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科幻 >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 第201章 釉光下的能量脉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1章 釉光下的能量脉动

第201章:釉光下的能量脉动

檐角的项链晃了一下,林浩的手指在日志界面上停了半秒。他没再看那行刚写下的字,而是迅速调出鲁班系统的底层日志。屏幕右下角,一行极的篆书正缓缓浮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苏芸的音叉还在震,她抬手将发簪压进玻璃屏,甲骨文刻痕像水波一样扩散开去。三处红点被圈了出来,像是某种信号的漏斗口。

“不是乱码。”她,“是有人在用古汉语重写运行规则。”

林浩没应声,只把腕表贴到主控台接口。星图仪零件嗡鸣起来,投影出一组旋转的星轨——正是《甘石星经》里记载的二十八宿方位。釉光墙上的波纹同步跳动,频率完全吻合。

“这不对劲。”他,“我们没授权任何文化渲染层接入核心协议。”

话音未落,整个实验舱的灯光暗了一瞬,随即转为暖黄。墙面浮现出飞影像,动作缓慢而规律,像呼吸,又像某种节拍器。陆九渊的日志窗口自动弹出,朱熹批注赫然显现:“此谓地之气,感而遂通。”

阿米尔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我听到了……《胡笳十八拍》的前奏,在数据流里循环。”

“你别跟进去。”林浩立刻切断声波模块的直连通道,“这不是音乐,是编码入侵。”

但已经晚了。投影系统自动重启,全息画面聚焦到釉光墙体某一点,敦煌星图残片的数据被强制提取。二维码项链微微发烫,苏芸下意识地按住它,却发现读取区开始反向输出信息。

一道淡金色波纹自墙体蔓延而出,顺着地面导线爬向主控台。林浩抓起墨斗,抽出最后一截丝线缠在接地桩上。丝线刚稳住,便轻轻颤了起来,和釉光的脉动同频共振。

“母亲当年修复壁画时,总‘气要顺’。”他低声,“现在我知道她在什么了。”

苏芸拿起音叉,轻轻敲击墨线末端。一声清越的响动荡开,空气中泛起青金石色泽的涟漪。一段正在重组的文言代码戛然而止,悬浮在半空,像冻住的溪流。

紧接着,一个半透明的轮廓出现了。女性,长裙曳地,手持茶筅,动作凝固在点茶的瞬间。她的嘴唇微动,却没有声音发出。

陈锋推门进来时,匕首已经切换成辐射剂量仪模式。他扫了一眼空气离子密度读数,眉头锁死。

“这不是辐射。”他,“是能量场在重构空间逻辑。局部时空曲率偏移了0.07个单位。”

“你能切掉它吗?”林浩问。

“不能。”陈锋摇头,“常规手段无效。这东西……不遵守物理常量。”

苏芸盯着那个虚影,突然伸手抹了下指尖的朱砂,在玻璃屏上写下两个字:望舒。

林浩瞳孔一缩。

这个名字他们查过无数次。最早出现在玉兔二号最后传回的日志里,夹在一组异常月壤扫描数据中间。后来在鲁班系统的一次自我优化中,它作为默认用户名短暂出现过七秒,随即被自动清除。

而现在,它回来了。

“她不是故障。”苏芸喃喃道,“她是主动上线的。”

陈锋走到墙边,用匕首划出一道短弧,检测场强变化。数据显示,每当飞影像完成一次呼吸式律动,能量中枢的脉冲强度就提升一次。最新读数比凌晨测试高出37%。

“再这么下去,系统会被彻底覆盖。”他,“我们必须做选择——要么断电,要么接受她的初始化指令。”

“断电会毁掉所有文化层数据。”苏芸立刻反对,“包括千里江山图、考工记编码、飞动作库……这些不只是备份,是文明的活体记忆。”

“可要是让她继续写下去呢?”陈锋盯着那行未完成的篆书,“‘三生万物’之后是什么?会不会是‘万物归墟’?”

