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遇事后诸葛亮,重生的阿斗躺赢了 > 第585章 江东终得一统,刘备安抚建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85章 江东终得一统,刘备安抚建业

刘备走了,留下一包银钱和一块令牌。

足够李典改头换面,安然归北。

李典亦未曾犹豫,随随便便包了自己的东西,就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

而后,刘备整军,兵分三路东征江东。

太史慈率北路军攻庐江郡,守将见汉军势盛,又无强援,自无心抵抗,开城投降;

关羽率中路军取丹阳郡,一路沿长江而下,攻克沿江重镇,直抵建业近郊,东吴地方将领见大势已去,献城归降;

刘备亲携南路军欲先克豫章郡,再取庐陵郡,两地守军本就人心涣散,又有程普出面招降,一路竟兵不血龋

随后在鲁肃的帮助下,顺势拿下会稽郡与吴郡全境。

期间,东吴虽有零星抵抗,却因群龙无首、人心难聚,难挡汉军锋芒。

三月间,三路大军会师建业,刘备亲登石头城宣告平定江东。

至此,东吴六郡才算彻底归入其麾下。

……

建业城内,刘备见韩当之子韩综。

念及韩当临终所托,又怜他年少失怙,温言许诺会护他周全,还会为他延请名师,助他成才。

刘备拉着他的手,温言道:

“孩儿,你若有何所求,可与朕言!”

岂料韩综挑眉嗤笑间满是不屑:“既如此,陛下何不封我将军?”

刘备呵呵一笑,轻抚其肩:“汝父功高,自有爵禄,你可承之。若得从军,得了功勋,亦可为将,守御一方,更不负汝父威名。”

“那我要孩朋,与我玩耍!”

“无妨,今后朕送你去成都,太子与你为朋,慧童与你为友,自不缺玩伴。”

“我不要那种!”

韩综摇摇头:“我要那种听话的奴仆,我了算,让他们当我的属下,服侍于我,我好指挥他们打仗,一旦不听话,我就不给他们饭吃。”

“什么?”

刘备面色微微一变,他未曾此童竟生这般想法。

难怪韩当临终有虑。

刘备细观此子,非有大德之志,又无统御之能。

却贪婪妄性,不知收敛。

若任其这般骄纵下去,不加以管教约束,难免走向歪路,再难回头。

刘备暗暗思忖:今我若只图“仁厚”贤明,而任其子成顽劣不羁之人,岂不辜负了韩老将军的临终所托?

断不可如此!

念及此处,刘备面色骤沉,冷然一哼。

厉声斥之道:“汝父以忠义着于当世,汝却唯知贪慕富贵、恃势骄横,此举何其辱没韩氏门楣!朕念及汝父昔日功勋,暂留汝爵禄,然汝须往陈到军营历练,自卒伍起步,革除旧习!”

“啊??”

韩综一怔,亦未想和善无比的刘备竟突然变脸。

把他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富贵公子哥,直接扔到陈到的军营里当兵了。

好的太子伴读呢?

还有奴仆傍身呢?

怎么都没有了?

韩综哇哇大哭,苦苦哀求,刘备却不为所动。

挥手让人拖下。

陈到在一旁劝道:“陛下,这般处置恐有人非议您失却仁德。”

刘备却坚定摇头:“今日纵容才是真的害他。今允其富贵,何其易也!然非正道,恐反误于他。纵使朕遭人闲话,朕也要教他走回正途,不负韩当生前英名。汝当悉心管教,万不可让其有失。”

陈到立刻会意,抱拳道:“末将明白!”

当然,刘备亦知新得江东之地,很多事情都很敏福

尤其是江东士族的态度最为紧要。

能留下而未投北者,也多对他这个皇帝带着些许期望。

为稳江东士族之心,庞统提出了一个建议。

让孙绍娶绵竹公主。

原来,刘备征伐益州时,收刘璋二子一女为义子义女。

那二子,自是刘循刘阐,今一个在军营为主将,一个于成都为文官。

还认刘璋之女刘蘅为义女,刘备称帝后,未封刘封、刘循等,却先册封其为绵竹公主。

也是到了出嫁的年纪。

倒与孙绍郎才女貌,正相般配。

于是庞统与鲁肃谋之,欲于长沙行大婚之礼。

使孙绍得聘陛下义女,以成秦晋之好。

如此,则孙绍遂为刘备女婿。

加之刘备与孙尚香旧日之谊,刘、孙二家,昔为表面之敌,今竟成姻亲叠加之势。

江东诸大士族再归心玄德,自当更无顾虑矣。

……

另一边,周瑜养病三月,终得痊愈。

离了安养之所,一路快马归往建业,往日病中沉郁尽散,只余满面神采。

及抵府门,早见仆从迎出,他不及细问,便大步跨入院郑

恰见乔执了团绣线,立于廊下候他,鬓边斜簪一支素白茉莉,仍是旧日温婉的可爱模样。

“公瑾!”

乔见他归来,手中绣绷险些落地,快步上前时,眼底瞬间已凝满了水光。

“我还以为你……不回来了?”

“家有贤妻,怎能不念?”

周瑜忙伸手扶住她,指腹触到她微凉的指尖,心头一暖,低声笑道:“让夫人久候了,家中可安好?”

入内坐定,侍女奉上新煮的雨前茶。

乔方细细来:“自云长将军入建业,府中从无半分惊扰。我担忧公瑾,亦曾卧病,还曾命人送过两回滋补的参汤,嘱府中好生照料,莫让琐事烦扰。”

着,她取过案上叠放的书信。

却望向门口:

“看,前几日你问起后院那株桂树,如今已抽了新枝,待秋日便能开花了。”

周瑜接过书信,指尖抚过信上熟悉的字迹,再看妻子眉眼间并无半分忧色,悬了三月的心终于彻底放下。

他执起乔的手,温声道:“我在病榻上常念及此事,怕你受委屈,如今见你安好,府中无恙,便比什么都好。”

乔垂眸浅笑,替他理了理衣襟上的褶皱:“公瑾且宽心,如今建业安稳,你既归来,往后便是好日子了。你也好歇歇了。”

“歇?”

周瑜闻言,不禁苦笑:“江东六郡,我与太史将军各领三郡之兵,欲重振江东水军,何来歇息之时?”

乔轻蹙眉尖:“便只几日,亦不可么?”

“不可,一日亦不可。”

周瑜语气虽坚,眼底却含着软意。

“既如此,岂不是才得相见,便又要别离?”

乔语声微低,指尖轻轻攥住他的衣袖。

周瑜见她这般模样,抿唇一笑,伸手抚过她的发鬓:“然陛下已允我,久驻守御之镇,不可轻离,但可携眷同往。”

乔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睛。

窗外日光斜照,透过窗棂落在二人身上,满室皆是久别重逢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