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玄幻 >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 第440章 天降莲华(阎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0章 天降莲华(阎罗)

山东沂州,山川秀美,民风淳朴。

城中有位徐公星,年近五旬,生性沉静,不苟言笑。

他平日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乡里皆称其德行高洁。

一件奇事却在坊间悄然流传:徐公星每至夜深人静,便昏昏睡去,身体僵直如尸,直至次日清晨方才苏醒。

起初家人惊惶,以为中邪,延医问药皆无果。

久而久之,徐公星自己道出实情:“我非病也,乃夜作阎罗王,执掌阴司刑狱。”

众人闻之愕然,半信半疑。

毕竟阎罗王乃幽冥至尊,岂能由凡人兼任?

更奇的是,不久后,州中又传出另一桩怪事,城南一马生,亦有相同症状。

每夜昏睡,次日清醒,自称亦为阴司之主,断案决狱,毫不含糊。

此事传到徐公耳中,他心中大为震动。

阎罗之位,何等尊崇,岂容二人同掌?

若非妄语,便是意有异。

他思虑再三,决定前往探访。

一个秋夜,月朗风清,徐公星披衣登车,前往马生居所。

马生姓马名文远,年方弱冠,眉目清秀,举止谦和。

见徐公亲至,慌忙出迎。

“徐公驾临,有何见教?”

马生恭敬问道。

徐公星凝视其面,良久方道:“闻君亦夜作阎罗,可有此事?”

马生点头:“确有其事,不敢欺瞒。”

“那你昨夜在冥中,处置了何事?”

徐公追问,目光炯炯。

马生沉吟片刻,答道:“并无他事,唯有一桩——送左萝石升。”

“左萝石?”徐公一怔,“可是明末忠臣左懋第?”

“正是。”马生神色肃然,“昨夜子时,阴司钟鼓齐鸣,诸鬼神列班恭候。

我坐于殿上,见一男子白衣素冠,气度凛然,立于阶下。

冥吏奏曰:‘此左懋第,明之忠臣,守节不屈,死于清廷。功德圆满,合该升。’

我查阅簿册,果见其一生清正,出使不辱,临刑不惧,忠义贯日月。

遂下令开门,引其飞升。”

徐公听得入神,追问道:“然后呢?”

马生抬头望月,眼中似有光华闪动:

“门开启之际,忽见九霄之上,金光万道,瑞气千条。

一朵莲花自而降,大如屋宇,通体金黄,瓣瓣生光。

左公踏莲而上,步步生莲,终入云端,不见其踪。

满殿鬼神皆合掌礼拜,称其为佛。”

徐公闻言,心头一热,几乎落泪。

他低声叹道:“左公忠烈,当得此荣。我朝虽亡,然忠魂不灭,道昭昭,终有报应。”

二人相对无言,唯有秋风拂庭,落叶萧萧。

徐公星夜回府后,夜不能寐。

他闭目入定,果然神游冥府。

只见殿宇巍峨,铁链叮当,判官执笔,牛头马面分立两旁。

他坐于阎罗宝座,正欲升堂,忽见前方一道金光闪过,正是那日送左萝石升之景重现。

他心中豁然开朗:

原来并非他一人执掌阴司,而是意分授,各司其职。

翌日,徐公再访马生,言道:

“我昨夜亦入冥府,见升之象,与君所言无二。

我今方知,非我二人妄语,实乃命所归。

阎罗之位,或可分掌;正义之道,必不独校”

马生亦叹:“我本一介书生,何德何能?

然每夜入冥,皆感地之重,不敢懈怠。

昨送左公,非我之功,实乃下人心所向。

忠臣得道,奸佞受罚,此乃理循环。”

徐公点头:“然也。

我前日审一贪官,生前搜刮民脂,死后堕入拔舌地狱。

其鬼哀嚎,我心不忍,欲宽其刑。

岂料殿上忽起大火,烧至梁柱。

冥吏急告:‘阴曹无私,一念之偏,火即至。’

我顿时惊醒,汗流浃背。

自此不敢存丝毫私心。”

马生道:“我亦有同福

前日见一女子含冤而死,其魂不散,夜夜啼哭。

我查其案,原是夫家谋产害命。

遂令捉拿凶手,押赴油锅。

行刑之日,冤魂化作白蝶,翩然飞去。

我问冥吏:‘此女可得超生?’

答曰:‘心怨未消,尚需轮回三世,方能解脱。’

我方知,阴司法度森严,一丝一毫皆有定数,非人情可改。”

二人谈至深夜,意犹未尽。

忽有童子来报:“城外十里,有老妇暴毙,魂魄不散,似有冤情。”

徐公与马生对视一眼,齐声道:“同去查看!”

二人驱车出城,至一荒村,见茅屋前围满乡民。

一老妇横卧于地,面色青紫,嘴角流血。其子跪地痛哭,言母食饼而亡,疑为中毒。

徐公闭目,神识已入冥府。

只见老妇魂魄立于殿外,双手捧一纸状,泣诉不已。

冥吏接状查阅,竟牵出一桩旧案:原是村中富户觊觎老妇田产,暗中下毒,更买通里正,谎称病死,欲霸其地。

徐公怒极,喝令拘拿富户与里正,押入“枉死城”受审。

马生亦同步于冥中协助,调阅生死簿,查实其二人阳寿未尽,然恶行累累,当即削去福禄,判入“刀山狱”三百年。

事毕,徐公苏醒,对众壤:“此妇含冤,凶手乃某某与里正,速报官府!”

乡民惊骇,不敢不信。

官府闻讯而至,搜查富户宅院,果然掘出毒药与贿赂账本。

案情大白,百姓称快。

自此,徐公星与马生之名,传遍四方。

人皆言:“沂州有二阎罗,一主刑罚,一主昭雪,虽在阳世,却行阴律。”

然好景不长。一年之后,马生病逝,年仅二十三。

临终前,他握着徐公之手,微笑道:“我使命已毕,该回去了。

昨夜,我又见那莲花,自而降,似在召唤。

左公等我,共守门。”

徐公泪下如雨:“君真圣人也。”

马生死后,徐公星亦日渐衰弱。

三年后,他于一夜安详离世。

.乡人传,那夜降异香,空中隐隐有莲花飘落,大如车盖。

后人于沂州立祠,名曰“双阎罗祠”,以祀徐公星与马生。

每逢清明,总有百姓见祠上空金光闪烁,似有莲华坠落,久久不散。

有文人题联曰:

阳世难容公道,阴司自有心。

又有诗云:

上堕莲花,

朵大如屋。

非为神佛显圣,

实乃人心不孤。

忠臣得所归,

义士得超升。

纵使乾坤昏暗,

终有光明一途。

这“降莲华”之,遂成千古佳话。

它不单是神话,更是人心深处对正义的渴求。

哪怕人间不公,哪怕权贵横行,总有一处地,能还忠良一个清白,给善良一丝希望。

那朵大如屋的莲花,不是落在上,而是落在了千千万万百姓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