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年华言情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年华言情小说网 > 科幻 > 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 第63章 波形的艰难模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章 波形的艰难模拟

第63章:波形的艰难模拟

林浩的指尖悬在输入键上方,投影屏上那粒即将消散的结晶突然折射出一道细光,打在腕表内星图仪零件的边缘。震颤频率与7.3秒周期只差0.04,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他没动,苏芸也没动,发簪尖端凝出的新结晶还在生长,内部纹路隐约构成“望”字最后一笔的走向。

主控室的空气循环系统发出低频嗡鸣,林浩调出星图仪震颤记录,叠加音叉残留的“赤”字频率,生成初始波形模板。数据流在三维坐标中展开,呈倒置人字形,但包络线毛刺密集,像被撕裂的布边。他把模板导入模拟系统,同时唤醒陆九渊残存子程序,输入指令:“以《六韬》虚实节奏重构波形包络。”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AI语音带着古籍注疏特有的顿挫感,“建议在第三相位插入0.2秒静默段,模拟‘诱敌深入’节奏。”

林浩点头,调整参数。波形图开始平滑,峰值能耗下降18%。夏蝉的青花瓷茶盏搁在控制台边缘,低重力下缓慢自旋,杯底“成化年制”款识投影恰好与波形图重合,形成类“厂”字结构。她没话,只是将茶盏往内侧推了半寸,投影断裂。

“启动型月壤样本测试。”林浩。

振动实验室,赵铁柱拆下chI-d1构件残片,嵌入测试架。样本表面残留的朱红色纹样已褪成淡褐,显微镜下可见龟裂纹路与《营造法式》避震缝高度相似。林浩导入优化后的波形,启动模拟装置。

第一秒,月壤颗粒轻微震颤;第三秒,着色层出现微剥落;第五秒,波形畸变率飙升至63%,系统自动切断输出。

“又来了。”赵铁柱摘下护目镜,“用工程设备验证文化幻想,算力浪费排行榜该给我们颁个奖。”

林浩没回应,调出母亲修复壁画时的温控曲线。那是她白血病晚期前最后的工作日志,每一道温度升降都对应笔触节奏。他将曲线数字化,发现其与7.3秒周期存在三阶谐波关系。他提取这段节奏,作为“修复性震动”缓冲段,插入波形前导。

“再试一次。”

苏芸取出发簪,在玻璃面板上写下“赤”字甲骨文笔顺。她没用全息笔,而是以簪尖划过表面,留下细微划痕。每一笔都对应一个频率触发点,最后一划收尾时,音叉轻微鸣响。

“文化编码准备就绪。”她。

林浩将笔顺频率设为波形引信,同步启动。振动台重启,月壤样本开始共振。前四秒稳定,第五秒着色层边缘泛起微红,显微图像显示氧化铁晶体出现重排迹象。第七秒,波形畸变率回落至29%,维持了1.3秒。

阿依古丽在记录本上画下颗粒排列图:六边形结构呈“井”字分布,类似古代夯土工艺中的“纴木”加固法。她没抬头,只:“月壤在震动中自发形成稳定构型,不是被动响应,是记忆性重组。”

林浩盯着数据流,调出第三次模拟的频谱对比图。目标波形与输出波形在中间段几乎重合,但尾部仍存在相位偏移。他把修复性震动段延长0.1秒,将引信触发阈值下调12%。

“第七次迭代,准备。”

冷却模块警报响起,系统提示算力过载。王二麻子从监控端传来消息:“外部月尘流出现异常扰动,b区感应阵列读数波动17%。”

