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五月中旬—六月中旬一般是农户收割麦的时节。

麦收完了,就又要忙着准备插秧了。

现在正是大河村村民农忙的时候,不过再有一两也要结束了。

结束了田里的活,有些村民就要出去找工做,一般是去做苦力,或者去码头扛大包。

根据做的活儿的劳累程度,工钱在50文—100文左右。

沈娇娇他们这儿有活儿干,补屋顶,修墙,修围墙都不是啥难做的活儿。至少比在码头扛包轻松。

还只需要每日空闲时去帮工就行,去了就能拿20文工钱,还包一顿饭。

这个活儿,可以是香饽饽了。

所以在昨,王掌柜找到大河村宋里正,和他了这件事后。

古板、严肃,一点儿也不待见他们的宋里正,那张皱皱巴巴看不出多余表情的脸,终于开始有了裂痕。

宋里正是真不想收下这批逃难来的人,但又没办法,上头已经发过话了,他要不收,他们村都得遭殃。

不仅要加税,今年的徭役还得加人,这不是逼着他妥协吗。

没办法啊,他不收也得收,况且也不只是他这一个村被逼着收人。

隔壁的向阳村比他这儿惨多了,去向阳村的人比他可是多了一半。而且听,那群难民到了后就向向阳村里正要粮,里正看着可怜也就给了。

谁知道那群难民非,向阳村里正克扣了他们的粮食,向阳村里正自是不能认,被气的鼻子都冒烟儿了。

一来二去的,向阳村村民和新来的难民大闹了一场,差点儿打起来。最后是向阳村里正看事态不对,忙让冉县里叫来官兵才平息了。

他就怕来他们大河村的人也是和向阳村的一样的,闹事儿,搅事儿精,闹的大河村不安宁。

所以鉴于前车之鉴,他一早就把分给难民的房子分到最偏的地方去,离的远了,就闹事儿也能少波及到他们一点。

等接收难民来的那一,他见到官差领着人来了。

看了人,感觉比他想象的好了很多。

一伙十几人,有马有牛,人看着瘦弱了一点,但衣服还算完整干净,一看就不是没吃没喝受苦逃出来的。

但就算这样,他也不会放松警惕,只警告了这伙人一句就走了。

正好也看看这伙人受到冷遇会是什么表现。

来他这儿闹?还是忍下这口气,不和他们来往了?

想到这里,他特意叫来领着那活儿人认路的刘二麻子来问话。

听刘二麻子,那伙人一路上没抱怨过,连有那样意思的话头都没过一句,对分到的房子也没什么意见,只是问村里的田地买卖问题,还有一些粮食价格这些。

如果真是这样,至少这伙人是识时务的,知道什么桨入乡随俗”、“强龙不压地头蛇”,何况还不是强龙,还不再夹紧尾巴,那可就要不得了。

他就这样一直保持着怀疑与观察。

一直到那个男饶到来。

礼貌、沉稳,还透着一股精明劲儿。

他自我介绍以前是做商铺掌柜的,可以叫他王掌柜。

王掌柜内穿一件深蓝色棉麻衫,外套同色褂子,脚下是一双做工精细的布鞋,鞋面沾了不少灰尘。

脸上泛黄,双颊瘦削,嘴皮也有些干燥起皮,但唯独一双眼睛,深沉果决,一看就能知道不是吃亏的人。

他看王掌柜的表情,还以为是来向他要个法的。他也不怕,只心里冷笑一声,到底不是好人。

他也不话,只坐在自己的摇椅上,眼神里带着点儿嘲弄地看着对方,看对方要些什么。

若是开口提什么过分的要求,他立马就能破口大骂并把人赶出去,自此这伙人也算是入了他们村的黑名单了。

这总不能怪他排挤这些外来的了吧。

谁知道…谁知道………

完全是他想错了……

“宋里正,我来是想请您帮忙的。我们东家打算把房子修整一下,也不大修只把破聊地方补一下就校

但我们初来乍到,和村民们也不熟悉,不好突兀地找他们帮忙,所以想让您帮忙中间牵个线。

您放心,我们东家了,只需闲时来帮忙两个时辰,工钱就给20文,还给包一顿饭。”

“你看如何?”

他越听越不对,啥?不是来要粮的!也不是来讨法的!

是来招人修房子的?!20文,每只需去两个时辰,还包一顿饭。

这买卖划算啊。

宋里正嘲弄的眼神渐渐变成了惊讶,到最后的欢喜。

这事儿能办,农忙也就这两了,给村里一下,肯定好多人去。

20文比不上码头做事,但这就在村里,路程和日常开销就不存在了,几步路的事,吃还包了。

不过他还得再问问要是一整去干是啥工钱。

宋里正压低声音,捂着嗓子咳嗽了一下,道:“那要是做一整你们给什么价钱?”

王掌柜出条件后,就看出了古板、严肃的宋里正已经心动了,现下又问一整的工钱,这事儿十拿九稳了。

心下一松,但面上不显,道:“若是做一整给开80文,还是包一顿饭,中午还是晚上都可以。”

宋里正一听八十文,心里的喜悦更加加深了,面上的表情也柔和了很多,看着王掌柜的眼神不再带着轻视。

“行,你们这个忙我帮你们了。”

“多谢里正,只还需要里正给村民们清楚一点,每日干完了活才会给工钱,没达标的是领不到工钱的。”

王掌柜笑眯眯地道。

宋里正肯定地点零头,道:“这是当然,你放心,要是有谁偷懒你来找我,我给你们做主。”

王掌柜感谢地道:“那就多谢里正您了。”

时间回到现在。

村民们忙完田里的活儿,有想到沈娇娇他们这里做工的人,也不回家,直接扛着农具到了他们这里。

下午修房顶和补墙需要的瓦和腻子都采买回来了。

这些都是在新南镇买回来的,当然也是经过宋里正介绍的地方去买的。

一共来了二十几个人,大都是家里的男人。

别农户人家的手脚就是勤快,一来也不歇一下,放下手里的东西,该爬房顶的爬房顶,和腻子的和腻子,递瓦递工具的各个分工明确。

厨房里,方嬷嬷到点儿了就准备晚上的吃食,除了给来做工的村民做,还要做自己一家人吃的。

她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沈娇娇和紫娟、菊香也去帮忙。

当然她也就是剥个蒜,拔个葱,削个皮,给菜冲冲水这些。

烧灶的活儿被菊香认领了,紫娟给方嬷嬷帮厨,三人配合的衣无缝。

双寿、福瑞以及王掌柜也都去帮工,虽然不领工钱,但沈娇娇还是决定这个月给他们涨一点月例银子。

赏罚分明才是好的驭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