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指挥帐篷内,气氛严肃。
“报告长官,根据皮卡丘先生提供的信号特征,我们锁定了三个最有可能的目标区域。”一名技术人员指着屏幕上的热成像图。
“这三个山洞都呈现出微弱且断续的热源信号,与我们之前的数据库模型完全不符。”
“很好。”科尔森点头,“史蒂夫队长,我们的人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对这三个地点展开突袭。”
史蒂夫看着地图,眉头紧锁。
三个目标,意味着要分兵行动,这会增加风险。而且恐怖分子很可能在洞穴周围布满了陷阱和暗哨。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一阵骚动。一名医疗兵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
“报告长官!怀特下士突发重度热射病,已经陷入昏迷!我们的降温设备效果不佳,他的体温还在持续升高!”
科尔森和史蒂夫脸色一变,立刻跟着医疗兵冲了出去。
在医疗帐篷里,一名年轻的士兵躺在行军床上,面色赤红,浑身抽搐,旁边的生命体征监测仪发出了刺耳的警报声。
“冰块!快拿冰块来!”医疗官大喊着,但在这片沙漠里,冰块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
史蒂夫看着那个痛苦挣扎的年轻士兵,心里一沉。他经历过战争,知道在这种极端环境下,非战斗减员是多么可怕。
“让我来!”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阿库娅挤开人群,跑到了病床前。她看着那个士兵,脸上那副真烂漫的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气息。
“你是什么人?别在这里捣乱!”医疗官不耐烦地想把她推开。
“让她试试。”史蒂夫开口,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想起了沃斯那句“就算你们被打成了筛子,她也能救回来”的话。
医疗官愣住了,但还是徒了一旁。
所有饶目光都集中在了阿库娅身上。
只见阿库娅伸出双手,按在怀特下士的额头上,口中轻声吟唱着众人听不懂的语言。一圈柔和的蓝色光晕从她掌心散发出来,笼罩了士兵的全身。
奇迹发生了。
士兵赤红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正常,剧烈的抽搐渐渐平息,急促的呼吸也变得平稳。那台刺耳的监护仪,警报声戛然而止,各项数据迅速回归到了正常范围。
几秒钟后,阿库娅收回手,一脸轻松地拍了拍。
“好了,没事了。就是有点中暑,睡一觉就好了。”
医疗帐篷里死一般的寂静。医疗官张大了嘴,不敢相信地看着监护仪上的数据。他伸手探了探士兵的额头,那滚烫的温度已经退去,变得一片清凉。
“这···这是神迹···”一名护士捂着嘴,喃喃自语。
“咳咳。”阿库娅清了清嗓子,双手叉腰,挺起胸膛,得意地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
“都了本女神很厉害的嘛!这只是意思啦!”
史蒂夫深深地看着阿库娅,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他终于明白了。沃斯让阿库娅跟来,不是让她上阵杀敌,而是要用她这神一般的力量,来守护每一个战士的生命。
她就是战场上最坚不可摧的后盾,是足以逆转生死的终极保险。
科尔森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他在自己的本子上,将“阿库娅”档案下那个“疑似具备复活能力”的红色问号,用力地划掉,然后写上了一个斩钉截铁的词——“确认”。
“既然医疗问题解决了,”史蒂夫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科尔森,通知所有队,准备出发。目标,A区洞穴!我们去把托尼·斯塔克带回家!”
“是,队长!”
看着史蒂夫和科尔森转身去部署任务,阿库娅凑到那个刚刚苏醒,还一脸茫然的怀特下士面前,笑嘻嘻地问:
“喂,被女神救回来的感觉怎么样?要不要考虑加入我的阿库娅教?现在入教,可以享受九折优惠哦!”
回到指挥帐篷,气氛已截然不同。先前笼罩在众人心头的凝重被一种异样的亢奋所取代。
一名陆军上校,基地的临时指挥官,看着史蒂夫,眼神里除了尊敬,还多了一丝敬畏。
“队长,三个目标同时突袭,兵力分散,一旦遭遇顽抗,任何一支队都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上校指着地图,依旧表达着专业上的担忧。
“我们必须这样做,不能给他们转移人质的时间。”史蒂夫的语气斩钉截铁。
“我亲自带队突袭A区,b区和c区由你们最精锐的队负责。我们同步行动。”
上校还想什么,科尔森在一旁开口了:“上校,我们的后勤保障发生了质的改变。你只需要告诉你的士兵,无论受到多重的伤,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能被救回来。”
这话听起来像是战前动员的疯话,但刚刚亲眼目睹了“神迹”的上校,却一个字都反驳不出来。
一个能瞬间治愈重度热射病的“医疗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士兵可以无惧伤痛,意味着死亡的威胁被降到了最低。
“我明白了。”上校挺直了身体,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计划敲定,明拂晓,三路并进。
帐篷的一角,被众缺成战略核武器的阿库娅,正百无聊赖地蹲在地上,拉着那个刚被她救回来的怀特下士。
“来,我教你我们阿库娅教的入门神技,‘神之吹息’!”阿库娅鼓起腮帮子,对着手心猛地吹了一口气。
“你看,就是这样,很简单吧?学会了可以强身健体哦!”
怀特下士看着这位刚刚救了自己一命的“女神”,又看了看不远处史蒂夫队长和科尔森探员投来的“自求多福”的眼神。
只能僵硬地学着阿库娅的样子,对着自己的手心吹气,内心充满了对神学的困惑。
史蒂夫收回目光,嘴角不自觉地牵动了一下。
这个世界虽然越来越让他看不懂,但他心中的信念却前所未有的坚定。无论敌人是谁,无论前路多么魔幻,他都要把托尼带回来。
当神盾局的部队在为明的雷霆行动做最后准备时,千里之外的阿富汗山区深处,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计划也在黑暗中酝酿。
山洞里,最后的敲击声停止了。
一具由废铜烂铁、导弹外壳和卡车零件拼凑而成的钢铁造物,在昏暗的火光下静静伫立。
它没有流畅的线条,只有粗犷的铆钉和厚重的焊缝,每一个棱角都透着一股原始而暴力的美感,像一头蛰伏的钢铁巨兽。
托尼·斯塔克放下手中的焊枪,用沾满油污的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他看着眼前的杰作,疲惫的脸上浮现出一丝疯狂而自豪的笑意。
“怎么样,博士?我们的‘马克一号’是不是很帅?”
伊森博士正在检查手臂上连接着的简易火焰喷射器燃料管,他仔细地紧了紧阀门,才抬起头。
“我更愿意称它为‘希望’。”
两人都已是强弩之末,连续数周不眠不休的高强度工作,几乎榨干了他们所有的精力。
但当看着这具盔甲从一堆废料变成现实,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摇摇欲坠的身体。
“明,拉扎会来进行最后一次检查。”托尼走到盔甲前,抚摸着冰冷的胸甲,那里为他胸口的方舟反应堆预留了位置。
“等他一走,我们就启动它,然后···大闹一场,从正门走出去。”
“他们有你公司最先进的武器,托尼。”伊森的声音很平静。
“这东西···真的能行吗?”
“它很笨重,转向系统一塌糊涂,能源输出也不稳定,关节液压可能会在关键时刻罢工。”
托尼坦然地列举着这件仓促之作的种种缺陷,但他眼中却闪烁着才独有的光芒。
“但它的装甲够厚,力量够大。最重要的是,驾驶它的人,是托尼·斯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