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开展一个月后,基地组织了一场 “沙漠突袭实战演练”,模拟 “勘探队在黑石山附近遭遇不明人员袭击,防御组前往救援,种植组与技术组负责后方支援” 的场景,全面检验各部门的格斗训练成果。
演练当,勘探组的 5 名队员正在模拟采集样本,突然有 10 名 “袭击者”(由其他基地调来的专业演员扮演)从岩石后冲出,手持木棍与刀具,高喊着 “交出设备”。勘探队员们没有慌乱,迅速背靠背形成防御圈,张磊手持地质锤,王握着工兵铲,将采样设备护在中间。“袭击者” 冲上来时,张磊用地质锤柄挡住木棍,同时用肘部撞击对方的胸口;王则用工兵铲的铲面将一名 “袭击者” 的刀具打落,大喊 “我们已经呼叫支援,你们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与此同时,防御组的 12 名队员分成 4 个队,快速向事发地赶去。到达现场后,队立即展开战术配合:2 名队员手持盾牌正面吸引 “袭击者” 的注意力;3 名队员从左侧绕到后方,用 “夺械术” 夺取对方的武器;还有 2 名队员负责掩护勘探队员撤退。李虎亲自带队,面对持械的 “头目”,他侧身避开攻击,同时抓住对方的手腕,一个 “过肩摔” 将其摔倒在地,随后用膝盖顶住对方的背部,将其制服。
种植组与技术组则在后方搭建临时支援点:种植组的队员们用锄头、镰刀在周围设置防御工事,防止 “袭击者” 增援;技术组的队员们快速调试通讯设备,确保前线与基地的信号畅通,同时用无人机拍摄现场画面,为指挥提供实时信息。
整个演练持续了 40 分钟,最终 “袭击者” 被全部 “制服”,勘探队员与设备毫发无损。演练结束后,基地指挥组对各部门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勘探组的防御意识与工具使用技巧明显提升,能在突发情况下保护自己与设备;防御组的战术协同流畅,格斗技巧运用娴熟,救援效率高;种植组与技术组的后方支援到位,形成了‘攻防一体’的完整体系。”
李虎的格斗训练不仅提升了队员们的个人防御能力,更增强了基地的整体战斗力,为后续任务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队员们的安全意识显着增强。以往勘探组队员在野外作业时,常因专注采集样本而忽略周围环境,现在每到一个新地点,都会先观察地形,寻找潜在的防御点与逃生路线;种植组队员在偏远农田作业时,会随身携带防御工具,还会定期与基地保持通讯,报告现场情况。“安全意识上去了,工作时才能更安心,也能让家人更放心。” 勘探组的王。
其次,团队协作更加紧密。在训练与演练中,各部门队员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勘探组教防御组识别岩石与矿脉,帮助他们在荒漠中辨别方向;防御组则教种植组与技术组基础的防御技巧,让他们在遇到危险时能自救;种植组还会为训练后的队员们准备新鲜的蔬果,补充体力。这种跨部门的互动,不仅提升了战斗力,还增进了队员之间的感情。
最后,基地的应急处置能力大幅提升。训练结束后,李虎结合各部门的特点,修订了《基地应急处置预案》,明确了不同场景下各部门的职责与配合流程:遇到野外袭击,勘探组负责初期防御,防御组负责救援,种植组与技术组负责后方支援;遇到基地内部突发情况,防御组负责现场控制,技术组负责设备保障,种植组负责物资供应。“现在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谁该做什么,再也不会手忙脚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