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就此形成。七月初,八路军通过新华日报、新华社等渠道,向全国、全世界发布公告:正式成立山西抗日民主政府(辖绥远南部)、河北抗日民主政府(辖察哈尔南部)、山东抗日民主政府(辖河南东北部分地区)。
公告阐述了民主政府的施政纲领,强调坚持抗战、实行民主、改善民生。
此举已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但更大的惊雷还在后面。
七月十五日,华北地区所有能接收到的广播频率,都被一份来自“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的公开通电所覆盖。通电同时以明码电报的形式,发往了世界各地主要通讯社和政府部门。
通电首先以沉痛而愤怒的笔调,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集团对内压迫、对外侵略的罪行,宣布为了解放被军部财阀奴役的日本人民,为了彻底铲除战争的根源,日本共产主义同盟军携华北地区十几万日侨,正式成立“日本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
临时政府组成名单同时公布:冈田翔太任党中央总书记兼国家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林一郎任国务院总理;中村拓真任军委会副主席兼军政部长;佐藤明彦任总参谋长;同盟军正式改编为日本人民军,石川启介任人民军总司令。
通电详细列出了同盟军自成立以来,追随八路军参与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及辉煌战绩,从夜袭长治机场,到太原会战、大同会战、张家口会战等,宣称在这些决定性的大会战中,同盟军将士面对本国那些号称“精锐”的师团,打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1:100”的战损比!
通电郑重声明:“日本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简称日本共和国)临时政府,愿意接受八路军领导,与八路军并肩作战,为彻底收复中国东三省、解放被军国主义绑架的全日本而奋斗到底!
通电的最后,是一句用中文和日文重复的、斩钉截铁、充满了复仇意志的誓言:
“一九四零年九月十八日,追随八路军,出关讨逆!”
这道通电,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在全世界范围内炸开了锅!
重庆国民政府反应最为激烈。常凯申在得知消息后,再次砸了东西,痛骂“共产党祸国殃民,形同汉奸”!国民政府宣传部开动所有宣传机器,在《中央日报》等各大报刊上连篇累牍地发表社论、声明,宣称“国民政府乃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任何在中国境内成立之政权,无论其国籍为何,均应接受国民政府之管辖与指挥。八路军擅自扶持所谓日本民主政府,实为分裂国家、破坏抗战之非法行径,其心可诛!”试图将八路军塑造为破坏统一、勾结“日伪”的叛乱者。
日本东京大本营,更是如同被捅聊马蜂窝。皇震怒,军部大佬们暴跳如雷。他们一方面紧急通过电台和传单,对同盟军进行威胁利诱,宣称只要他们迷途知返,归顺皇,不仅可以既往不咎,还能授予高官厚禄;另一方面,则恶狠狠地发出威胁,宣称所有参与“叛乱”者,其在日本本土的家人、亲属,都将被视为“非国民”,严加惩处,株连九族,后果自负!
面对这两方面的舆论围攻,新生的“日本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临时政府,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应对策略。
对于重庆国民政府的指责,同盟军的宣传机构毫不客气地揭短。他们搜集了大量事例(宋兴华给的),详细揭露国民政府内部高层如何贪污腐败、克扣军饷,致使前线士兵饥寒交迫、伤亡惨重;如何操纵市场、侵吞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如何排除异己、打压地方抗日武装,制造摩擦,消耗抗战力量。
一篇篇檄文反问:“一个连自己同胞都要肆意欺压、残害的政府,一个在国难当头依旧不忘争权夺利、中饱私囊的政权,有何资格要求别饶信任与服从?有何面目代表四万万中国人民?”
而对于日本大本营的威胁,同盟军的回应则显得异常冷静,甚至带着一丝冷酷的决绝。广播里,代表临时政府发言饶声音平稳而清晰:
“革命,总要流血,总要牺牲。我们远在中国,为解放被军国主义毒害的祖国而战,暂时无法顾及本土的亲人。若他们不幸因我等之志而罹难,我们深感悲痛,但他们亦是为日本的新生、为东亚之永久和平,献出了生命。这笔血债,我们记下了。只希望,当同盟军的旗帜插上东京城头之日,尔等莫要后悔今日之暴校”
这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回应,带着一种破釜沉舟、义无反鼓悲壮,反而让日军大本营的宣传威胁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在日本国内一些底层士兵和反战人士心中,投下了一丝阴影。
就在这国内外舆论沸反盈、各方势力激烈博弈之际,北平,永定门内的征兵广场上,那块巨大的倒计时牌,在无数双饱含热泪与期盼的目光注视下,被值守的士兵郑重地翻过了一页。
血红色的数字,变成了:
“倒计时:63!”
一九四零年九月十八日,正一步步逼近。
这几个月里,中央军委正式确立了野战军→兵团→军\/纵队→师\/旅→团\/营的标准化军队编制体系。太原卫戍部队更名为山西警备兵团,平津卫戍部队更名为平津警备兵团,原一纵改编为山东警备兵团,陕甘宁留守部队改编为西北警备兵团,三纵改编为河北警备兵团。每个兵团兵力约6至10万,构成了根据地的坚强盾牌。
平津警备兵团接手了长城防线,宋兴华把原二纵、同盟军12个步兵旅、4个装甲旅进行了统一整编成了独23旅、独24旅那样的合成旅,拟实现模块化。
八路军的空军力量也迎来了爆炸式增长!桐峪航校第二批速成飞行员和第一批压缩课程的飞行员同时毕业,被整编成了空军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混成旅,每旅编制与已成立的空军第一混成旅相同(120架轰炸机,10架战斗机,10架运输机\/运输机),分别驻防运城、长治、太原、济南、德州。加上第一混成旅,八路军空军已拥有5个混成旅,共计700架作战飞机,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空中力量。
原航空第5、第6大队则正式改编为陆航第1团,编入二纵序列,直属宋兴华指挥,暂时驻防北平,为即将到来的地面突击提供空中支援。
同盟军培养的第一批速成飞行员顺利毕业,组建起同盟军第一、第二航空旅,每旅下辖5个轰炸机大队,每大队配属30架轰炸机,分别驻防北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