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行动进入静默等待期的第七,帕罗奥图别墅依旧在一种外松内紧的节奏中运校
冰洁主导的“绿洲”日常与陆彬指挥的全球攻防,构成了这个特殊空间稳定的一体两面。
然而,远在深圳医院疗养的李文博,却率先捕捉到了那一声微弱的、期盼已久的“回?响”。
当时,他正在张慧的协助下进行远程康复训练,同时分屏监控着南美雨林区域的数个数据流。
突然,一个独立的、几乎被环境噪音淹没的异常信号,触发了由他亲自编写的特定过滤算法。
警报声是柔和的脉冲音,却让李文博的呼吸瞬间停滞。
“慧!”他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立刻中止了训练,双手飞快地在虚拟键盘上操作起来,“有信号了!来自‘信标’的量子频段!”
张慧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务,迅速确认了通讯线路的绝对安全与加密等级,并将情况第一时间通过最高权限通道,同步给了帕罗奥图的陆彬和威廉姆斯博士。
信号极其微弱且短暂,仿佛生怕被捕捉到一样。
它并非语音或文字,而是一段高度压缩、经过多重加密的数据包。
李文博调动了全部的计算资源,利用早已知晓的苏珊·陈博士的早期个人算法密钥进行解密。
破译过程如同在解开一个尘封多年的记忆密码。
几分钟后,数据包在屏幕上展开,内容简洁、克制,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
发信人:[一个只有李文博和陆彬等极少数核心成员才懂的、代表苏珊·陈的古老数字签名]
信息内容:
1. 身份确认:引用了一段只有她和李文博在“数字巴别塔”项目初期,关于某个算法漏洞的一次秘密争论的细节。
2. 现状确认:承认自身安全,并确认正在进邪针对根源逻辑污染”的研究,但资源有限,进展受阻。
3. 风险评估:指出“镜厅”已部分渗透全球基础网络监控体系,常规及部分加密通讯渠道均存在被标记风险。
4. 下一步指示:提供了一个位于近地轨道的、废弃科研卫星的残存数据中继频率。
该卫星将于72时后的一个特定4分钟窗口,掠过雨林区域上空。
要求在此窗口期内,进行一次“盲发”式数据交换,过时不候。
5. 警告:切勿尝试定位或主动联系,此次通讯已冒巨大风险。
信息阅读完毕,帕罗奥图指挥中心和深圳安全屋陷入了一片短暂的寂静。
随即,一种混合着巨大兴奋和高度紧张的情绪弥漫开来。
“是她!真的是她!”李文博难掩激动,苍白的脸上泛起红晕。
“她提到了‘根源逻辑污染’,这和我们对抗‘镜厅’的核心判断完全一致!而且她指出了通讯风险,这明她一直在暗中观察,并且拥有我们未知的情报来源!”
陆彬在帕罗奥图,眼神锐利如鹰。
苏珊博士的回应证实了她的存在和立场,但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72时,近地轨道,4分钟窗口,盲发数据……这简直是一次太空中的秘密接头,苛刻的条件意味着苏珊博士处境的高度危险和她极致的谨慎。
“文博,立刻分析她提供的中继频率背景,确认那颗卫星的现状和轨道参数,评估此次通讯窗口的真实性与安全性。”
陆彬的声音沉稳,压下心中的波澜,“威廉姆斯博士,协助文博,并全面扫描我们的系统,确认是否存在她所指的、未被我们发现的渗透痕迹。”
“明白!”
“立刻执行!”
命令下达,两地立刻高速运转起来。
李文博沉浸在浩瀚的卫星数据库和轨道力学计算中,张慧则为他处理所有辅助数据和协调资源。
威廉姆斯博士的团队则开始对ImI和联媚核心网络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深度“体检”。
冰洁在帕罗奥图,也感受到了这种陡然提升的紧张福
她虽不知具体细节,但从陆彬更加凝重的神色和指挥中心隐约传来的高效运转的声音中,明白到了某个关键节点。
她没有询问,而是悄然调整了家中的安排,确保一切井然有序,不产生任何额外的干扰。
她为深夜仍在工作的陆彬和李文博团队准备了易消化的夜宵,并通过安全线路提醒张慧,务必确保李文博有短暂的休息,不能让初愈的身体再次垮掉。
时间在分秒必争中流逝。24时后,李文博带来了初步结论:
“卫星确认,是二十年前退役的‘织女星三号’环境监测卫星,其公共服务系统已失效,但部分科研中继模块因独立电源可能仍有极微量残存功能。”
“轨道参数吻合,窗口期准确。通讯链路理论上存在,但极其不稳定,数据包丢失率会非常高。”
同时,威廉姆斯博士那边也有惊人发现:
“陆董,我们在三条非核心但用于内部协调的次级加密信道中,发现了极其隐蔽的监听节点!”
“植入手法非常高明,绕过了我们的主要防御机制。若非苏珊博士提醒,我们短期内根本无法发现!”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背脊一凉。“镜厅”的渗透能力,远超预估。
陆彬当机立断:“清除监听节点,但要用‘镜像’手法,让其看起来像是自然故障,同时反向注入无关的虚假信息流,麻痹对方。”
“所有关于‘回声’行动及后续安排的通讯,全部转移到……李文博,利用‘织女星三号’的残存链路,建立一次性的、物理隔离的通讯方案。”
“明白!我会准备一个经过特殊编码和冗余校验的数据包。”
“包含我们目前面临的困境、‘镜厅’活动的最新分析、以及关于‘心灯’与‘源泉’力量的初步研究数据,或许能对她的研究有所帮助。”
“我们必须在那个4分钟窗口内,将数据‘盲发’出去,并期望她能成功接收和解码。”
最后的48时,是在精密的准备和焦灼的等待中度过的。
数据包被精心准备,包含了联媚诚意与当前最重要的技术诉求。
通讯序列经过反复模拟测试,以应对高空链路的不稳定性。
终于,到了预定的窗口时间。
帕罗奥图、深圳医院、乃至威廉姆斯博士的隐蔽据点,所有核心成员都通过加密线路连接,静静地等待着。
李文博负责最终操作,他的手指悬在触控板上,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张慧紧紧握着他的另一只手,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窗口开启……现在!”
李文博按下了虚拟按钮。
一段承载着希望与未知的数据流,无声地射向空,奔向那颗废弃的卫星,期望它能如约折射,落入那片广袤的雨林之郑
四分钟,短暂又漫长。
屏幕上,只有代表数据发送完成的绿色指示灯亮起,以及链路强度那剧烈跳动、最终归于零的曲线。
“数据包已全部发出。”李文博的声音带着一丝脱力感,“现在,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她的下一次‘回响’了。”
行动结束了,但更大的悬念已然升起。
苏珊·陈博士收到了吗?她能否解读?她又会作何回应?这一次成功的“呼奖,是否真的能为我们带来扭转战局的“应答”?
雨林深处,依旧沉默。但希望的种子,已然随着那束射向星空的数据,悄然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