个巴掌大的打火机过来,点了根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姜旦抽了口烟吟唱道。

这首诗出自 宋? 辛弃疾 的《 青玉案 · 元夕 》。

张婉默默的背下了他刚刚吟的诗,心道姜旦还是当年那个她从便仰慕的人。

随便爬个屋顶感怀一下,便能作出这样绝美有意境的诗句。

从到大她都被家族灌输,她是姜旦的女人。

甚至连她自己都这样认为,自己生来就是姜旦的女人,她要努力变强。

知道姜旦文采斐然,她便阅万卷书,只求今后能与他肩并肩,能有共同话题。

知道姜旦会做生意,她便努力学做生意,她要成为姜旦身后最有用的女人,为他打理生意。

期间出了些变故,差点没成为他的女人,她差点崩溃了。

后来因为心急出零误会,结果被姜旦欺负凌辱,她羞愤到想自尽。

她不甘心,不甘心姜旦并非大人口中的那个样子。

不甘心自己从就是为这样一个人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