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天问:大秦末路 > 第192章 北风传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长安,未央宫。

自那场惊心动魄的长乐宫之夜过后,数月光阴倏忽而逝。年轻的汉武帝刘彻,虽初登大宝,却已在这座权力的巅峰之上,展现出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锐意进取的锋芒。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躲在母亲羽翼下的太子,而是一头刚刚磨砺出利爪的年轻雄狮,用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审视着这个庞大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他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政。首先,便是借长乐宫“灾”之事,以雷霆手段削弱了窦氏外戚的势力。几位平日里横行无忌的窦氏子弟,或被寻由罢免,或被调离京师,送往偏远封地,曾经盘根错节的窦氏党羽,在这场无声的政治清洗中,被连根拔起,元气大伤。

与此同时,他打破了高祖以来非军功不得封侯的祖制,破格提拔了一批出身寒门却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其中,便包括了他姐姐平阳公主家那个沉默寡言的骑奴——卫青。刘彻看中了他身上那股沉稳如山、勇悍如虎的气概,将他直接调入建章营,委以重任,意图培养出一支完全忠于自己的新式军事力量。

他整顿军备,亲自校阅京师卫戍,督促各地郡县修缮城池、操练兵马。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长城的烽燧,投向了北方那片广袤而充满威胁的草原。匈奴,这个如同梦魇般困扰了汉人数十年的宿敌,是他心中必须拔除的一根毒刺。

这一日,这份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平静,被一道来自边境的八百里加急军报,彻底撕碎。

军报入京,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怒的消息:匈奴新任的军臣单于,遣使前来,名为朝贺新帝登基,实则态度倨傲至极。他们在朝堂之上,公然索要比景帝时期增加三成的巨额岁贡,包括丝绸、粮食、铁器,甚至点名要长安城最好的工匠。更令人无法容忍的是,那位匈奴使者,左骨都侯伊稚斜(注:此处为戏剧性创作,历史上伊稚斜后来成为单于),在献上贺礼时,言语中充满了不加掩饰的威胁:“我大单于有言,若大汉子应允,则两国依旧和亲,永为兄弟之邦;若不应允……待到秋高马肥之时,便是匈奴铁蹄南下之日!”

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

以老成持重的御史大夫庄青翟为首的一众元老重臣,立刻出列,力主延续和亲政策。庄青翟声泪俱下地陈奏:“陛下,先帝(景帝)驾崩,国丧未满,不宜轻动刀兵。匈奴铁骑,来去如风,我大汉历经文景之治,国库虽充,但百姓亦需休养生息。暂避其锋芒,以岁贡换取边境安宁,乃是上策啊!”

然而,以刘彻为首的少壮派官员,却深感此奇耻大辱。一位刚刚被提拔的年轻郎官,甚至激动得当场拔出佩剑,怒喝道:“一介蛮夷,也敢在朝之上如此放肆!此乃国耻!陛下,请给臣一支兵马,臣愿赴雁门,与匈奴决一死战!”

主和与主战之声,在宣室殿内激烈地碰撞、争论不休。年迈的官员们引经据典,强调着“忍”字为先;而年轻的官员们则热血沸腾,高喊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整个朝堂,仿佛分成了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谁也服不了谁。

刘彻端坐于龙椅之上,静静地听着。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但那双深邃的眼眸深处,却燃烧着一团压抑的火焰。他看着那些争吵不休的臣子,心中明白,他们看到的,都只是眼前的军事与政治。但他们,却不知道一个更深层次的、足以颠覆整个战局的秘密。

就在争论最激烈,几乎要演变成朝堂攻讦之际,刘彻的眼角余光,瞥见了一个身影。那时他安插在暗处的一名绣衣卫士,正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向他做了一个手势。

刘彻心中一动,他挥手制止了臣子们的争吵,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此事,容朕再思。退朝。”

群臣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违逆君命,只得躬身告退。

待殿中只剩下刘彻一人时,那名绣衣卫士如鬼魅般从殿柱的阴影中滑出,单膝跪地,呈上了一卷的竹简。

“陛下,此乃臣在整理长乐宫后续卷宗时,发现的一条密报。当时陈恪校尉在离开长安前,曾上报过一条线索,因事涉诡异,未被重视。臣以为,或与今日之事有关。”

刘彻接过竹简,缓缓展开。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却让他瞳孔骤然收缩!

“……国师杜衡曾言,星魄共有数块,除凤佩与‘墟’令外,或有一块于秦末战乱中流落塞外,极有可能为匈奴所得……”

匈奴的异常强硬!军臣单于的底气!那使者眼中不加掩饰的傲慢与贪婪!

无数线索,在这一刻,如同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来,在刘彻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清晰而又令人不寒而栗的推论!

他猛地站起身,在空旷的大殿中来回踱步。匈奴此番的咄咄逼人,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兵强马壮!这背后,一定有那神秘的“星魄碎片”在作祟!如果匈奴人无意中获得了那蕴含着星辰之力的碎片,并且通过他们萨满的方式,掌握了某种运用之法……那将对大汉构成远超以往的、无法用常理衡量的威胁!那将不再是军队与军队的对抗,而是神秘力量与凡俗王权的对抗!

他停下脚步,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与决绝。他不能让这种威胁在暗中滋长,必须将它扼杀在摇篮里!

他立刻密令心腹,双管齐下:

第一,派遣朝中以能言善辩着称的郎中主父偃,以“商议岁贡细节”为名,与匈奴使者周旋。主父偃的任务不是谈判,而是尽可能拖延时间,用各种繁文缛节和外交辞令,将他们稳在长安,同时,想尽一切办法,摸清使团的底细,尤其是他们是否携带了什么“异宝”,以及那位左骨都侯伊稚斜的真正背景。

第二,动用帝国最隐秘的力量——绣衣卫。他下达了一道前所未有的密令:不惜一切代价,渗透进匈奴腹地,动用所有潜伏的商贾、斥候、甚至被收买的部落酋长,秘密调查匈奴境内关于“会发光的石头”、“从上掉下来的神物”、“能让萨满通神的古老巫器”的一切传闻。调查的重点,必须放在那些与星辰、大地之力相关的物件之上!

一股无形的、却又致命的暗流,开始以长安为中心,悄无声息地向着广袤的北方草原蔓延而去。一场围绕着“星魄碎片”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而年轻的汉武帝,也在这场危机中,真正开始了他作为一代雄主的,波澜壮阔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