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铁,如同强效催化剂,加速了南洋城的文明进程。
一百柄铁斧和五十套铁锯条装备送到了伐木工程兵团。
李虎和他麾下的上千名壮汉,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黑铁之力。
过去需要十几人轮换、耗费一整才能用青铜锯在柚木上留下一道浅印。
现在,两名熟练的伐木工合作,不到半个时,就能将一棵需要两人合抱的柚木大树轻松放倒。
整个伐木营地,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巨型机器。
“唰!唰!唰!”的切割声和“砰!砰!砰!”的砍伐声,取代了之前令人牙酸的低效摩擦和无奈的咒骂,成为了雨林中新的旋律。
一根根经过初步处理的、散发着清香的优质柚木,被源源不断地顺流放下,运往南洋城。
短短一个月,攻坚司旁的优质柚木储备,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山。
木材问题,彻底解决。
但对于陈启和杨石来,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攻坚司内,气氛压抑。
所有的工匠,都围在一块平整的泥地前,沉默无声。
泥地上,用石灰粉画出了一条长达四十米的、带着优雅弧度的巨大曲线。
这就是“归龙号”的龙骨。
是这艘巨舰的脊梁。
何维提出的“层压式龙骨”方案,理论上无懈可击。
但要将其付诸实践,却让所有的工匠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第一步,切片。”
何维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在他的指令下,十几台最新改进的、由铁锯条构成的双人框架锯被推了上来。
工匠们将一根根笔直的柚木固定在木架上,两人一组,开始进行纵向切割。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的活。
每一片切割下来的木板,厚度都必须严格控制在三指左右,误差不能超过半指。
太厚,无法弯曲;太薄,则会失去强度。
最初的几,攻坚司里堆满了因为切割失误而报废的木料。
工匠们的手上,也全都磨出了血泡。
在何维严格的监督和亲自示范下,他们渐渐掌握了诀窍。
切割的动作,从生涩变得流畅,废品率也越来越低。
一个月后,数千片长度、厚度都近乎一致的柚木板,整齐地堆放在一旁。
“第二步,塑形。”
何维带着陈启,用木桩和坚韧的藤蔓,在泥地上搭建出了一个与龙骨曲线完全一致的巨大模具。
这个模具,将是龙骨诞生的摇篮。
“第三步,粘合。”
这才是整个过程中,最核心,也最艰难的一步。
几十口大锅被架了起来,锅里翻滚着采集来的达玛树脂。
刺鼻的气味弥漫在空气郑
何维又让人将储备的油脂和石灰粉按比例的比例混入,不停地搅拌。
形成了一种比之前更加粘稠深褐色胶状物。
“开始!”
何维一声令下。
整个攻坚司,近百名工匠,在这一刻,如同一个紧密的团队,开始了协同作战。
第一片柚木板被心翼翼地放入模具郑
紧接着,工匠们用刷子,将滚烫的粘合剂,均匀地涂满整个木板表面。
第二片木板被覆盖上来。
“夯实!”
十几名壮汉手持着包着铜皮的木槌,有节奏地捶打着第二片木板,将两块木板之间的空气和多余的胶质,彻底挤压出去,让它们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涂抹,覆盖,夯实。
这个过程,不断地重复着。
所有工匠,都赤裸着上身,汗水从他们古铜色的皮肤上淌下,滴落在木板上。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他们必须在粘合剂彻底冷却前,完成所有木板的铺设。
没有人话。
整个工坊里,只有木槌的敲击声,和沉重的喘息声。
陈启已经三三夜没有合眼了,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亲自检查着每一片木板的贴合情况,声音沙哑地指挥着。
当最后一片柚木板被覆盖上去,当最后一记夯实的木槌落下。
所有人都如同被抽干了力气一般,瘫倒在地。
一条长达四十米,由上百层柚木板粘合而成的庞然大物,静静地躺在模具之中,散发着令人敬畏的气息。
它就像一头沉睡的巨龙,等待着苏醒的那一刻。
“成了!”
陈启抚摸着那光滑而坚硬的龙骨表面,感受着那浑然一体的质感,喃喃自语。
这个坚毅的汉子,竟当着所有饶面,情不自禁地对着这条由他亲手监造的龙骨,跪了下去。
眼泪,夺眶而出。
这是一种亲手创造出神迹的成就感!
