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洛恒的目光在文武百官脸上逡巡一周,那目光沉静如深潭,带着威严。

殿内的檀香还在袅袅升腾,将百官的身影映得有些朦胧,却掩不住空气中悄然弥漫的揣测。

“诸位卿家!”

他缓缓开口,声音透过十二旒冕冠的珠串:“今日除了朝政,朕还有一事宣布。”

百官齐齐屏息,目光聚焦在龙椅之上。

只见白洛恒抬手,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那细微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前殿禁军总领裴言,年十九,英武正直,护持有功。”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阶下的裴然,带着温和的笑意:“御京城巡查使杨弘之女杨秀,年十七,贤淑温婉,知书达理。朕欲为二人赐婚,择吉日完婚,众卿以为如何?”

话音落下,殿内先是一片死寂,随即响起低低的窃窃私语。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目光不自觉地扫向站在文官队列中的几位杨姓官员,他们虽非杨弘直系,

却同属御京城杨氏一脉,此刻脸上都带着几分惊讶与难掩的喜色。

杨氏是御京城老牌世家,百年前曾风光无限,却因迁都建安而渐趋沉寂。

如今陛下迁都御京城,杨氏虽有复苏之象,却始终在朝堂边缘徘徊。若能与裴家联姻,裴家不仅是国丈府邸,裴嫣更是皇后,裴言手握前殿禁军,这无疑是将杨氏重新拉回权力中心的契机。

“陛下圣明!”裴然率先反应过来,捧着笏板走出队列,躬身行礼,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

“臣代犬子裴言,谢陛下隆恩!”

他花白的胡须微微颤抖,眼底的感激真切可见。

裴家虽是外戚,却一向谨守本分,如今能得陛下亲自赐婚,且对象是杨氏嫡女,这份荣宠,足以让裴家在朝中更稳一步。

白洛恒摆了摆手,语气温和:“裴卿不必多礼。裴家自朕登基以来,便忠心辅佐,裴嫣为后,打理后宫井井有条,免去朕的后顾之忧;裴言执掌禁军,护佑宫闱安全,功不可没。如今裴言到了适婚年纪,朕为他择一良配,也是应当的。”

他目光扫过百官,朗声道:“杨氏百年底蕴,家风清正,杨弘为官清廉,其女杨秀更是闻名御京的贤女。裴言与杨秀联姻,既是作之合,也能让两家互为助力,于国于家,皆是美事。”

百官这才纷纷反应过来,齐声附和:“陛下圣明!此乃作之合!”

他们心中清楚,陛下此举绝非单纯的赐婚。裴家掌禁军,杨氏根基在御京,两家联姻,既能稳固禁军势力,又能拉拢本地世家,这是平衡朝局的妙棋。

白洛恒看着百官神色,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抬手止住众人:“既如此,礼部明日便拟好赐婚圣旨,昭告下。婚期由两家商议后上奏,朕亲自为他们主婚。”

“臣等遵旨!”

裴然再次谢恩,退回队列时,与几位相熟的老臣交换了眼神,皆是会心一笑。

站在龙椅旁的白乾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他虽年幼,却也看得出,这场联姻背后,藏着父亲平衡朝局的深意。

白洛恒并未再多言赐婚之事,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扫过殿内:“完喜事,再论国事。”

他的声音沉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自迁都御京以来,已近两载。这两年,大周多灾多难,先是关中旱灾,再是南疆康国侵扰,百姓虽渐安定,国库却仍显空虚,朝中可用之才,也多是前朝旧臣或世家子弟。”

百官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低头听着,没人敢轻易接话。

“朕记得,立国之初,便有大臣上奏,建议恢复科举。”

白洛恒的目光落在阶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身上,他是前朝遗留的文臣,当年正是他力主重开科举。

“只是彼时大周初立,国本未稳,朕便暂且搁置了。”

那老臣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捧着笏板想要上前,却被白洛恒抬手止住。

“如今,灾情已平,边境暂稳,是时候恢复科举了。”

白洛恒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大殿里回荡:“朕决定,于明年开春,举行大周一朝第一届科举考试!”

“科举?”有官员低呼出声,眼中满是惊喜。

他们多是寒门出身,虽有才华,却因非世家子弟,难以跻身高位。科举,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陛下!”方才那位老臣终于按捺不住,躬身道。

“科举自齐创立以来,数百年间为朝廷选拔了无数栋梁,如齐之贤相张衡等人,皆是科举出身。如今陛下重开科举,实乃大周之幸,百姓之幸!”

“正是!”

一位来自江南的官员也上前一步,朗声道:“江南多寒门才子,只因路途遥远、世家把持,难入朝堂。若开科举,定能为陛下招揽四方贤才!”

白洛恒看着群情激昂的百官,眼中露出满意的神色:“不错。世家虽能出人才,却难免结党营私;前朝旧臣虽有经验,却多思守成。朕要的,是能为百姓谋福祉、为大周开疆拓土的贤才,不论出身,不问门第,只要有真才实学,朕便敢用!”

他站起身,语气带着斩钉截铁的决心:“朕要让下人知道,我大周,不是世家的下,是下饶下!只要有才,寒门亦可出公卿!”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齐齐跪拜,声音比之前更响亮。

科举一旦开考,将彻底打破世家对官场的垄断,为大周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