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历史 > 天问:大秦末路 > 第154章 暗流与明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杜衡被正式任命为“护国师”,总揽布设“周星斗绝域大阵”的消息,如同一场席卷整个大汉的十二级旋风,以长安为中心,迅速传遍了朝野。

虽然朝廷对外发布的官方辞,是为了应对北疆愈发严峻的异灾,是一项巩固国防的紧急工程,但“师”这个充满玄秘色彩的称号,以及景帝赋予杜衡的、几乎可以绕开常规程序、直接调动各郡资源的非同寻常的权限,依然在朝堂内外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剧烈的争议。

以丞相陶青、以及继承了御史大夫晁错务实派系思想的几位九卿高官为代表的“务实派”,首当其冲,表达了强烈的保留意见。他们并非不知北疆危急,但在他们看来,将帝国的未来寄托在一个听起来玄之又玄的“大阵”上,无异于痴人梦。在丞相府的一次秘密议事中,陶青抚摸着自己花白的胡须,忧心忡忡地对几位心腹道:“国库连年因北疆军备而吃紧,民生方才有些起色。如今要倾尽国力,去布设一个虚无缥缈的阵法,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啊!当务之急,应是增派精锐,加固长城,发展屯田,方为正道!”

而以远在北疆的窦大将军窦婴(虽身在边疆,但其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影响力依旧巨大)、以及部分亲身经历过或了解过黑雾恐怖的宗室和老臣为代表的“支持派”,则深知此次威胁的非常规性。他们或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或通过上书的方式,力主支持杜衡。窦婴的一位老友,在朝堂上曾慷慨陈词:“诸位大人!北疆之患,非是刀兵所能克!黑吾所过之处,生灵涂炭,万物凋零,此乃亡下之兆!杜师身负奇术,手握先人留下的希望,我等若还因循守旧,坐失良机,百年之后,有何面目去见高祖皇帝!”

更有许多中间派和别有用心者,或选择静观其变,或暗中阳奉阴违,或想趁机从中牟利,大发国难财。一时间,整个长安城暗流涌动。杜衡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兰台令史,在一夜之间蹿升为权倾朝野的“师”,瞬间被推到了所有政治势力交锋的风口浪尖。质疑他身份来历、攻击他“妖言惑众、以左道乱政”的奏疏,如同雪片般,每都会飞到景帝的案头。

对于这一切,杜衡早有预料。他无心理会朝堂上的纷争,那些唇枪舌剑和明争暗斗,在归墟那足以吞噬世界的威胁面前,显得如此渺而可笑。

拿到景帝亲赐的授权金印和调兵虎符后,他立刻投入到近乎疯狂的工作之郑他以“影”的据点为基础,迅速组建了一个名为“观星台”的临时机构,作为总指挥部。他依据阵图的浩瀚信息,将整个华夏划分为九大区域,三百六十五个主节点和数万个辅节点,然后开始夜以继日地计算所需物资、人员,并从各地选拔那些懂得基本星象、地理和符箓知识的方士、工匠甚至墨家传人,组建核心班底,并将一道道经过加密的命令,通过“影”的渠道,分派下去。

然而,进展并不顺利。

各地郡守,阳奉阴违者有之,拖延推诿者有之。他们口头上对“师”的命令唯唯诺诺,实际上却以各种理由——或灾、或民变、或物资匮乏——来拖延执校甚至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因强行征发民夫而引发的骚乱。而布阵所需的那些蕴含着特殊地脉能量的玉石、灵材,更是难以搜寻,许多地方的矿脉早已枯竭,或被地方豪强把持。

杜衡感到阻力重重,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巨大的手,在暗中阻碍着大阵的布设,试图将他的所有努力都扼杀在摇篮里。

这一日,他正在官署中,对着一张巨大的华夏地图,上面标注着一个个红色的、代表着延误的节点,眉头紧锁。陈恪(伤愈后被他强行留在身边,作为“观星台”的护卫统领)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脸色凝重,低声道:“先生,刚收到北疆窦大将军的加急密信,以及……长乐宫那边传来的消息。”

杜衡心中一凛,立刻放下手中的朱笔,先拆开了窦婴的信。

信是窦婴亲笔所写,言简意赅。他汇报了北疆防线在五个节点的支撑下基本稳定,但黑雾深处的异动却愈发加剧,那座“活着的山峦”似乎变得更加躁动,每都会向防线发动数次冲击,五个节点已经岌岌可危。信的最后,窦婴用近乎恳求的语气,提醒杜衡务必加快大阵的布设,北疆的将士们,已经快撑不住了。

杜衡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他又看向那份由忠贤派人秘密送来的、关于长乐宫的消息——窦太后经过宫廷太医和景帝秘密招来的几位方士的联合诊治,已于昨日苏醒,但身体依旧极度虚弱,且……闭门谢客,连景帝前去问安,都被她以“需要静养”为由婉拒了。宫中传言,太后醒来后,性情似乎有些……变化,时常一个人独坐,对着那枚恢复了些许微光的凤佩发呆,眼神空洞,不知在想些什么。

杜衡的眉头,锁得更紧了。窦太后的态度,至关重要。以她在朝中和窦氏一族中的影响力,她的一句话,就能极大缓解朝中的阻力。但若她依旧心存芥蒂,甚至因为此次的经历而变得更加偏执……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联络外界的属官,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连门都忘了敲。

“师大人!不好了!不好了!”那名属官脸色煞白,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

“何事惊慌!”陈恪厉声喝道。

“刚刚……刚刚收到消息!前往河东郡蒲坂渡口,督造第十七号节点的队伍……在穿越中条山时,遭遇了大规模的山崩!负责的刘博士和……和随行的十余名核心工匠……全部……全部遇难了!”

“什么?!”

杜衡猛地站起身,身后的椅子被他带得向后翻倒,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他的眼中,瞬间迸射出骇饶寒光。

河东郡,蒲坂渡口,那是连接关中与河东的要道,也是阵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辅节点!刘博士,是他从太学中亲自挑选的、最精通地理和符箓的学者!

山崩?真的有这么巧吗?!

这根本不是意外!这是谋杀!是那只看不见的手,第一次露出了它沾满鲜血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