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章 起疑,暗中探查

崔韶仪入宫半月,确实还是有些不适应。

连着几日有些茶不思饭不想的,那脸就有些凹陷了,把青黛等人急得团团转。

但崔韶仪并不想因着这点事去惊扰了太后,只一心在殿中写写画画。

离太后千秋也就剩十日,自己准备寿礼的动作也得抓紧了。

午膳又传了上来,因着是在太后宫里的贵客,崔韶仪得到的膳食份例也是非常可观的。

今日呈上来的是一道玉带虾仁并鲈鱼锅子,主食送的是碧梗米饭。

又因为快到夏,甜汤由原先的赤豆糖粥换成了更爽口的冰杏仁乳。

崔韶仪一向嗜甜,见了那杏仁乳倒是多了几分兴趣,放着正餐不吃却要了两碗这甜汤。

正当她还想要第三碗的时候被青黛拦住了,青黛着急道:“姐本就体寒,如今这些冰的冷的还是要少碰才是。”

崔韶仪可怜巴巴望着青黛:“好青黛,我好几没吃好了,好姐姐,就让我尝尝最后一碟吧~”

青黛不为所动,她本就是医者,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坚持。

最后崔韶仪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心爱的甜汤被撤下去,看着其他东西也就更没胃口了,当即便要叫人撤走。

青黛更着急了:“姐多少还是进些午膳,这几姐都清瘦了。”

“确实啊,本王看她都变成狐狸脸了!”

主仆二人又被突然从门外闪进来的玉面公子吓一跳。

青黛冷声道:“王爷为何又突然来此?”

萧成珏看着眼前明显是软硬不吃的丫鬟,想起自己今来的目的,几乎有些气笑了。

他咬牙切齿道:“你当本王想来看你冷脸!还不是皇……还不是看崔姐这几日清减了,受人所托去宫外带了些东西回来。”

着他便把怀中的一包油纸包着的东西丢到了八仙桌上,崔韶仪见了就是一怔。

“这是……盛糕居的梅花松子糕?”

“哼,枉费本王今日一早便派人去取又马不停蹄回宫送来,”萧成珏冷哼一声,“那个什么黛丫头,也有你的份。”

青黛一听便有些惊讶:“王爷,这……”

崔韶仪也正色道:“臣女多谢王爷挂记。”

萧成珏瞟了一眼看起来已经在心中暗戳戳高心崔韶仪,有些结巴地:“不是本王……这是,罢了罢了,你先吃吧,本王要先去拜见母后了。”

着他便衣袂飘飘离开揽月斋,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青黛有些担心地道:“姐,这想必是陛下……姐,陛下莫不是对您有意?”

崔韶仪口口地吃着糕点,虽然想起那个人自己心中确实有一阵涟漪,但表面上还是装着风轻云淡的样子略不在意地道:“这不就是太后娘娘的意思吗?总归也是要入宫的。青黛你快来尝尝,你也有份呢。”

青黛有些担忧地望着自家姐,在她心中姐自然是最好的,成为一国皇后也是姐这些年起早贪黑练习琴棋书画应得的,但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呢……?

“对了姐,之前您让我去查漱玉,奴婢真的查到了一些。偏她今日又借着给姐取花的名头跑出去了……”

一直到入夜,戌时一刻漱玉才归宫来,她一进来就感觉屋内氛围怪怪的。

虽然崔韶仪也就如平常一般在榻上看书,青黛在一旁掌灯,但今日却没有了往日那种轻松的氛围。

漱玉心里一跳:“、姐,这么晚了仔细伤眼睛。”

崔韶仪放下书,定定地看着漱玉,漱玉脸上的笑容几乎维持不住了。

就当漱玉紧张地快要跳起来的时候,青黛先开了口:“漱玉,姐的花呢?这么久你去哪了?”

漱玉一口气提到了嗓子眼儿:“花房的人最好的花明日她们亲自送了来……奴婢一时被御花园南角的鲤鱼池吸引了,耽误了些脚程,望姐恕罪。”

崔韶仪心中冷笑,面上却不显:“你没有别的要跟我的了吗?”

漱玉努力地维持面上的平静,挤出一抹笑容道:“、姐还要我什么?”

崔韶仪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个跟了自己两年的婢女,从前因为她踏实稳重才放在了自己身边,如今也……

崔韶仪忽的笑了,道:“瞧你,这么紧张做什么。我知道你不只是去了御花园,还去了御膳房,才拖了这许久,对吗?”

漱玉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迅速在脑海中给自己编织好一个借口:“姐怎知?奴婢也是忧心姐这几日进不去食,才想着去御膳房看看能不能嘱咐些个仆妇做一碟牛乳糕来。姐恕罪,奴婢下一次再不敢自己行事了。”

崔韶仪笑着将她从地上拉起来:“我怎么会怪你呢?你跟着我这两年我们何曾有过这样怪罪你的时候,我知你是关心我。”

又拍拍她的手:“好了,你快下去休息吧,今夜还是青黛来守夜就好。”

漱玉听见这话怔愣了一下,只得了句“是”便出去了。

她出去后,崔韶仪对着青黛道:“漱玉这丫头就是心思多,关心也要藏着,你明日把我那对白玉嵌红宝石的耳铛赏她吧,算是全了她的忠心。”

完这话,青黛看见窗外墙边的人影离开,才对着崔韶仪使了个眼色。

崔韶仪这才收起脸上的笑意,此刻俱是一派冷冷的肃杀之意。

“如今算计到我身上来,若是我在太后千秋那日出了问题,将来崔家的女子再想嫁入皇室便更难了。”

青黛宽慰道:“姐不必担心,左右我们的人都安排好了。”

这几日宫内宫外的消息没停过,朝中据分成了三派,一派以陈太傅为首的清流以年龄相当为由支持陈氏女入主中宫,一派以兴国公许家为首的武官之流支持许家姐为后,当然还有平时的中立派,也以崔氏百年世家为由支持崔韶仪为后。但前两派都纷纷道崔氏女明年才及笄,入主东宫也太晚了些。

崔韶仪在宫内,耳朵也没闲着。

青黛传去崔家的信也回来了,那边是一切安排妥当,只需安心侍奉太后即可,崔韶仪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