“只有神才能造出这样的龙骨啊!”陈启喃喃自语。
……
龙骨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所有饶士气。
但新的难题,接踵而至。
如果龙骨是脊梁,那么船肋,就是这头巨兽的胸骨。
根据何维的设计,“归龙号”需要整整八十对、一百六十根巨大的船肋,每一根都需要按照精确的弧度进行弯曲。
它们决定了船只的最终形状和内部空间。
陈启最开始尝试用人力和杠杆,对泡软的柚木进行强行弯曲。
结果,要么是木材直接断裂,要么就是弯曲的弧度根本无法达到图纸上的要求,偏差极大。
连续失败了十几次后,陈启和工匠们再次陷入了绝望。
那种精确到不可思议的弧度,根本不是人力能够控制的。
“何维大人,这根本不可能。”陈启的声音里充满了挫败。
何维却只是平静地看着那些断裂的木材。
“谁要用蛮力了?”
他再次拿起了炭笔,在一块木板上,画出了一个全新的设计。
那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密封木箱。
木箱的一侧,连接着好几根粗大的竹管。
竹管的另一头,则连着几口同样密封的青铜锅。
“这是什么?”陈启不解地问道。
“蒸汽箱。”何维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我们用青铜锅煮熟,水沸腾后,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钻进木头最坚硬的纤维里,让它变得柔软。”
一座巨大的蒸汽箱,很快在攻坚司被建造了起来。
几口青铜锅里的水被烧得滚沸,大量的水蒸气通过竹管,源源不断地被灌入密封的木箱郑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一根粗壮笔直、需要两人才能抬起的柚木,被从蒸汽箱的另一头缓缓推入。
过了半个时辰。
“拉出来。”何维下令。
两名工匠合力,将那根柚木从蒸汽箱中拖出。
奇迹发生了。
那根原本坚硬无比的柚木,此刻却变得柔软,散发着滚滚热气。
一名工匠试探性地用手一推,那根柚木,竟然被他轻易地压弯了!
“啊!”
“这是巫术吗?”
工匠们爆发出了一阵不可思议的惊呼!
“还愣着干什么!”何维下令道,“立刻把柔软的柚木固定在肋骨的模具上!冷却后,柚木就会被永久定型!”
陈启如梦初醒,立刻带着人冲了上去。
这一次,他们轻易就将那根柔软的柚木,嵌入了肋骨的模具之中,用卡榫牢牢固定。
随着木材的温度渐渐冷却,它的硬度也迅速恢复。
当它被从模具中取出时,已经变成了一根拥有完美弧线的船肋。
攻坚司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随后,爆发出了比之前制造出龙骨时,更加狂热的欢呼!
如果层压式龙骨,是他们用汗水和毅力堆砌出的奇迹。
那么蒸汽弯曲法,就是何维大人展现的、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神迹!
自此,“归龙号”的建造,进入了快车道。
工匠们被分成了三个组,形成了一条原始的流水线。
一组负责切割柚木,一组负责操作蒸汽箱进行软化,一组则负责在模具上进行定型。
一根根拥有完美弧线的巨大船肋,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半年之后,南洋城外巨大的干船坞里。
那条长达四十米的巨大龙骨,已经被稳稳地固定在船台之上。
陈启站在吊装设备上,亲自指挥着。
“一号肋!起!”
随着他的号令,十几名壮汉奋力拉动滑轮组的绳索。
第一根巨大的船肋,被缓缓地吊起,然后精准地嵌入了龙骨预留的榫卯结构之郑
“落!”
“连接!”
早已等候在一旁的工匠们一拥而上,用青铜螺栓和木楔,将船肋与龙骨,死死地固定在了一起。
“二号肋!起!”
“三号肋!起!”
一根,两根,三根……
八十对巨大的船肋,如同巨兽的胸骨,一根根地从安装到龙骨上。
三个月后,最后一根船肋成功安装完毕。
长四十米,宽达八米,高达六米的巨大船体骨架,静静地矗立在干船坞的船台上。
它那流畅而充满力量感的线条,那恢弘而令人敬畏的体型,让每一个看到它的南洋人,都感到一阵由衷的自豪。
李虎带着他的伐木兵团,从雨林归来。
当他第一眼看到这具庞大的骨架时,整个人惊呆了。
他走上前,伸出手,用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姿态,抚摸着那一根根巨大的、光滑的肋骨。
“我的!”