林浩关闭非必要监控,将“戍”字光纹系统接入散热控制回路。光强脉动频率与风扇转速同步,每闪烁一次,散热效率提升0.8%。主控屏上,波形图开始稳定,毛刺逐渐消失。

苏芸将音叉贴于样本架侧面,用簪尖轻敲音叉根部。声波微调共振点,频率微降0.3hz。投影屏上,波形终于拉出一条近乎纯净的曲线,持续0.8秒。

“捕捉到了。”她。

显微图像同步更新:朱红色着色层表面形成一层微晶保护膜,厚度0.4微米,结构致密。反射率测试显示颜色稳定性提升52%。阿依古丽放大颗粒排列图,“井”字结构扩展为完整网格,节点处出现类似“纴木”的柱状结晶。

林浩调出双轨评估模型,将“文明必要性”权重维持在4.2,新增“波形稳定性”子项。他输入最新数据,系统自动计算出资源配比:文化组可获得二级资源通道的78%额度。

“不是靠信念。”他,“是靠结果。”

苏芸将音叉收回靴内,冰爪自动收起。她取出二维码项链,对着投影屏扫描。墨斗图案展开,敦煌星图残片与最新波形图叠加,星位连线恰好穿过“赤”字第三划的频率峰值点。

“母亲过,固色的关键不是材料,是节奏。”林浩看着星图仪零件的震颤频率,“她用温控笔修复壁画,我们用波形震动稳定月壤。本质一样。”

夏蝉端起茶盏,杯底投影再次与波形图重合。这次她没推杯,任“厂”字结构在屏上停留三秒。茶盏内壁凝结一层薄雾,映出她模糊的倒影。

林浩调出陆九渊子程序日志,发现一段异常记录:在波形稳定瞬间,系统曾短暂调用《六韬》职奇正相生”算法,但未留下执行痕迹。他回放主控屏录像,放大边缘区域,捕捉到一行极的篆书残影:“律动则壤生”。

字迹只存在0.1秒,随即被系统刷新覆盖。

“望舒的无意识刻录。”他。

苏芸将发簪插入样本架预留孔位,作为长期监测探针。簪尖与月壤接触瞬间,结晶再次凝出,内部纹路不再是“望”字,而是“律”字的甲骨文变体。她没动,任其生长。

林浩将星图仪零件重新装回腕表,震颤频率已与7.3秒周期完全同步。他调出下一轮测试方案,准备引入多频段叠加,验证保护膜的抗干扰能力。

主控屏突然闪烁,散热风扇转速突降。戍字光纹亮度减弱,散热效率下降23%。王二麻子传来消息:“月尘流扰动加剧,b区感应阵列读数跳变。”

林浩切换备用冷却模式,同时将音叉频率设为应急共振源。苏芸将音叉贴回样本架,簪尖的结晶开始扩散,沿着“律”字笔画延伸出细丝,与月壤颗粒连接。

投影屏上,波形图再次出现毛刺,但很快被音叉声波压制。稳定段延长至1.2秒。

阿依古丽记录下颗粒排列变化:“井”字结构开始向三维扩展,形成类似“斗拱”的承重单元。她抬头,:“月壤在自我加固。”

林浩调出资源调度界面,申请临时调用工程组备用算力。审批流程刚启动,陈锋的权限标识出现在系统日志中,二级资源通道额度提升至85%。

“戍字系统转为散热控制,算力共享,权限开放。”林浩,“这不是妥协,是协同。”

苏芸输入“赤”字第一划频率,音叉共鸣,样本架轻微震颤。显微图像显示,微晶保护膜厚度增至0.6微米,结构完整性提升37%。

林浩放大波形图,对比第七次与第八次模拟数据。相位偏移已缩至0.03秒,接近理论极限。他准备启动第九次迭代,将缓冲段缩短0.05秒,测试响应速度。

主控屏边缘,那行篆书残影再次浮现:“律动则壤生”。这次持续了0.2秒,比上次多0.1秒。

苏芸的发簪尖端,结晶已蔓延至第三笔,甲骨文“律”字接近完成。她伸手去触,结晶突然碎裂,光斑散作星点,落在投影屏上,拼出一个完整的“律”字。

林浩的腕表震颤频率突变,跳过7.3秒周期,进入一个未知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