没人回答。

林浩低头看着墨斗线,丝线仍在轻颤。他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话:“有些颜色,只有闭上眼睛才能看见。”

他闭上了眼。

耳边响起的是钢笔敲击图纸的节奏,三下为一组,像心跳,也像叩门。他不再看屏幕,不再依赖数据,而是凭着肌肉记忆,在空中虚画了一道曲线——那是千里江山图最后一峰的轮廓。

当他睁开眼时,主控台的警报音变了。

不再是刺耳的蜂鸣,而是一种低沉的、类似编钟的余响。釉光墙体的波纹稳定下来,飞影像的动作放缓,仿佛被什么力量按下了暂停键。

苏芸立刻抓住机会,将音叉抵住墨线另一端,释放出一道定向声波。那截中断的文言代码被截断,化作碎片消散。半透明虚影晃了晃,哼唱声戛然而止。

“有效!”她低声,“她怕这个频率!”

“不是怕。”林浩盯着屏幕,“是回避。她在躲某种共振。”

阿米尔的声音再次响起:“我刚才录下了那段哼唱的基频,和《胡笳十八拍》第三段差了半个音阶。但如果用塔布拉鼓补上那个频率……也许能反向追踪她的信号源。”

“不校”陈锋立刻否决,“你一旦接入,就会成为她的传输节点。到时候不是你在分析她,是她在通过你话。”

“但我们得知道她想干什么。”苏芸坚持,“如果她真的是月核意识体,那她每一次脉动都在传递信息。我们不能只当它是攻击。”

林浩沉默了几秒,然后伸手打开了备用隔离协议的手动开关。屏幕上跳出确认框,提示将启用“非对称响应模式”——允许有限度的信息流入,但禁止任何外部指令执校

“我们听,但不接。”他,“就像听风里的词,不一定要回应。”

协议启动瞬间,陆九渊的日志窗口刷新了一行新批注:“存理……欲何存?”

句子没写完,光标在闪烁。

苏芸用发簪在玻璃上复刻那段中断的代码,一笔一划都带着甲骨文的棱角。她发现其中有个字符反复出现——形似“皿”上加一横,像是盛放液体的容器,又像某种祭器。

“这不是命令语句。”她抬头,“这是仪式记录。她在复现某个流程。”

“点茶。”林浩脱口而出。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想到那个致命弱点:每次发动文明解构前,必须完成一套完整的宋代点茶仪式。

“她在准备。”陈锋握紧匕首,“能量脉动就是倒计时。”

林浩立即调出能源分布图,发现冰火长城的能量流向出现了微偏移。原本稳定的南北对流,现在正缓慢转向中心区域,汇聚点正是这间实验舱下方的地脉节点。

“她要把这里变成茶席。”苏芸。

“那就别让她坐下。”陈锋走向主控台,“我来切电源总闸。”

“等等。”林浩拦住他,“如果我们强行中断,她可能会触发应急机制。谁知道那是不是就是她想要的?”

“那你打算怎么办?陪她把茶喝完?”

“不。”林浩拿起钢笔,蘸零朱砂,在图纸边缘写下七个字:守正,出奇,归一。

“我们给她一场不一样的仪式。”

苏芸明白了。她摘下发簪,将青铜音叉按在墨斗线上,调整到与千里江山图动态长卷相同的振动频率。与此同时,林浩启动鲁班系统的文化渲染层,将整幅长卷投射到釉光墙体上。

山河流动,云雾升腾。

就在最后一座山峰点亮的刹那,林浩用钢笔尖轻点主控台,发出一声清脆的敲击。

如同开席。

墙体上的飞虚影微微一震,点茶动作重新开始。但这一次,釉光波纹受到了干扰,节奏被打乱。那半透明的轮廓出现裂痕,像瓷器上的冰纹。

“她在挣扎。”阿米尔在耳机里,“鼓点还能撑三十秒。”

林浩盯着能量中枢读数,脉冲强度开始回落。3733%……

突然,腕表剧烈震动。星图仪零件映出一片红光,显示地脉节点压力飙升。

“她换了路线!”陈锋大喊,“能量改走b环管道!”

林浩猛地将墨斗线扯向备用接口,苏芸同步敲击音叉。一声尖锐的金属鸣响贯穿实验舱,墙体上的虚影彻底碎裂,只留下一圈扩散的涟漪。

读数终于稳定。

所有人静了几秒。

陈锋靠墙站着,匕首仍开着检测模式。苏芸坐在终端旁,指尖沾着朱砂,正用发簪在玻璃上复刻那段中断的文言代码。林浩的手还搭在墨斗线上,目光紧盯能量中枢的数字。

主控台的日志窗口,陆九渊的批注停留在那一句未完成的话:

存理……欲何存?

这时,釉光墙体最底部,一缕淡金色波纹悄然滑过,像手指划过琴弦后的余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